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管理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专业:通信工程姓名:刘婷班级:0111008学号:2010210708摘要:介绍我国电信网,广域网,局域网的网络管理现状,主要采用的网络协议,网络管理技术,管理体系架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运营商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建设及运营情况分析。
关键词:网络管理;现状;发展趋势;运营支撑系统电信网络管理的发展随着我国电信网络规模的不断发展,我国电信网络受网络设备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化,电信网络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
目前我国电信网络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多厂商问题日益严重,网管接口与规范的统一标准一时难以建立,无法有效对网络和设备进行统一规范与管理,这极大的阻碍了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
因此,有必要建立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对整个传输网进行统一的管理。
在传输网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困难足接口不开放,厂家不提供数据结构。
非标准的网管接口给上层应用系统的开发造成了较大的困准,接口问题已经成为开发多,一家传输综合网管时遇到的最大难题。
目前网管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网管系统的建设滞后于网络的发展;网管系统的建设缺乏统一部署;对网管系统总体结构的研究较为薄弱;管理方式和部门分割不利于全网统一管理;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流程。
1、基于分布式电信管理网络系统的关键技术基于分布式电信管理网络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基于Web 的网络管理技术、基于CORBA 的网络管理技术、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管理技术、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技术这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以下将分别给予详细的说明。
a.基于Web 的网络管理技术基于分布式的Web 的网络管理技术特点。
目前,实现基于分布式的Web 的网络管理技术采用的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基于代理的三级解决方案,即在网络管理工作站上运行一个Web 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通过HTTP 协议与客户浏览器和被管对象进行通信。
显然,与传统的基于Web 的网络管理技术相比,基于分布式的Web 的网络管理技术特别适合于要求低成本、易于理解、平台独立和远程访问的网络环境。
b.基于CORBA 的网络管理技术所谓的CORBA就是一套基于标准的语言、接口和协议的应用软件体系结构和对象技术规范,CORBA 技术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中的应用主要用来解决异构分布应用程序间的相互操作问题。
基于CORBA 网络管理技术的电信管理网络,不仅可以实现对客户的管理,而且还可以实现对整个电信网络系统的管理。
但是为了有效发挥基于CORBA 网络管理技术的网络管理优势,一般多是利用CORBA 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分布式管理,其中基于CORBA 网络管理技术的模型如图2 所示。
c.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技术主动网络是在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包交换的基础上引入新思想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网络架构方式,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技术是将相应的程序与用户数据一起封装在同一个分组中,然后相应的网络节点通过运行分组中的程序,使用用户数据来完成一定的操作。
与传统的网络技术相比,主动网络技术提供了用户与网络节点进行交互的一种机制只,从而有效的克服了传统网络技术对网络节点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d.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管理技术移动代理是一种网络计算模式,移动代理的实质是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可以自主地在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移动,并决定在某个节点上执行,利用该节点的资源完成特定任务,最后返回结果。
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管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策略,主要应用于SNMP 的网管模型中,其中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管理技术模型的原理如下,首先,动代理可以从其他网络节点迁移到本地节点,然后由本地节点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以判断其是否合理。
如果合理,就允许其向本地代理申请相应的资源,然后完成相应的功能。
其中,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管理技术的模型如图3 所示。
2、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系统通常由管理者(Manager)和代理( Agent)组成,管理者与代理之间需要利用网络实现管理信息交换,以完成各种管理功能,交换管理信息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规约,我们称这个通信规约为网络管理协议。
由IETF提出来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它是基于TCP/IP和Internet的。
因为TCP/IP 协议是当今网络互连的工业标准,得到了众多厂商的支持,因此SNMP是一个既成事实的网络管理标准协议。
