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双打发球落点的研究朱征宇,宋子夏(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500)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08年上海网球大师杯8对男子网球双打世界顶尖运动员比赛的录像观察、统计和分析。
认为网球双打发球较单打更为重要,发球落点选择比率与发球得分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网球双打;发球落点;大师杯中图分类号:G 812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23X (2009)05-0059-04Study on Service P lace m ent of the E lite Tennis Double M ale A t hletesZHU Zheng-yu ,SONG Z i-x ia(Guangzhou un iversity of spor,t guangzhou 510500,Ch i n a)Abstract :U si ng the me t hods o 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s i nterv i ew ing ,v i deo -record i ng and ma t he m a tica l-stati stics ,t h i spape r ana l yzes the statisti cs o f t he serve o f t he 16m ost ex ce llent a t h letes of tenn i s double i n 2008shangha i tenn ism asters cup .The resu lts show t ha t the serve is mo re i m portant f o r dou l es t han s i ng les ;there has a c l ose re lati onship bet ween t he rate of the serv i ce place m en t and the ra te of sco ri ng .K ey word s :tennis Doub l es ,serv ice placem ent ,M aster Cup收稿日期:2009-09-28作者简介:朱征宇(1961-),男,广东台山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发球是网球运动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是比赛双方对抗的开始,也是进攻的主要武器。
发球是唯一由自己掌握而不受对手控制的技术,运动员在发球时可以借助飞快的速度、强烈的旋转、刁钻的角度以及准确的落点,给对手接发球造成困难和压力,甚至令对手望尘莫及,从而为比赛制胜创造强有力的条件。
就发球而言,每位运动员并不是单一的追求速度,时速在190公里以上的高速发球并不多见;但时速在150)170公里而又直接得分的发球却常常出现。
这并不是说现代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在力量和速度上没有长进,而是当今网球运动员更注重发球技术的多元化和精细度,速度、旋转、角度和落点同样被重视。
不论是发球的速度、旋转还是角度,都与落点息息相关,落点成为了发球的关键问题。
2008年上海大师杯是年终总决赛,是当年排名前列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对决。
本文就2008年上海大师杯中前8名男子双打运动员比赛发球落点特征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旨在探索网球双打发球的制胜规律,为科研和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以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双打发球落点为研究对象,对2008年上海网球大师杯中男子双打前8名16个运动员的11场双打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
网球大师杯赛(Tennis M asters Cup )又称男子职业网球巡回赛年终总决赛,它汇集了在本年度巡回赛中排名前14位的顶级双打运动员和1对排名在1559第29卷 第6期2009年11月广州体育学院学报Journa l of G uang zhou Spo rtU n i v ers it y V o l 129 N o 16N ove 12009至40之内的当年大满贯赛冠军得主,它是每年最高水平、最高奖金、最高荣誉的赛事。
本次比赛排名第5位及第11位的运动员退赛,由排名第15位的沸腾伯格与麦考斯基顶替。
而奎瓦斯与霍纳正是2008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双打冠军。
8对运动员完全代表了当今男子网坛最高双打水平。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和收集国内外相关网球发球技战术、训练方法手段等文献资料,系统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动向,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1.2.2 专家访谈法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可靠性,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式问题访问相关专家和学者。
1.2.3 录像观察法对2008年上海网球大师杯赛11场男子双打比赛实战对抗的录像进行全过程的观察统计和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得的原始统计数据运用EXCEL2003、SPSS for w i n do w s 17.0进行归纳整理和常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双打发球的总体情况分析2.1.1 基本竞技单元每拍球的结束频数分析现代竞技网球发球的重要性已显而易见,但是发球在单打和双打两类比赛中哪一个更为重要,本文对2008年上海大师杯男子双打比赛基本竞技单元每拍球的结束频数与2004年休斯顿大师杯的男子单打比赛基本竞技单元每拍球的结束频数统计并作比较。
