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普洱茶籽油的研究与开发

云南普洱茶籽油的研究与开发


85%磷酸 , 搅拌 15 min后加入一定浓度的碱溶液进
行碱炼 , 碱炼后根据油品色泽 , 加入活性白土脱色 ,
脱色后在残压 667 Pa以内 、温度 180 ℃条件下脱臭
1 h, 最后得成品普洱茶籽油 。 ②当压榨毛油酸值和
过氧化值不超标时 , 水化后加入 1% ~ 3%的饼粉进
行脱水和脱胶并过滤 , 即得具有茶籽香味的精炼茶
(1)清理 :采用组合式清理筛去除茶籽中的尘
收稿日期 :2010 -01 -21 作者简介 :魏 冰 (1974), 男 , 高级工 程师 , 主要 从事油 脂及 油料蛋 白 加工 利 用 方 面的 研 究 工 作 (E-mail)wbing1218@ 。
土 、杂质 、石子等 。 (2)烘干 :普洱茶籽水分含量较高 , 籽壳疲软不
道云南大叶种茶籽的主要成分为 :蛋白质 13.28%, 脂肪 30.13%, 碳水化合物 41.67%, 灰分 3.45%, 茶
皂甙 10.00%。云南产普洱茶籽的化学成分与南方 绿茶籽的化学成分类似 , 能够作为茶籽油生产原料 。
本文根据我院在云南普洱建设普洱茶籽加工生
产线的实践 , 对云南特有普洱茶籽油的加工工艺进 行论述并对普洱茶籽油进行了毒理学评价 。 1 普洱茶籽油加工工艺 普洱茶籽均来自云南普洱营盘山生产的茶籽 , 其加工工艺为 :
砷 (以 As计 )/(mg/kg) 黄曲霉毒素 B1 /(μg/kg) 六六六 /(mg/kg) DDT/(mg/kg)
0.2 0.1 5 0.0 5 0.0 5
3 普洱茶籽油毒理学研究 3.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最大 给药量试验法 , 选体重 18 ~ 22 g的 昆明种小鼠 20 只 , 雌雄各半 。试验前动物禁食 16 h, 不限饮水 。 以 样品溶液给动物灌胃 3 次 (每次间隔 5 h), 每次灌 胃量为 0.4 mL/20 gBW, 密度按 0.9 g/mL计算 , 合 计剂量为 54 000 mg/kgBW。 灌胃后观察 、记录动 物的表现 。每周称重 1次 , 观察两周时间 , 试验结束 解剖动 物进行 大体观 察 。 以 最大给 药量 (剂 量为 54 000 mg/kgBW)的普洱茶籽油给予动物灌胃后 , 动物生长良好 , 未见体重受到影响 。 受试小鼠均未 见有中毒症状 , 观察 14 d无动物死亡 。试验结束解 剖动物 , 大体观察肝 、肾 、脾 、心 、肺 、胃 、肠等主要脏 器 , 均未见明显异常 。 根据 《保健食品检验 与评价 技术规范 》(2003年版 )中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 普 洱茶籽油的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 。 3.2 遗传毒性试验 3.2.1 Ames试验 采用经鉴定符合要求的鼠伤寒 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 TA97a、TA98、TA100、TA102 4种菌株进行试验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 , 用二甲基 亚砜 将 样品 成 品 分别 配 成 50.0、 10.0、 2.0、 0.4、
普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 常绿乔木或灌木 。 云南是我国普洱茶的主产区 , 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 18 万 hm2 , 茶籽年产量将近 10万 t。 目前除了少量 普洱茶籽用于繁殖外 , 大部分被丢弃 , 没有被很好利 用 。而我国南方地区的很多绿茶籽经过压榨 、精炼
后得到富含油酸和亚油酸的绿茶籽高档食用油 , 大 量出口韩国 、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 。 周玲仙 [ 1] 报
适宜油分流出的状态。 蒸炒时控制料坯温度在
115 ~ 125℃, 出料水分 5%以下 。
(7)压榨 :通过调整适当的壳仁比 , 采用 200型
压榨机进行压榨 。
(8)精炼 :根据压榨毛油的品质采用两种工艺
进行精炼 。 ①当压榨 毛油的酸值和 过氧化值超标
时 , 将压榨毛油加热到 50 ~ 60℃, 加入油量 0.2%的
2010年 第 35卷 第 7期 中 国 油 脂
5
油脂加工
云南普洱茶籽油的研究与开发
魏 冰 1, 胡小华1 , 余兰平 2 , 陈拥军2 , 陈 军 2
(1.国家粮食储备局 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 , 西安 710082; 2.普洱联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云南 普洱 665000)
同 , 通过振动筛及风选使仁壳分离 , 分离出的仁中基
本不含壳 。
(4)破碎 :通过破碎使油料表面积增大 , 利于软
化时温度和水分的传递 , 软化效果提高 , 一般破碎为
6 ~ 8瓣 。
(5)软化 、轧坯 :通过软化 调整茶籽仁水分 , 再
通过轧坯使茶籽仁坯片厚度均匀 , 利于蒸炒 。
(6)蒸炒 :将茶籽生坯变为熟坯 , 使料坯处于最
ResearchanddevelopmentofYunnanpuerteaseedoil WEIBing1 , HUXiaohua1 , YULanping2 , CHENYongjun2 , CHENJun2
(1.Xi' anOils& FatsResearch& DesignInstitute, StateAdministrationofGrainReserveofP.R.C., Xi' an710082, China;2.Pu' erLianzhongBiologicalResourcesDevelopmentCo., Ltd., Pu' er665000, Yunnan, China)
