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膜透析家庭护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腹膜透析家庭护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腹膜透析家庭护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监护室计文韬摘要:目的: 对国内腹膜透析家庭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通病,对尚需改善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加强护理、提高腹透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选择60例腹膜透析病人,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用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

结果:腹膜透析病人的家庭护理存在弊端,影响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针对腹膜透析家庭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居家腹透质量。

关键词:腹膜透析,家庭护理腹膜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疗法,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尿毒症病人。

它是将l~2L腹透液灌人腹腔,保留一段时间,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根据弥散及超滤的原理,将机体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吸收人腹透液排出体外,以达到透析的目的。

此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较血液透析更有效等优点,已被广泛选用。

由于腹膜透析是一种维持性治疗,所以决定了它是一种长期性的、以居家为主的透析方式。

我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以问卷形式了解腹膜透析病人的家庭护理现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在瑞金医院腹透门诊和仁济医院腹透中心就医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0~78岁;CAPD治疗>5年7例,1~5年32例,1年以内21例;原发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1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高血压肾病8例、糖尿病肾病11例;文化水平:小学文化11例、初中文化26例、高中文化18例、大学及以上学历5例。

患者均采用美国百特公司双联管和腹透液进行透析。

1.2 方法遵循自愿原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瑞金医院腹透门诊和仁济医院腹透中心对居家腹透患者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腹膜透析家庭护理中的环境护理、无菌操作、饮食护理、休息与运动、观察护理、心理护理、其他护理、疾病统计及建议与意见等9大方面。

采取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的方式,均由病人独立完成。

对因视力不佳不能书写者由本人逐条朗读并记录的方式。

问卷发出6O份,收回6O份,回收率l00%。

资料采用百分构成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3 饮食护理现状通过调查发现,仅有32%的患者受到过专业的饮食指导,其中,能够真正按照医疗部门所给予的饮食指导方案来做的不到10%,纠其原因有两点:1 医疗部门忽视了患者的饮食教育;2 腹透患者对于饮食方面思想上的不重视。

以上两方面促使了饮食护理差强人意的现状。

3.1 环境护理专用的腹透房间对于腹透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腹透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远不如健康人群,极易受外来菌群的侵袭造成感染,引发并发症。

所以,对于我们医务人员来说,为患者创造一个符合要求的腹透环境是很必要的。

那么,居家腹膜透析需要达到怎样的环境要求呢?(1)有单独的腹膜透析操作房间,或在房间的一角辟出3m×3m相对独立的房间以作腹透之用;(2)操作房间内无宠物,无盆栽带泥土植物;(3)室内空气新鲜,可开窗通风,窗户也可完全关闭;(4)室内光线充足,不潮湿,屋顶及墙壁无墙皮脱落;(5)室内设施简单清洁,表面无灰尘;(6)有消毒设备(紫外线灯或消毒机);(7)室内有腹透操作台,大小如同床头柜;(8)保证每日进行室内清洁和空气的消毒;(9)存放腹透液的地方必须避免阳光直晒,且干燥不潮湿,面积约1.2m×2.0m,(可并排平放3箱腹透液);(9)浴室内设有淋浴设施。

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居住条件的限制,只有一小部分的患者拥有单独的腹透房间;其次,虽然绝大多数的患者家庭中备有消毒设备(如紫外线照射装置),但是仅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一天两次的紫外线照射消毒。

这些因素往往造成腹透质量的低下,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3.2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在腹膜透析家庭护理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腹透质量和生存率。

所以,正确且专业的无菌操作技术是每个腹透患者及其家属必须掌握的护理措施。

从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来看,虽然碘伏帽的更换率达到100%,但就最基本的操作前洗手、带口罩以及导管消毒规范而言,完成情况并不乐观。

由于腹透患者的抵抗力远不及健康人群,所以,一般的病原菌对于他们来说,都可以说是致命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菌意识逐渐淡化,针对这一点,定期的家庭随访以及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3.3 饮食护理腹透病人每天大约丢失8~10g蛋白质,应多吃优质动物蛋白,如鱼、牛奶、鸡蛋、瘦肉等,少吃植物蛋白,如黄豆。

因腹透液中的葡萄糖可产生大量热量,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糖、奶油、全脂牛奶、肥肉等。

