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朵唯志远科技有限公司协议编号版本V1.0质量保证协议适合合作模式:整机合作项目甲方:深圳市朵唯志远科技有限公司乙方:授权代表(签字):授权代表(签字):日期:日期:1.目的为保证乙方设计、制造的产品符合甲方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要求,并保证快速上市,甲乙双方本着相互信任、平等、互惠的原则签订本协议。
根据本协议甲方有权利提出质量改进的要求,而乙方有义务改进甲方认购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甲方从乙方采购的所有产品,也即甲乙双方签定的《机头买卖合同》中定义的产品。
本文中提到的商务合同即为《机头买卖合同》,协议产品、产品均指《机头买卖合同》中定义的产品。
3.产品质量依据3.1按照甲乙双方确认认可的整机检验标准、相关测试标准、软件验收标准对乙方提供的货物进行验收,如果标准有变更,双方应及时协商达成一致。
检验标准和测试标准,涉及内容如下:●附件1:《产品检验标准》●附件2:《硬件测试标准》●附件3:《可靠性测试标准》●附件4:《软件验收标准》●附件5:《关键器件清单》●附件6:《附配件测试方案》●附件7:《电池测试检验规范》●双方签定的整机样品、颜色限度样品或缺陷限度样品。
●双方已经谈定的和未谈及的测试标准都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3GPP标准。
同时需符合销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相冲突时,从严处理。
3.2 各阶段甲乙双方需提供品质相关资料、报告PR1到量产(1)各阶段可靠性测试报告、硬件测试报告、场测报告-----甲、乙双方均提供(2)PR2、中批天线测试报告-----乙方提供(3)封样及规格书:每个备件都需要提供一个物料及物料的规格书及产品图纸书给甲方作IQC检验用,同时提供关键器件清单(见附件5)和装配BOM。
-----乙方提供(4)生产良率报告、OQC报告,报告需呈现问题清单、原因分析、改善措施-----乙方提供(5)PR2、中批多媒体测试报告-----甲方提供(6)试用报告-----甲方提供(7)IQC报告,若有品质事故、品质异常时需提供-----乙方提供(8)手动测试、自动测试指令-----乙方提供(9)场测需要的相关指令和信息-----乙方提供(10)MMI测试WI-----乙方提供(11)生产工序流程图-----乙方提供(12)生产测试工位具体测试项,必要时需提供-----乙方提供(13)硬件配置信息表-----乙方提供(14)甲乙双方发现的品质问题的分析改善报告-----乙方提供(15)验收性软件提供给甲方前,需提供完整的软件测试报告,包含bug list清单;提供软件时需提供修改履历;提供测试模块(测试title)给甲方。
-----乙方提供●量产后(1)每周(必要时根据甲方的需要随时提供)生产良率报告、OQC 报告,报告需呈现问题清单、原因分析、改善措施-----乙方提供(2)例行测试报告(每20-30K抽测试1次-----甲、乙双方均提供(3)IQC报告,若有品质事故、品质异常时需提供-----乙方提供4.阶段性验收目标和质量检测标准4.1阶段性测试、试用验收目标(不包括软件测试)4.1.1 缺陷分类和定义量产前各模块测试、试用发现问题、量产前甲方OQC检验发现问题都纳入成熟度目标控制。
缺陷定义:按缺陷的严重度分为四类:S、A、B、C;按问题解决进度又分四类:4、3、2、1。
每一个问题需从严重度和解决进度给出分类代号,如:A4、B3。
⏹按缺陷的严重度,分为四类•S- 严重主要缺陷.产品不能实现定义的重要功能,不能满足相关认证的要求,如来自辐射, EMC, 安全…等,或一些强制性标准、法律法规。
•A- 主要缺陷.因此缺陷,所有用户都将退返机器,或可生产性非常差,导致产品不能正常生产,或此缺陷在产线上表现不稳定,即便全检,后工序仍然出现。
•B- 次严重缺陷.因此缺陷,挑剔的客户将退机,尽管有的客户不退,但对品牌非常失望。
或产品的可生产性较差,对直通率影响较大。
•C- 次要缺陷.因此缺陷,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会受少量影响,或与品牌的期望有差距。
按缺陷的解决进程,分为四类:•4- 不知道原因.缺陷不能被复制出或不能找到准确的原因,没有围堵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3- 无解决方案原因已确认,但解决方案不明或无明确的证据证明方案有效(通过计算,或证据,或手工模式等)。
•2- 解决方案没确认和验证解决方案已理论或手工模式证明,只是没有被正式样品验证(测试,验证,开发品质,生产等).•1- 解决方案没有被引入生产.解决方案未导入生产,未能确认到生产的一致性、可生产性。
4.1.2 测试、试用成熟度目标甲乙双方需共同努力,确保产品在各阶段达到相应的成熟度目标。
转PR2目标:不允许有S2、A3、B3类及以上问题,如有A2、B2类问题,需甲乙双方讨论确定是否影响转PR2。
转中批目标:不允许有S1、A2、B2类及以上问题,若有A1、B1、C4类问题,需甲乙双方讨论确定是否影响转中批生产。
转量产目标:不允许有S1、A1、B1、C4类及以上问题,若有C3类问题,需甲乙双方讨论确定是否影响转中批生产。
4.2 甲方OQC抽样检验标准(正式出货开始执行)4.2.1抽样计划:按照国标GB2828-2003(或同等标准),正常检验水平,一次抽样,II级。
4.2.2接受标准:量产首10K,AQL抽样水平:Cri:0,功能问题Maj:0.4,外观问题Maj:0.65,Min:1.0。