图1 男双与男单基本竞技单元每拍球的结束频数对比图根据图1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双打比赛中有62%的分数都集中在前三拍,即仅打三拍就死球的占大多数;而单打比赛中前三拍结束的分数只有45%,两者比较相差17%。
虽然因单打比赛中ACE 或双误次数要比双打多的缘故使第一拍的结束频数高于双打,但第二拍和第三拍的结束频数双打与单打的比例是53%:32%,双打远远高于单打,证明双打的发球直接得分与发球后制造优势得分的比率高于单打。
双打比赛是两个人占有和控制一边场地,人均占有场地面积比单打少得多,而且现代双打比赛都大面积地使用上网技战术,短兵相接。
双打比赛的主动进攻、先发制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进攻开始的发球技术和战术自然举足轻重。
2.1.2 双打发球技术常规统计分析作为一项重要技术,发球对网球比赛的胜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成功率和得分率是发球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比赛胜负的直接要素。
本文中发球命中球数是指发球发进有效区域内的数量。
发球成功率是指发球发进有效区域内的次数与发球总次数的百分比。
发球得分率是指发球命中后延续所产生任何技术行为成功得分的球数与发球命中球数的百分比。
表1 常规发球技术统计运动员姓名及比赛名次一发命中球数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命中球数二发成功率(%)二发得分率(%)内斯特/泽蒙季奇(1)12363.2581.257095.8966.25布莱恩兄弟(2)16272.2575.756292.5450.25布帕蒂/诺尔斯(8)10068.5744393.4854沸腾伯格/麦考斯基(4)8654.6776.67638454科茨/穆迪(8)706172.53788.153.5比约克曼/乌里耶特(8)5857.570.54195.3544德卢西/佩斯(8)6358713984.7842.5奎瓦斯/霍纳(4)15474.6764.33418241从技术层面看,发球仅仅是一项单项技术,但是要应用好这一技术,却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过程。
尤其是双打比赛,技术特长、战术运用、策略布局、同伴特点以及对手状况等都是运动员发球时需考虑的内容和发球效果的要素。
从表1可以看出,内斯特/泽蒙季奇一发成功率仅在八对选手的中间位置,但其一发得分率和二发的成功率与得分率却名列前茅,分别为81.25%、95.89%和66.25%,可见这对选手的发球不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具备强有力的攻击性,发球的综合实力上乘。
布莱恩兄弟一发成功率72.25%和一发得分率75.75%,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的高位上,二发的成功率和得分率位列第四和第五,可见他们的第一发球非常厉害,不但成功率高而且攻击性强;虽然二发得分率不高,但由于一发成功率较高,60导致二发的机会相对减少,所以他们发球的综合实力也非常好。
就本次比赛的冠亚军内斯特/泽蒙季奇和布莱恩兄弟的发球状况统计结果看,超群的发球综合实力是他们取胜的重要因素。
沸腾伯格/麦考斯基的一发成功率和二发成功率为最低,但一发得分率76.67%和二发得分率54%都位列第二,由此可见他们的策略是牺牲发球的稳定性来增加发球的威胁性,以追求发球得分率。
奎瓦斯/霍纳的一发成功率74.67%为最高位,但一发得分率最低而且二发的成功率与得分率都处于参赛选手的末位,可见在发球不是他们强项的条件下,采用了追求第一发球的稳定性而不惜牺牲得分率的策略。
网球比赛的第一发球与第二发球、发球成功率与发球得分率之间不仅具有逻辑关系,而且还具有策略和战术意义。
如果追求较高的一发成功率,就意味着以牺牲发球的速度和力量为代价,从而一发得分率必定会下降;一发成功率的提高,导致二发的机会减少,而以稳定性为宗旨的二发其得分机率就更小,发球的综合效益就不够理想。
反之,如果过于追求力量和速度来提高一发的得分率,一发的成功率肯定会下降,;一发成功率的降低,导致二发的机会增多,而二发的得分率必定比一发低,发球的综合效益也不会太好。
因此,在一发和二发的关系上,既不能单一强求一发的成功率,也不能片面追求一发的得分率,而应该把一发的成功率和一发的得分率、二发的成功率和二发的得分率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增加二发的攻击性,使发球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
世界顶尖选手在自己的发球局中,都是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发球能力及打法特点在努力寻求个人最佳平衡点,以增大发球的综合效益。
2.2发球落点选择比率与发球得分率的相关分析2.2.1一发落点选择比率与一发得分率相关分析发球落点是每一个运动员在发球时必须思考和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克制对方,如何进行战术的总体布局,如何为自己的同伴创造得分机会,这林林总总的发球战术意图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落点来体现。
尤其是以力量和速度来增加攻击性的第一发球,其落点的合理选择会大大增加发球的效果。
表2第一发球落点选择比率与得分率一区外角一区追身一区内角二区内角二区追身二区外角一发落点选择比率%36.3218.9544.7835.0124.0440.95一发落点得分率%73.7462.9675.4173.4870.5775.92发球落点选择比率是指在发球时不同落点命中球数与其同一区域发球命中总球数的百分比。
从常规发球落点统计而言,发球落点区域通常分为内角区、追身区及外角区。
表2对2008年上海大师杯8对男子双打比赛第一发球落点的统计显示,一区内角与二区外角以44.78%和40.95%的选择比率大于其它四个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