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电源期末考重点知识集

通信电源期末考重点知识集

通信电源期末考重点知识集考试分值说明:1——4 章占80% 分值第一章——通信电源系统组成及供电要求1、低压交流电的额定电压为220/380V,即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额定功率为50Hz。

2页2、直流基础电源首选标称值-48V (-48V和-24V均电源正极接地)2页3、三个换流设备及其功能:* AC/DC 将交流电变换为所需直流电* DC/AC 将直流电变换为所需交流电* DC/DC 将一种电压的直流电变换为另一种或另几种电压的直流电2页4、通信电源系统(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组成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接地系统、防雷系统、集中监控系统2页5、对建筑负荷的理解要求-能具体区分保证建筑负荷与一般建筑负荷保证建筑负荷——允许AC短时间中断,如机房保证照明、机房空调一般建筑负荷——允许AC长时间中断,如生活及办公照明、普通房间空调2页6、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图另附3页7、分清主流电、备用电主流电为市电备用电为发电机组(市电停电时,由它提供220/380V 交流电)3页4页8、一旦市电停电,应在15分钟内使备用发电机组启动运行,以保证机房空调等用电。

5页9、通信用的整流器是高频开关整流器5页10、全浮充的定义——整流器与蓄电池组并联向负载(通信设备等)供电。

6页11、通信一般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即VRLA 电池6页12、浮充供电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可能考大题)原理图见书上,又另附图及工作原理。

注意:答工作原理时最好结合老师的笔记及书上的表述。

6页13、通信电源接地按照功能可分为:工作接地(工作地)保护接地(保护地)防雷接地(防雷地)7页14、通信局站均采用“联合接地”联合接地——交、直流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防雷接地等合用一组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

简记:所有接地连在一起!7页15集中供电、分散供电方式的区别(可能考判断/填空/选择):集中供电——交直流集中,全局形成一个供电中心,该中心对全局负载供电。

可能引起全局通信中断,可靠性差。

分散供电——交流集中,直流分散,全局形成多个供电点,每个供电点只对临近负载供电。

可能引起局部通信中断,可靠性高。

所以:大中型通信局站宜选用分散供电,而小型通信局站可选用集中供电。

(牢记此结论!)8页16、移动通信基站常用的电源系统组成示意图另附9页17、TN-S系统应用注意事项如下:1、严禁采用零线N作为保护地线2、零线N不得重复接地3、设备中的零线铜排必须与设备的金属外壳绝缘4、保护地线PE应与联合接地系统中的接地总汇集线(或总汇流排)连通5、严禁在保护地线和公共零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注意:第5点可能单独作为一个大题10页18、TN-S系统(三相五线制)原理图另附注意切勿把熔断器画成电阻哟!11页19、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中,单相供电采用单相三线制,三线即相线、零线和保护地线。

11页20、电气设备交流电源线的相线颜色:A相/U相-黄色B相/V相-绿色C相/W相-红色零线(N)为淡蓝色保护地线(PE)为黄、绿双色12页21、直流基础电源技术指标,记住表1.1中几个数据即可。

* 标称电压-48V* 供电回路全程最大允许压降3.2V* 杂音电压中的电话衡量<=2* 通信设备受电端子上电压允许变动范围-40 --57V 16页第二章——高压交流供电系统说明:本章在期末考中除开“五防功能”可能考大题,其余均为小题,如判断、填空、选择不用担心哟呵呵1、常用高压电器A 高压隔离开关(只能空载)B 高压断路器(开关控制及过流保护作用)C 高压负荷开关(可带载)D 高压熔断器(只有过流保护作用)记住-AB 配合使用,CD配合使用27页2、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不能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不能短路互感器二次绕组侧有一端必须接地,用以防止一、二次绕组间绝缘击穿时一次侧的高压窜入二次侧,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3、高压开关柜的“五防”功能如下:* 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 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防止带电合接地开关* 防止带接地线合闸送电* 防止人员误入带电间隔28页4、高压开关柜倒闸操作的技术要求停电检修时,应先停低压、后停高压;先断负荷开关,后断隔离开关。

送电顺序相反。

切断电源后,高压设备的三相线上均应接地线。

39页16第点4、油浸式变压器主要用在室外变电站;干式变压器主要用在室内变电站。

29页5、明白D,yn11的意思D-副绕组y-星形(连接)n-有中线(零线)11-变压器的接线组标号为11 30页6、ATS(自动切换开关)可代替市电油机转换31页7、接触器在电路中要与断路器或熔断器配合使用。

33页8、低压断路器(QF)又称低压自动开关、自动开关或空气开关,简称“空开”。

它与高压断路器功能一样——过流保护第二章完了哟,加油!第三章——通信局站的接地与防雷1、联合接地定义:可直接答7页的,也可以答42页的。

建议答前者,更简洁。

联合接地——按均压、等电位原理,使通信局站内各建筑物的基础接地体和其他专设接地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公共地网,并将电气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逻辑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以及建筑物防雷接地等共用一组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

42页7页的——它是交、直流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建筑防雷接地等共同合用一组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

2、联合接地系统组成:接地网、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包括接地汇流排)、接地线42页3、机房接地网的组成:将环形接地体与建筑物基础地网多点焊接连通,从而构成它。