易破碎 , 塑性大 , 影响剥壳效果 , 采用平板烘干机对 普洱茶籽进行烘干 , 控制水分在 8% ~ 12%。
(3)剥 壳 及壳 仁 分 离 :普 洱茶 籽 壳 占茶 仁 的
6
CHINAOILSANDFATS 2010 Vol.35 No.7
35%, 采用离心剥壳机剥壳后 , 根据仁和壳的容重不
0.08 mg/mL5个质量浓度作为受试溶液 。 以多氯 联苯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酶 (S-9)作为体外代谢
2010年 第 35卷 第 7期 中 国 油 脂
7
活化系统 。 采用平板掺入法 , 在保温的顶层培养基 中依次加入 0.1 mL试验菌株增菌液 、0.1 mL受试 物溶液和 0.5 mLS-9混合液 (当需要代谢活化 时 ), 混匀后倒入底层培养基平板上 。 5个试验剂量 分别为 5 000、1 000、200、40、8 μg/皿 , 同时设自发回 变对照 、溶剂对照和阳性突变剂对照 。 自发回变对 照除不加样品外 , 其余 条件与普洱茶 籽油组相同 。 溶剂对照用二甲基亚砜替代样品 , 其余条件与样品 组相同 。每个剂量组的各菌株均做 3个平行皿 。在 37 ℃下培养 48 h, 计数每皿的菌落数 。整套试验在 相同条件下重复 2次 。 结果表明 , 对 TA97a、TA98、 TA100、TA102 4 种试验菌株 , 无论是否加入 S-9, 普洱茶籽油各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 变菌落数的两倍 , 亦无剂量 -反应关系 , 说明该受试 物诱变试验结果为阴性 。 3.2.2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采用间 隔 24 h两次经口灌胃法进行试验 。选体重为 25 ~ 30 g的 昆明种小鼠 50 只 , 随机分成 5 组 , 每 组 10 只 , 雌 雄 各半 。 试 验 组 3 个 剂量 分 别 设 10 000、 5 000、2 500 mg/kgBW, 以玉米胚芽油为阴性对照 , 40 mg/kgBW剂量的 环磷酰 胺 (cp)作 阳性 对照 。 分别称取 25.00、12.50、6.25 g样品 , 各加玉米胚芽 油至 50 mL, 混匀 , 配成 500、250、125 mg/mL质量浓 度的溶液 , 然后按 0.4 mL/20 gBW给动物灌胃 , 阴 性对照组灌给等体积的玉米胚芽油 , 阳性对照组灌 给等体积的 2 mg/mL环磷酰 胺溶液 。 第 2次给样 后 6 h颈椎脱臼处死动物 , 取胸骨骨髓用小牛血清 稀释涂片 , 甲醇固 定 , Giemsa染色 。 在光学显微镜 下 , 每只动物计数 1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 (PCE), 微 核率以含微核的 PCE千分率计 , 同时计数 200个嗜 多染红细胞 , 计算嗜多染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 值 。采用泊松分布均数比较法统计处理。结果表 明 , 普洱茶籽油各剂量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与 阴性对照组比较 ,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而环 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 有极显著性 差异 (P<0.01), 未见普洱茶籽油对小鼠的骨髓细 胞有损伤作用 。 3.2.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选体重为 25 ~ 35 g的 昆明种雄性小鼠 50只 , 随机分成 5组 , 每组 10只 。 试验组 3个剂量分别设 10 000、5 000、2 500 mg/kg BW, 以玉米胚芽油为阴性对照 , 40 mg/kgBW剂量 的环磷酰胺作阳性对照 。 分别称取 25.00、12.50、 6.25 g样品 , 各加玉米胚芽油至 50 mL, 混匀 , 配成 500、250、 125 mg/mL质 量 浓 度 的 溶 液 , 然 后 按 0.4 mL/20 gBW的体积给动物灌胃 , 阴性对照组灌 给等体积的玉米胚芽油 , 阳性对照组灌给等体积的
Abstract:Puerteaseedasaby-productofteaproduction, hasnotbeenfullyutilized.Puerteaseedoil withhighcontentofunsaturatedfattyacidsisahigh-qualitywoodyplantoil.Thepreparationtechnology, 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 toxicologicalstudies, developmentprospectofpuerteaseedoilwereintroduced.Yunnanpuerteaseedoilwasakindofinnocuouswoodyoil, andmettheediblevegetableoils standard.Thepuerteaseedoilwasworthdeveloping. Keywords:puerteaseedoil;processingtechnology;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toxic 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