为保持体内营养成分的合理含量,还应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C的食品,如冬瓜、黄瓜、梨等。

大多数晚期肾病病人体内含钾、磷较高,应少吃含钾、磷高的食物如布丁、动物内脏、香蕉、桔子、西红柿、果汁等,为防止液体负荷过重,应限吃高钠食品如咸菜、火腿等。

营养不良直接影响着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增加医疗费用及病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后,其营养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及时对CAPD患者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将会减少CAPD 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所以加强营养知识宣传,对提高CAPD 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腹膜炎的发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

可采取集中讲解或单个床边讲解。

讲解腹膜透析患者低蛋白、高血脂的原因。

纠正患者在非透析治疗时因控制蛋白质摄入形成的不良饮食习惯,提供正确的饮食指导,包括优质高蛋白、低糖、低脂、低盐等。

特别提倡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食大豆类食物,据报道大豆蛋白有保护残存肾功能的作用,对改善脂类代谢异常优于动物蛋白。

让患者了解增加营养摄入后即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又能提高抗菌能力。

同时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饮食干预的效果,护理人员除有熟练的操作技术、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

3.4 休息与运动由于患者长时间受到疾病的困扰,而且将相当一部分时间用于腹膜透析,以致他们放弃了日常运动,认为多休息能够补充体力,增强体质。

但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通过运动,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30-60分钟为宜;其次,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而且,运动后不宜立即坐下和喝水,应继续慢走一段时间,待心率平稳后才可休息与喝水。

所以,科学的运动方法对于腹透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在重视休息的同时,忽视运动的重要性。

3.5 观察护理定期检测体温、体重及血压,是日常居家腹透观察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法。

这些数据能如实反映出腹透效果的好坏。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透出液的定期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患者是多么不重视。

据国内外的医学文献报道,透出液的送检应做到一月两次至一周一次,而我国定期送检人数远不及。

3.6 心理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必须要根据尿毒症病程长和腹膜透析长期依赖性的特点,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以教育、引导、安慰和鼓励。

要解除患者的身心痛苦,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直接治疗,同时也需要家庭及社会性的辅助和患者的主动参与。

即建立医生、家庭及社会支持体系,患者、医生、家属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消除或减轻孤独无助,绝望悲观的情绪。

家属和社会的关怀,可增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有利于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合理治疗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心理治疗的进行。

因此,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在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的同时,必须给患者以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这样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有效地维持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7 建议与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腹透思想重视的淡化,是导致腹透效果下降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患者及医疗部门双方面看来,定期的腹透指导是相当必要的。

家庭腹膜透析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治疗和护理主客体均为患者,应强调加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护士在给病人进行培训时应注意每个病人都是独立的,培训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智力水平、有无残疾及认知状态进行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不一定要按照计划上的一部分一部分的完成,可从中或从其感兴趣的部分入手,各部分是可互相沟通的,透析护士要记住在培训的的病人可能已处于尿毒症阶段,他们的注意集中能力下降,所以在培训过程中,信息的重复性,语言的简洁性并不断给予安慰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病人只有掌握了培训的基本内容,才能自己给自己做透析,并能杜绝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腹膜透析病人的家庭护理存在诸多弊端,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如何提高患者腹膜透析家庭护理的质量,是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1 廖玉梅,石兰萍,杜娟.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有效性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17):452 崔文英,张志云,廖云.118例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家庭随访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3943 赵爱武,韩丽军,张彩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934 孙素贞.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40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4,44(8):455 李恕惠.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成都医药,2004,30(5):2836 骆淑芳.腹膜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J].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4,28(7):2247 姚家莲.腹膜透析病人的透析培训[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4,3(6):878 鲁新红,王兰,全蕾.腹膜透析病人饮食依从的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259 高秀林.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2):68510 廖云.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7(16):112011 王会接.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J].Journal of Qiqihar.College,2004,25(6):70412 潘传宝,丁德群,巫照娣.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指导[J].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4,25(9):109613 赵丽萍,安志洁.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护理需求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1):81114 王英.预防腹膜透析术后感染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与护理研究,2004,3(4):5815 石岩,刘丽丽.健康教育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4516 汪涛,王兰.加强护士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3417 郭兆美.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1,7(1):7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