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投资管理部2017年8月1日目录一、建筑垃圾的概念 (1)二、建筑垃圾的来源 (1)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 (1)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 (1)四、政策情况 (2)五、商业模式 (3)一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先进经验 (3)二“互联网+”应用于建筑垃圾管理 (4)三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特许经营 (4)各项指标: (4)1、所属行业: (4)2、主营业务: (4)3、产品或服务: (4)4、客户类型: (4)5、关键资源: (5)6、销售渠道: (5)7、收入来源: (5)六、处理技术与方向 (5)七、标杆企业 (5)八、行业痛点与不足 (6)一土地资源缺,选址要求高 (6)二市场“卖不好”,企业“吃不饱” (6)三政策技术不成熟,灰色利益难斩断 (6)九、未来的趋势与机遇 (7)一我国建筑垃圾存量 (7)二政府产业支持 (7)1•需求和供给并存-H4;带7 (7)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能为“一带一路”更好实施保驾护航 (8)3•应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 (8)十、我们的建议与想法 (9)一要完善法规 (9)二修订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规范 (9)三明确建筑垃圾再生品使用标准及管理评价规范 (9)四制定完善的建筑垃圾排放监测监管制度 (9)五需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 (9)六政策扶持................................................................... 10 .......,、建筑垃圾的概念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
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1、建筑垃圾的来源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上和深层上,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碎块和沥青混凝土碎块;(3 )旧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日益加快,建筑垃圾随之增加。
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是第一大城市垃圾源。
预计2020年,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建筑垃圾至少达500亿吨。
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非常巨大,但行业开发率是极低的,即使是北京,总的处理情况也只有30%换句话说,也只有30%“财富”被挖掘。
当前,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尽管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长期把垃圾处理作为公共事业,政府的扶植配合政策起着关键性作用,多是参与“PPP融资方式中,今后政府发挥的余地仍然巨大。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已不是主要瓶颈问题,主要症结就在于相关的法制政策保障的引导与落实。
因此,在推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好体制机制方面的重要保障。
据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资料显示,国外建筑废弃物处置和利用都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行业规范,这对建筑废弃物处置利用行业起到指导监督作用。
如美欧日均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标准及各种强制性的使用规范。
而我国目前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缺少强制性的严格相关规范,使得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5%远远低于英国的48%新加坡的63%香港的80%日本的95%若要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质量和效果,我国必须制订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才能使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所提供技术依据,得以找到质量的控制点,使之产品有合格、验收的依据。
四、政策情况2017年5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规划提出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控制。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及消纳设施建设。
积极拓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市场利用渠道。
鼓励建筑垃圾回用于道路及海绵设施建设。
开展建筑垃圾存量排查及安全隐患整治。
建立建筑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
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要求,新建、改扩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应符合规范条件,项目建设要满足工程勘探、咨询、设计、施工和监理的要求。
2016年11月4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的公告”。
批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以及砖块的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701号),确定了44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
2016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布。
提出“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发布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
完善建筑垃圾回收网络,加强分类回收和分选。
探索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
继续推进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粗细骨料和再生填料,规模化运用于路基填充、路面底基层等建设。
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将建筑垃圾生产的建材产品纳入新型墙材推广目录。
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列入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体系。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从十方面入手,就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出具体部署和要求。
“土十条”中特别强调了要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同时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发挥建筑垃圾资源化在减少生活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
建筑垃圾任意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更会污染土壤。
“土十条”的印发将规范未来建筑垃圾处置,大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
2015年9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今后将要“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产品质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全面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列为2015年工作要点,要编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与装备目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5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批准了“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政策研究”国别技援项目(PATA 8906),项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执行,金额为40万美元。
该项目旨在为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提供政策建议,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对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和全面评估;2、了解国外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技术;3、提出规范中国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筑垃圾分类利用和处理的技术指南、推广使用资源化产品的支持政策等。
2015年4月14日,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文件要求,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
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方案》;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鼓励各地探索多种形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投融资模式。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要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将“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列为2014年工作要点,要研究制定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启动试点示范,推动相关技术、产品、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2015年3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
选项范围: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治理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其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示范项目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内容和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成为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之一。
补助标准:原则上按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不超过8% 10% 12%且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上限为1000万元。
2014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要求“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17年,在共伴生矿产资源、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建筑废物等领域研发60-7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推广50-60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研发建(构)筑物的拆除技术、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建筑废物资源化再生关键装备、新型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工艺。
推广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制备关键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针对建筑废弃物研发回收利用成套设备,推广应用建筑垃圾、道路沥青处理及利用设备。
2014年2月19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部署,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将“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列为“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重点任务。
五、商业模式现在许多城市都单独出具了相关文件政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仍然是一项社会福利化任务。
大多数省级、地方政府会选择“ PPP “模式和社会企业开展合作,主要分三步开展工作: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先进经验省住建厅确定若干市(县)作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市(县),以若干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一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并联合省财政厅对这些试点市(县)、企业和项目进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