43页4、对接地体的要求;埋深不小于0.7m 严寒去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43页5、接地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导线”布放44页6、开关电源系统的直流工作接地线,单独从接地汇集线或汇流排上引入44页7、综合通信大楼的地网组成;由相互连通的建筑基础地网、环形地网、变压器地网组成46页8、(移动通信)基站地网是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变压器地网相互连通组成的一个共用地网。

50页9、当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的边缘大于30m时,变压器地网宜独立设置,可以不与机房地网连通。

51页10、降阻(减小接地电阻)措施:* 加水* 加盐和水* 换土* 使用降阻剂* 扩大地网面积51页11、接地引入线与地网的连接点,宜避开避雷针、避雷带的雷电引下线与地网的连接点及铁塔塔脚,其间距应大于5m ,条件允许时,宜取10-15m 53页12、(移动通信)基站接地线采用星形接地结构时,各设备的保护地线应单独从接地汇流排上引入,严禁复接。

54页13、工频接地电阻的测量及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均不在雷雨天气测,否则易遭雷击。

56-60页14、工频接地电阻测量图示另附15、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素有土壤类型、含水量、含盐量、温度、土壤紧密程度等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59页16、土壤电阻率测量图示另附17、模拟雷电流两种类型:10/340us 波形8/20us 波形雷电流63页18、防雷保护原则:* 等电位原理(采用联合接地)* 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采用分区保护和多级保护措施64页19、浪涌保护器(SPD)常用器件----气体放电管65页20、限压型浪涌保护器常用器件----氧化锌压敏电阻65页21、SPD的两种连接方式:@ 3+1连接方式(保护模式)@ 4+0连接方式(保护模式)两个图示另附注意:3+1用于TN-S系统、TT系统;4+0用于TN-S 系统。

防雷空开(闭合下)的作用——防止火灾防雷单元好坏判断:A 模块压敏电阻正常/失效的颜色---正常时显示窗为绿色,反之为红色B 防雷箱(盒)的好坏判断如下:它有三个指示灯。

在有电时,三个灯全亮为“正常”其余都为异常。

68页22、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必须采用分级保护,且至少三级保护。

72页第三章也完成了哟,继续努力!第四章——通信用蓄电池1、蓄电池的型号命名,看懂例4.1即可。

例:GFM-1000为额定电压2V、额定容量1000Ah的固定型G 阀控式F 密封M 铅酸蓄电池。

简记---G为固定F为阀控M为密封Q为启动77页2、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电池)的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铅(Pb)它的电解液为稀硫酸(H2SO4)78页3、规定:在一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最高与最低差值,应不大于20mv(2v电池)、50mv(6v电池)和100mv(12v电池)79页4、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中,放电后蓄电池的内阻增加,电动势降低。

79页5、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充电时,内阻减小,电动势升高。

80页6、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中总的电化学反应式为:PbO2+ 2H2SO4 + PbPbSO4+ 2H2O + PbSO4说明:正极+ 电解液+ 负极= 正极+ 水+ 负极中间的等号表示充放电,向右箭头表示放电,反之为充电。

写这个反应式时别忘记在箭头上下标上放电充电哟。

80页7、蓄电池浮充电单体电压为2.20-2.27V(25℃),但是,具体取值需依电池厂家规定为准,否则取2.23V/每只(25℃)。

81页8、温度补偿以25℃为中心,随温度变化而调整充电电压例题:48V电池组,25℃,2.22V/每只,请估算15℃时电池组的浮充电压。

解:⑴Ut = 4.22 - 0.03 * (15-25)=2.25V⑵2.25 * 24 = 54V解题思路——利用公式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UtUt = Ue - 0.003 * (t-25)以此类推--蓄电池组中串联n 个单体电池时:Ut = n【Ue - 0.003 * (t-25)】注意:上两式中,Ue 为蓄电池厂家规定的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值(V), t 为蓄电池的实际温度(℃)82页9、(蓄电池组进入浮充状态24h后)各蓄电池之间的端电压差应不大于90 Mv(超过了进行均充)。

这是电池性能-均衡性的一个指标。

82页10、恒压限流充电过程的图、参数、计算。

图另附。

记住——均充的保持时间,通常在1-180min范围内,典型值为180min ,即3h 83页11、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公式Ct (t为温度) = IT (Ah)其中,I为蓄电池的恒定电流,T 为放电小时85页12、C10的概念固定型铅酸蓄电池(2V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指环境温度为25℃,电池以10h放电率(10Hr)的恒定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1.8V所能放出的电量,用C10表示。

85页13、固定型VRLAB不同放电小时数对应的放电电流公式记住表4.1两组:放电10小时,放电电流公式为0.1C10 (单位为A ) 放电3小时,放电电流公式为0.25C10 (单位为A ) 85页14、上几个知识点的例题——掌握放电时间估算方法例:某局配置1000Ah 电池组共2组,该局通信设备工作电流约400A问题:A :在市电停电时,若电池组放电至终止电压时,能供电多少小时?B :此时,蓄电池组放出的容量为多少Ah?解:I放= 400A I10 = 0.1 * 2000 = 200A依据---放电时间估算判断:@ 当I放<= I10 用T=C10/I放(h)@ 当I放>I10此情况占多数,如此题,解题方法如下:步骤1——求放电电流系数=I放/I10 =400/2000=0.2通过查表4.1可知T = 4h(0.198离0.2最近)步骤2——Ct = IT = 400 * 4 = 16OOAh 86页15、影响蓄电池寿命的因素:温度、过充电、欠充、过放电、其它维护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