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经典禅诗三百首(七言)

中华经典禅诗三百首(七言)

中華經典禪詩三百首(七言)整理蜂见花插秧詩南北朝契此和尚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道宋宋守端聲聲解道不如歸往往人心會者稀滿目春山青草綠更求何處可忘機贈衡嶽僧唐懷素祝融高座對寒峰,雲水昭丘幾萬重。

五月衲衣猶近火,起來白鶴冷清松。

題僧院唐靈一虎溪閑月引相過,帶雪松枝掛薜蘿。

無限青山行欲盡,白雲深處老僧多。

簡寂觀唐靈徹古松古柏岩壁間,猿攀鶴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時見山翁來取雪。

法華寺上方題江上人禪室唐皎然路入松聲遠更奇,山光水色共參差。

中峰禪寂一僧在,坐對梁朝老掛枝。

欲歸山留別韓潮州愈偈唐大顛辭君莫怪歸山早,為憶松蘿對月宮。

台殿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

馬上作唐貫休柳岸花堤夕照紅,風清襟袖轡璁瓏。

行人莫訝頻回音,家在凝嵐一點中。

春送僧唐無名氏蜀魄關關花雨深,送師沖雨到江潯。

不能更折江頭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山中作唐處默席簾高卷枕高攲,門掩垂蘿蘸碧溪。

閑把史書眠一覺,起來山日過松西。

孤猿叫落中岩月偈唐延壽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殘半夜燈。

此境此時誰得意?白雲深處坐禪僧。

千尺絲綸唐德誠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春晚書山家屋壁唐貫休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贈質上人唐杜荀鶴枿坐雲遊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溪上遇雨二首唐崔道融坐看黑雲銜猛雨,噴灑前山次獨晴。

忽驚雲雨在頭上,卻是山前晚照明。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千年石上古人蹤唐寒山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岩前一點空。

明月照時常皎潔,不老尋討問西東。

無去無來唐拾得無去無來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一顆水精潔暇翳,光明透出滿人間。

溈山牯牛唐百丈懷海放出溈山水牯牛,無人堅執繩鼻頭。

綠楊芳草春風岸,高臥橫眠得自由。

魚鼓頌唐趙州從諗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裏頭空。

莫嫌不與凡夫說,只為宮商調不同。

答僧偈唐大梅法常一池荷葉衣無盡,滿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去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落雪臨風唐清江落雪臨風不厭看,更多還恐蔽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來時無跡去無蹤唐鳥巢禪師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心如廣大唐黃檗希運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

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辭世偈唐洞山良價學者恒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

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勤殷空裏步。

學道先須且學貧唐龍牙居遁學道先須且學貧,學貧貧後道方親。

一朝體得成貧道,道用還如貧底人。

學道唐龍牙居遁夫人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

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亦休。

精舍遇雨唐可止空門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塵。

臥向白雲情未盡,任他黃鳥醉芳春。

嗅梅唐無盡藏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牛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悟禪詩唐潭州龍山禪師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把是非來辨我,浮世穿鑿不相關。

我向前溪照碧流唐寒山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邊坐磐石。

心似孤雲無所依,悠悠世事何須覓。

不是眾生不是相唐大川禪師不是眾生不是相,春暖黃鶯啼柳上。

說盡山河海月情,依前不會還悵惆。

休惆悵,萬里無雲天一樣。

藉婆衫子拜婆年唐大川禪師藉婆衫子拜婆年,禮數周旋已十分。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

似水如雲一夢身唐大川禪師似水如雲一夢身,不知此外更何親。

個中不許容他物,分付黃梅路上人。

春行即興唐李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複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漁翁唐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秋夜宿破山寺唐皎然秋風落葉滿空山,古寺殘燈石壁間。

昔日經行人去盡,寒雲夜夜自飛還。

畫松唐景雲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晚秋閒居唐白居易地僻門深少送迎,披衣閑坐養幽情。

秋庭不掃攜藤仗,閑踏梧桐黃葉行。

花非花唐白居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再游玄都觀唐劉禹錫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本來照唐香嚴禪師擬心開口隔山河,寂寞無言也被呵。

舒展無窮又無盡,卷來絕跡已成多。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酬錢員外雪中見寄唐白居易松雪無塵小院寒閉門不似住長安煩君想我看心坐報導心空無可看過融上人蘭若唐孟浩然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溪鳥飛。

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泉聲戀翠微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複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李白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趙嘏宅邊秋水沁苔磯日日持竿去不歸楊柳風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飛趙嘏江樓舊感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臨水坐唐白居易昔為東掖垣中客,今作西方社內人。

手把楊枝臨水坐,閑思往事似前身。

僧院花唐白居易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

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

碧流寺唐牛仙客步步穿籬入境幽,松高柏老幾人遊?花開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風對碧流。

遇融上人蘭若唐綦毋潛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溪鳥飛。

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鐘聲連翠微。

漁翁唐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汀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矣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相逐。

贈藥山高僧惟儼唐李翱(其一)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其二)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父子相守空山坐唐龐蘊父子相守空山坐,無相如如寄有閑。