SNMP的特点主要是采用轮询监控,管理者按一定时间间隔向代理者请求管理信息,根据管理信息判断是否有异常事件发生。
轮询监控的主要优点是对代理的要求不高;缺点是在广域网的情形下,轮询不仅带来较大的通信开销,而且轮询所获得的结果无法反映最新的状态。
3、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名称、功能、特点网络管理功能一般分为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和故障管理等五大管理功能。
网络管理对象一般包括路由器,交换机,HUB等。
近年来,网络管理对象有扩大化的趋势,即把网络中几乎所有的实体:网络设备,应用程序,服务器系统,辅助设备如UPS电源等都作为被管对象。
给网络系统管理员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网络视图。
被管对象(MO)的可管理性,即MO是否提供管理接口,是否内嵌有代理(AGENT)程序。
系统特点为:a.全自动拓扑发现技术。
自动搜索网络、发现网络节点,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非网管设备的发现、PC主机等,并基于网络的二层连接关系构建物理拓扑。
b.故障智能预测与分析。
通过实时的网络运行监测,系统可智能分析和预测潜在故障,并根据告警程度的不同发送警报。
c.支持分布式管理支持多用户,多角色,IT运维人员,决策人员,不同角色有不同权限,不同区域级别也有不同权限。
d.多维度监控支持从路由、设备、终端、流量、故障等方面多角度、细颗粒度地监控、管理整个IT网络。
e.配置变更告警及比对对用户端交换机定期进行配置备份并支持配置检查工作,可根据配置模板自动进行配置比对,并以告警方式提供报告。
f.支持多操作平台支持包括Windows、Linux、Solaris等主流操作平台。
4、网络管理对象及标识工具网络管理对象一般包括路由器,交换机,HUB等。
近年来,网络管理对象有扩大化的趋势,即把网络中几乎所有的实体:网络设备,应用程序,服务器系统,辅助设备如UPS电源等都作为被管对象。
给网络系统管理员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网络视图。
为了在其他管理对象类规格中重复使用这个规格的某些部分,定义附加的模板提供品质(个体和组)、行为、动作、通知、参量和包的定义。
管理对象类命名定义通过命名捆绑模块定义。
模板的开始由模板标签和模板名字组织。
一个模板包括一个或更多构造,每一个构造由一个构造名命名,并有一个构造论据。
构造论据依次由一些元素组成,并作为单个构造定义提出。
每一个模块使用的例子表明一个特定的模板标签,该例子可能会由其他模板引用,如果构造已注册,在已注册的例子下分配给构造一个ASN.1(抽象句法标记1)对象标识符值。
其中分号用来标志每一个构造(除了注册的和定义的)的结束和标志模板的结束。
为了简化模板的结构,例如在模板定义中重复相同语法结构,需要定义支持语法定义。
局域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它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或专用数据电路,与远方的局域网、数据库或处理中心相连接,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系统。
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
局域网常用的三种通信协议分别是TCP/IP协议、NetBEUI协议和IPX/SPX协议。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
不过TCP/IP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要详细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服务器等参数。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
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
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作系统的缺省协议。
总之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
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局域网的计算机最好也安上NetBEUI协议。
IPX/SPX协议本来就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是现在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比如星际争霸,反恐精英等等。
虽然这些游戏通过TCP/IP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
除此之外,IPX/SPX协议在局域网络中的用途似乎并不是很大,如果确定不在局域网中联机玩游戏,那么这个协议可有可无。
广域网这种广域连接可以是通过公众网建立的,也可以是通过服务于某个专门部门的专用网建立起来的。
相对来说,广域网显得比较错综复杂,主要是用于广域传输的协议比较多:PPP(点对点协议)、DDN,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X.25, FR(帧中继)、ATM(异步传输模式)等。
1.PPP点对点协议PPP 点对点协议主要用于“拨号上网”这种广域连接模式。
一般来说,一些无法使用专门的网络线连接的双方(比如说家庭用户、移动用户)需要广域相连接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分布最广的公用交换电话网来实现。
迄今为止,拨号上网还是绝大多数的家庭用户和小型办公室用户广域连接的一种最常用的手段。
但是因为传输线路是模拟线路,所以传输速度较慢。
关于Boss 系统简介和问题:1、运营商支撑系统介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经有自己的支撑系统的支持,但各运营商基于对自我发展的系统的需求,BOSS系统接口不统一。
同时,企业自建系统缺乏为统一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支持。
在BOSS系统设计的早期阶段,可以做的是各种业务流程,如账户管理、长途、本地电话、数据集成和客户的业务服务的一部分的垂直整合;下一阶段的系统设计,业务、盈利能力和客户关系水平的集成支持任何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互相支撑,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国移动在过去一年中,一直是一个垂直整合的流程的一部分,并会慢慢过渡到横向一体化。
中国移动BOSS系统分为七个子系统的新标准,明确了两级三层架构模型,其下七个子系统为:网上收集、釆集、计费、运营、客户服务、全方位的服务和系统管理。
新的BOSS系统按照“一体化,两个中心,三层结构”统一进行规划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