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


1958年,研制成中国 第一套电视发射与接 收系统。
1958年,研制成中国 第一台大型天象仪。
11
一、校史概况
3、北京工业学院-艰苦奋斗创辉煌
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魏思文中将
取得国防科 学研究显著 成绩,奠定 学校发展坚 实基础
12
一、校史概况
北 京 工 业 学 院
采矿系 冶金系 有色金属 方面学科 航空系
37


国际学生交流

北美 Missouri S&T (2010) UCSD (2008)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8)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2006) Purdue University (2005)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3)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2005) 亚洲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05) Konkuk University (2008) Waseda University (2006) Kobe Design University (2003) Nagoy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7)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3) Chib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0) Tokyo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1987)
北京理工大学秦皇岛分校 (民族预科生培养,30余亩)
北京理工大學
19
二、学校概况
2、师生情况(2010年)
全职教师1,931人,全日制学生20,000人
390 位教授,其中8位院士
741 位副教授
800位讲师和助教
20% 38%
5222 2444 400
本科生 研究生
12774
博士生 留學生
42%
北京理工大學
3
一、校史概况

1、自然科学院建立与发展
艰苦建校,奋斗发展
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建设 窑洞50余个,平房30间 师生一百余人 国际援助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一、校史概况
1、自然科学院建立与发展
1943年,自然科学院与其他院校合并为延安大学 成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 建院初期,设立 . 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系 后调整为 机械、化工、地矿、农业系
北京理工大学 校史校情
提 纲

一、校史概况
二、学校概况
北京理工大學
2
一、校史概况
1、自然科学院建立与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 1940年在抗战烽火中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
1940年9月1日,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 央命名的“自然科学院”在延安杜甫川诞生。 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學
28
二、学校概况
8、国际化建设

全球合作网络 校际合作 国际学生交换 留学生教育
北京理工大學
29
二、学校概况
全球合作网絡

8、国际化建设


海外合作战略:实施以强-强合作为核心、区域合作 平台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海外交流合 作平台和网络,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截止2011年3月,合作伙伴遍布43个国家和地区的 150所大学,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澳洲和日本。 在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英国 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平台。
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 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预科) 晋察冀边区工业局工业学校
华北大学 工学院
(并入北方大学工 学院)
8
一、校史概况
1949年8月 华北大学工学院迁址 北京,并入中法大学 校本部和数理化三系
2、华北办学-历史转变期
爱国传统,声誉良好, 师资优良,国际模式
中法大学由蔡元培创建 前身为“留法俭学会”所设法文 预备学校,周恩来、邓小平等中 国学生由此踏上留学法国的道路
七大会址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一、校史概况
1、自然科学院建立与发展
建校元勋
北京理工大學
7
一、校史概况
1945年11月-1948年8月
2、华北办学-历Biblioteka 转变期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
南歐地區:中 国西班牙大 学联盟
北京理工大學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澳大利亞西澳大學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 悉尼科技大學 新西蘭梅西大學 ……
31
校际合作
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签字仪式
北京理工大學
32
校际合作
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会议
北京理工大學
33
校际合作
中日韩三方大学合作协议
北京理工大學
34
北京理工大學
20
二、学校概况
首批16所国家重点大学
3、学校定位 39所 985工程 高校
110所左右 211工程高校
1500所左右 高等院校
北京理工大學
21
上世紀50年代,被国务院确立为首 批16所全国重点大学。
首批15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大学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 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 设工程。
与香港中文大学:“光机电工程联合研究中心”
北京理工大學
35
二、学校概况
国际学生交流
8、国际化建设
学校与全球30多所著名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换协议,包括与加拿大滑铁 卢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 等名校的双学位项目。
/
北京理工大學
24
二、学校概况
5、优质生源与杰出校友
2010年,60%的新生成绩位居所在省前1000名,29%的新生 成绩位居所在省前500名。 在国家已公佈的23个省录取成绩中,在22个省进入以工科 为主大学的前10名,在20个省进入“985工程”大学前15名。
北京理工大學
25
二、学校概况
北京理工大學
15
二、学校概况
北京理工大学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理工 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 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
16
二、学校概况
1、北京理工大学校名 由赵朴初先生题写 2、校徽由我校学生设计 3、 北京理工大学校歌
9
一、校史概况
3、北京工业学院-艰苦奋斗创辉煌
1951年1月,更名北京工业学院
新中国第一所新型重工业大学 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大学
伴随着朝鲜 战争的爆发 烙印上鲜明 的国防特色
10
一、校史概况
3、北京工业学院-艰苦奋斗创辉煌
开创多个新中国第一
1958年,研制成中 国第一枚二级固体 燃料探空火箭。
北京理工大學
36
国际学生交流



欧洲 University of Aberdeen (2010) UCD(2009) RWTH (2008)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TH) (2005) TU Mü nchen (2008) Karlsruhe TH (2006) Dresden TU (1998) TU Cottbus (1994) TU Berlin (1984) Universidad Politecnica de Valencia (2006) Universidad Polité cnica de Madrid (2004) Samara State Aerospace University (1990) Ecole Polytechnique Universitaire de Tour (2008) 澳洲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2008)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7)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2007) 北京理工大學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一、校史概况
1、自然科学院建立与发展
延安时期,学习与生产相结合,贡献边区建设
. 建立实习工厂
发明马兰草造纸,解决边区纸张困难 考察南泥湾,为开发提供科学支持 设计杨家岭大礼堂和中共中央办公大楼 服务武器制造,研制黄色炸药 解决玻璃、肥皂和火柴等生产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學
30
美國佛吉尼亞大學 佐治亞理工學院 英國瑞丁大學 匹茲堡大學 萊斯特大學 普渡大學 里茲大學 史蒂文斯理工學院 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 …… 國立高威大學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 不列颠哥倫比亞大學 英國和愛 薩斯喀徹溫大學 爾蘭 拉瓦爾大學 北美地區 ……
瑞典皇家理工大學 瑞典林雪平大學 芬蘭赫爾辛基理工大學 奧盧大學 斯塔萬格大學
校际合作
与海外著名大学联合建立研究中心
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等6所德国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德电动 汽车联合研究中心”
与德国鲁尔大学:“国际结构与安全联合研究中心” 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德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与东京工业大学:“远程控制教育与科学研究联合实验室”
与香港理工大学:“城市与公共安全联合研究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