10K后若品质稳定,则改抽样水平改为:Cri:0,功能、外观,Maj:0.65,Min:1.0。
4.3 停线和停止出货指令根据甲乙双方OQC检验状况(连续抽检3批不合格,重大品质异常,比如漏工序及严重品质风险等),乙方生产良率状态(直通率低于90%,单项不良超过3%)、甲方例行测试以及甲方售后反馈有重大品质隐患的状况,甲方有权给出乙方停止出货和停止生产甲方购买产品的指令。
4.4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重要指标抽测管控甲方为了保证销售的产品能持续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或相关规定,可以视情况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或测试单位对重要指标进行测试,并出具正式的报告。
如果测试合格,由甲方承担相关测试费用;如果测试不合格,由乙方承担相关测试费用。
同时,如果国家相关机构抽测甲方销售产品,相关指标测试不合格,经甲、乙双方确认为乙方责任的,由乙方完全承担相关的罚金和由此带来的额外费用。
5.质量职责5.1入网认证乙方必须配合甲方进行信息产业部要求的型号核准证、3C认证、入网许可证(以下简称三证)的办理。
确保甲方购买产品按时通过CTA入网认证。
5.2产品测试、试用5.2.1产品测试(不包括软件测试)甲、乙双方都需在各阶段(PR1、PR2和项目特殊增加的阶段、中批)按双方达成的测试标准进行产品测试。
甲方资源限制测试不了的测试项,乙方必须安排测试(如暗室测试、TP线性能测试等),甲方会以邮件形式知会乙方,或在测试标准里标注不能测试的测试项。
测试包括:可靠性测试、硬件测试、场测、多媒体评测。
甲方和乙方共同测试项,结果以甲方为准;甲方不能测试的,乙方提供测试报告,甲方审核。
如果乙方对甲方的测试方法、判定方法有疑问,可以双方讨论确认,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影响到项目进度、项目品质。
5.2.2软件测试对于软件方面的故障,当双方判定产生异议时,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进行判定,达成一致。
5.2.3试用在PR2、中批两个阶段,甲方将安排公司内部和外部试用(外部试用为各省市维修和销售点试用),并输出试用报告。
5.2.4分析、改善量产前,乙方必须配合甲方完成产品测试、试用等。
如果测试和试用过程中碰到问题,乙方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分析、改善,改善措施需得到甲方的验证才可以关闭。
量产后,乙方需对甲方OQC检验发现不良问题、例行测试失效问题、售后退机进行分析、改善。
5.3 产品评审及封样要求5.3.1 产品评审甲方将在项目关键节点(转中批、转量产、出货)前对产品成熟度进行评审,乙方需配合甲方完成评审,若评审失败,乙方需配合完成相关的整改,直到通过评审。
除了关键节点评审外,其它节点评审由双方项目团队根据需要而进行。
5.3.2 封样要求(1)售后封样方式(售后备件采购、物料检查需要),需乙方提供组装物料的封样一份,按组装BOM进行(包括PCBA 1pcs),PCBA上的器件不需要单独封样。
(2)机头2台(甲方、乙方各1台),资料需3份(乙方1份,甲方2份,一份可以没有样品)。
资料要求:乙方签核页、甲方签核页、关键器件清单,必要时可增加附页说明其它事项。
5.4供应商认证和物料认定甲方根据实际需要有权对乙方供应商(乙方能够现场审核的供应商)进行审核,乙方需提供相关资质审核凭证给甲方。
5.5批量生产a)乙方负责对所提供的整机进行生产(包括检验和电性能测试以及软件下载等),必要时甲方会派人到现场进行确认,对于甲方提出的问题点,乙方必须进行整改或协商解决。
b)乙方及时提供每批出货整机的生产质量状况(包括直通率、不合格详细内容以及QA抽检报告),以便于让甲方对出货整机的质量进行判定。
c)产品开始量产后乙方如果需要进行变更,乙方必须及时通知甲方,并取得甲方的认可,否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
变更细节要求和处罚见5.8。
d)对首批量试验(测试)及例行测试问题,乙方需给出问题解决时间计划,并按时分析改进。
e)软件版本变更,应先提供更改后的软件版本,经甲方认定后方可实施。
任何软件版本变更不得违背产品定义、说明书和甲方其它形式提出的软件需求。
f)乙方需要依据甲方要求配合海外或移动订制等业务进行设计并测试合格。
g) 生产良率、OQC批次合格率目标定义甲乙双方设定生产良率、OQC批次合格率目标见下面表格(SMT测试不包含误测,需包含MMI)。
如果不能达到目标,需双方及时组织检讨会议,检讨相关问题,以达成目标。
h) 维修机,维修板及不可维修主板管理要求乙方产线维修主板,需在主板上增加跟踪标识,主板不可飞线维修。
机头维修,如果有拆除TP、LCD需重新利用的,需在TP、LCD本体上做跟踪标识。
5.6品质事故、品质异常处理5.6.1已上市产品召回事故处理协议产品发生品质事故时,决定召回前需通知乙方确认,乙方需在一个自然周内做出判定是否为乙方问题。
如果乙方在一个自然周内不能对问题进行清晰的定位和判定,甲方为保护消费者利益,有权单方面决定对产品进行召回。
若后期经双方确认为乙方责任,召回的机头甲方向乙方购买的价格退回给乙方;由于召回导致的其它直接损失(包含但不限于物流费用,工时,法院或者第三方仲裁机构因此判定的赔付或者违反相关法规,工商部门等公共机构判定的罚金等),乙方负责赔偿。
如召回前能判定为乙方责任,需在召回前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召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