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关注民生 关心发展——2006年市政协提案工作回眸
扎区的孩子们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用上了崭新的桌椅。
家境贫困的王福生住进了医院济困病房,院方减免了其部分医疗费用,这让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里的压力。
东湖区的居民于大伯家里安上了有线电视,可以收看到30多个清晰的电视频道,圆了多年夙愿。
…………
这些普通人的喜悦,都来自一个有力的支撑———满洲里市政协委员通过提案纷纷建言献策,关注民生疾苦。
提案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提案形式,对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了政协在履行职能中的作用。
加强我市消防体系、出台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过去一年里,政协提案件件掷地有声,关系民生。
视角投向基层
“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政协委员李广印在接受采访时,为我们这样阐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
八届三次会议以来,立案的97件提案中,涉及群众生活方面的7件,占7.2%;科教文体方面22件,占22.6%;医疗卫生方面的7件,占7.2%。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委员们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的视角投向基层群众,纷纷以提案的形式建言献策,为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献计献策。
过去一年,市政协充分发挥了特色突出、联系面广的优势,把自身工作融入全市的中心工作,开展一系列调研和视察,确保建言献策的准确性。政协委员提案质量普遍较高,涉及内容针对性强,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这些提案是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成果。
政协各专委会互相协作,组织政协委员进行视察调研,由各专委会撰写的《满洲里市饮用水源、大气质量监测监管的专题调研报告》、《关于我市“两基”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等,得到了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更重要的是,这些提案的提出与办理,其意义在于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已经转化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出决策的参考,真正为人民群众办了实事,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
让政府更“透明”
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名政协委员接受采访时提出,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保障群众的利益,激发群众创业的激情。当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突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提案工作就是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传递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并协助改进工作。
火灾事故涉及到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协委员于强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消防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这一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拨360万元专款用于购置消防车辆与器材,加大了消防建设的投入。
为深入解决贫困人员看病难这一问题,政协委员李广印经过调研,提出了《关于解决低收入人员的就医———建立专项资金的建议》的提案。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这一提案逐步落实。在市卫生局协调下,各大医院已初步建立了济困病房。贫困人员看病费用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减免。
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对于政协移交的提案,市委、市政府都予以认真落实。市委承办的9件提案,市政府承办的88件提案,已于2006年10月全部办结办复,其中已经落实或基本落实的提案23件,占提案总数的23.7%;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逐步落实的提案47件,占总数的48.4%;因政策等原因暂时难以落实的27件,占27.8%。
我们可以看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一个越来越亲民、务实、高效廉洁的“阳光政府”正在向公众走来。
促进和谐发展
如何才能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为民谋利益,为社会谋发展,为党委、政府科学策当参谋?那就是必须讲实话,讲真话,不唯上,不唯权,不唯书。
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在履行职能过程中紧密关注经济建设、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百姓生活,建言献策工作精品频出,亮点纷呈。政协委员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真正抓住经济发展的弱点、难点,抓住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抓住民生的切入点和关节点,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佳言,献良策,做到未雨绸缪。
监督,不能一“监”了事,更要一“督”到底。回顾一年的提案工作,提案方和办理方的认识都在不断升华,政协委员提案既是代表人民说话,也是在行使参政议政权利。尊重和倾听政协委员意见,就是尊重人民的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办好委员提案,就是发挥委员们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强化公仆意识、民主意识的具体体现。为彻底解决个别单位和领导重视不足和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市政协提出了三条硬性指标,即答复到个人、追究责任、各委员会联合调研督办。
亲民既是一种政治修养的标志,更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体现。有了这种情感,才能理解百姓、挚爱百姓、体恤百姓、帮助百姓,才能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面临困难时,把工作做细、做好、做实。切实帮助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2007年,针对政协提案工作,市政协提出要树立大局意识,把促进发展作为提案工作的中心;要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提高提案质量;要树立实效意识,促进提案办理落实;要树立整体意识,形成提案工作合力;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提案工作水平。
今年,政协提案工作又迈出铿锵足音,在人民政协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下,社会将在富裕、文明、和谐中一路前行。
关注民生———九届政协一年提案工作回头看
(一)
“近年来,安宁河蔬菜基地正蔓延一种严重的病——根肿病,俗称大根病,给菜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如高枧乡中所一农户,所种大白菜,未发生根肿病前,一亩要收一万多斤,而发病后仅收几百斤,损失惨重。另一农户过去所种苤蓝3-4斤一个,传染该病后长到二三两就不长了。礼州镇等地今年的莲花白对外输出价高达0.6元/斤,按正常情况亩产应收2万斤以上,亩产收入可达12000元,但由于根肿病的传染,莲花白严重减少,收入大幅降低,有的农户甚至入不敷出。”
这是政协凉山州九届六次会议期间,民革凉山州委员会提交的一份《安宁河蔬菜基地根肿病蔓延严重,必须采取措施尽快防治的建议》提案中的一段话。
州委书记吴靖平对这份编号为18号的提案签署的办理意见是:“请州农业局认真办理,结果报州政协(抄报州委、州政府)。”州长张支铁签署的办理意见是:“各部门、各县市要高度重视,认真办理、负责回馈。”
早在民革凉山州委员会提出的该重要提案以前,安宁河蔬菜基地根肿病蔓延的现象就已经存在。州农业局已就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州市植保部门开展了病害普查、药剂防治试验示范等工作,积极组织广大菜农共同摸索了很多田间防止方法,进行了大量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尽管如此,州农业局并没有因此敷衍塞责。收到重要提案后,州农业局专门成立了提案办理小组,对所反映内容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科学分析,并将防治蔬菜根肿病的情况向提案者作了详细的答复,充分体现了承办单位对办理重要提案的高度重视。
2006年,重要提案的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九届六次会议的重要提案,大都是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撰写的,体现的主要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的内容,特别是对以“冬旅会”为抓手,推进我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有关提案,与凉山“三个文明”建设密切联系、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都较强。因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
经中共凉山州委同意并在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州政协关于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对政协重要提案签署办理意见的工作制度,已经实行了4年。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制度的试行,极大地调动了政协委员撰写提案的积极性和承办单位办理重要提案的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使政协提案在履行职能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去年,重要提案的办理更加规范。根据重要提案的内容和特点,分别作出答复。对已经和正在开展的工作,认真给予说明;对有条件办成的事情,慎重作出承诺;对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提案,则认真研究,制定办理计划,分步实施。
州发改委办理的134号提案《关于对我州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几点建议》,内容涉及今后5年的工作。州发改委根据自身制定的凉山“十一五”规划,紧密结合提案提出的建议,制定了八项办理措施,力争“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工业强州、第三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八个大的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州交通局办理的152号重要提案《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建议》,也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今后5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和措施。指出要争取国家和省补助、州县乡投资、农民自筹、农专结合、社会赞助等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根据《公路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国家扶持引导、地方主体投资、群众集资投劳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筹集体制,并进一步加大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