世人見靜元無靜,看似閒時亦不閑。

棲霞寺雲居室唐權德輿一徑縈紆至此窮,山僧盥漱白雲中。

閑吟定後更何事,石上松枝常有風。

贈樂天唐元稹等閒相見銷長日,也有閒時更學琴。

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心事不經心。

酬教甫見贈唐元稹莫笑風塵滿病顏,此生原在有無間。

卷舒蓮葉終難濕,去住雲心一種閑。

對酒歌唐白居易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

隨貧隨富且隨喜,不開口笑是癡人。

寄韜光禪師唐白居易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從一寺分。

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

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

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宿蘭若唐施肩吾聽鐘投宿入孤煙,岩下病僧猶坐禪。

獨夜客習何處是,秋雲影裏一燈然。

文殊院避暑唐李群玉赤日貢埃滿世間,松聲入耳即心閑。

原尋五百仙人去,一世清涼住雪山。

贈琴棋僧歌唐張瀛我嘗聽師法一說,波上蓮花水中月。

不垢不淨是色空,無法無空亦無滅。

我嘗聽師禪一觀,浪溢鼇頭蟾魄滿。

河沙世界盡空空,一寸寒灰冷燈畔。

我又聽師琴一撫,長松喚住秋山雨。

弦中雅弄若鏗金,指下寒泉流太古。

我又聽師棋一著,山頂坐沉紅日腳。

阿誰稱是國手人?羅浮道士賭卻鶴,輸卻藥,葫蘆斟下紅霞丹,束手不敢爭頭角。

遊清涼寺唐唐彥謙白雲紅樹路紆縈,古殿長廊次第行。

南望水連桃葉渡,北來山枕石頭城。

一塵不到心源淨,萬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舊曾識,旋披禪衲為相迎。

贈質上人唐杜荀鶴閑坐雲遊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題昭州山寺常寂上人不閣唐曹松常寂常居常寂裏,年年月月是空空。

階前未放岩根斷,屋下長教海眼通。

本為人來尋佛窟,不期行處踏龍宮。

他時憶著堪圖畫,一朵雲山二水中。

唐鳥巢道林詩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知此浮生是夢中悟道偈五代張拙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掛礙,涅生死等空花。

宿終南下百塔院宋蘇舜欽驅馬山前訪古蹤,僧居瀟灑隔塵籠。

繞庭石鱉谷間水,入戶鳴鴟堆上風。

無限老松秋色裏,數聲疏鐸月明中。

村雞坐聽三號徹,去去前朝氣味同。

鐘山絕句二首宋王安石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供水際門。

只我近知牆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開元上方宋王安石青青千里亂春袍,宿雨催紅出小桃。

回首北城無限思,日酣川靜野雲高。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人若無心唐龍牙禪師粉壁朱門事堪繁高牆大戶如深山莫言山林無休士人若無心處處閑認得本心源唐龜山正原尋師認得本心源兩岸俱玄一不全是佛不須更覓佛只應如此更忘緣雨夜宿淨行院宋蘇軾芒鞋不踏名利場,一葉輕舟寄渺茫。

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淒涼。

題沈君琴宋蘇軾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懷鐘山宋王安石投老歸來供奉班,塵埃無複見鐘山。

何須更待黃梁熟,始覺人間是夢間。

觀潮——宋?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到得還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和子由澠池懷舊——宋?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君知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正月出效尋春——宋?蘇軾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春。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宋蘇東坡芒鞋不踏名利場一葉輕舟寄渺茫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淒涼宋蘇東坡已外浮名更外身區區雷電若為神山頭只作嬰兒看無限人間失箸人宋蘇東坡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宋蘇東坡已將世界等微塵空裏浮花夢裏身豈為龍顏更分別應是天眼識天人宋蘇東坡有主還須更有賓不如無境更無塵只從夜半安心後失卻眼前痛覺人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宋蘇軾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山城酒薄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蕭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七絕宋蘇軾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

看山王安石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清空山自閑牧童宋黃庭堅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湛然一片明浮峰普恩返本還原便到家亦無玄妙可妙誇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宋道潛經臨平作風蒲獵獵弄春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州宋道潛江上秋夜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翻葉動秋聲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雲淺處明秋江宋道潛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陽已微。

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宋王安石紛紛擾擾十年間世事何嘗不強顏亦欲心如秋水靜應須身似嶺雲閑無名禪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有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陳摶老祖歸隱詩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綬縱爭及睡朱門富貴不如貧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看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日本夢窗國師詩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幹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唐鳥巢道林詩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知此浮生是夢中宋王安石詩鼠搖岑寂聲隨起鴨矯荒寒影對翻當此不知誰是主道人忘我我忘言宋茶陵鬱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奪清板橋一間茅屋在深山白雲半間僧半間白雲有時行雨去回頭卻羨老僧閑唐寒山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閒書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日本夢簾國師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紜總不幹眼內有塵三分窄心頭無事一床寬唐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無名禪師青山無處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雲中縱有金毛見正眼觀時非吉祥唐雲蓋智本一年春盡一年春野草山花幾度新天曉不因鐘鼓動月明非為夜行人清鄭板橋一夜西風雪滿山老僧留客不開關銀沙萬里無來跡犬吠一聲村落間清鄭板橋寫與黃慎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岩亂樹根畫到情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民國八指頭駝大個一粟未為寬打破娘生赤肉團萬法本閒人自閑更從何處覓心安宋王安石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閑清順治未曾生成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眼朦朧又是誰唐白居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淨宗要義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你我放下身心見乾坤唐龍牙禪師木食榮衣身從月一生無念複無涯世人若問居何處綠水青山是我家宋慈受懷深萬事無如退還休本來無證亦無終明窗高懸菩提月淨蓮深栽濁世中鄂州南樓書事四首之一宋黃庭堅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裏芰荷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