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夏种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地

半夏种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地

半夏种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地
中药材旱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可谓多年走红,畅销不衰。但有
人种植并不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旱半夏在有的地方根本就
不能生长或长势较差。 在粘性或碱性土壤中种植就得不偿失,种50
公斤球茎,到收获不过100公斤。在山区或缺水的地区生长不良甚至
绝收。旱半夏其实最怕旱而喜欢湿润,喜欢在沙质或带有沙性的土壤
中生长,要有较好的水利条件。这个品种属于半遮阴植物,如果达不
到这个条件,其产量就会大大减少。
怎样进行人工遮阴呢?根据经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做畦时以
东西走向为好,畦埂放在南边,一般畦宽1.5米左右。在畦埂上,
于谷雨节前后种上两行玉米或高粱,在6月份长大成形,正好遮阴用,
玉米、高粱伴随旱半夏一生。旱半夏的种植方法类似种土豆一样简单。
在杂林木果树下间作也可以,但必须离开主树根部位,防止二者争水
争肥或病虫害。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其它的间作方式在实地操作
中很不理想,如旱半夏对锄草、成熟期、水肥条件的要求与实际格格
不入或相反。
半夏高产栽培“六选择”
严格选择地质
生长在土壤中的半夏块茎对地质有较严格的要

求,它既怕酸又怕碱,既怕砂又怕黏,既要求土壤肥沃、又限制化肥
的使用,前期喜土壤湿润、后期喜土壤干燥。因为半夏生长对土壤的
四大矛盾特性,所以,种植半夏的地块应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
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土壤,也可选择半阴
半阳的缓坡山地和有一定光照条件的树林、果园种植。地质要符合:
pH值在6.5~7.5之间、不砂不黏、有机质含量应大于1.2以上。
灵活选择地势
对地势的选择,往往是半夏种植者最容易忽略的

问题,一般认为不重要;其实,对半夏种植而言,地势的合理选择,
与半夏的优质高产有直接关系。半夏种植地的地势要达到:在低山和
岭地,应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山坡,坡度为10度~30度之间最好;在
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高操的地块,种植前一定
要作好排水沟。另外,还应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1000米之
内没有污染源,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所用的灌溉水应符合国家
农田灌溉水标准。正确合理选择地势,是半夏高产的基础,切不可马
虎大意。
正确选择良种
由于半夏人工栽培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
始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半夏的特性、价格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
截至目前还没有正式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良品种。根据笔者从事半夏近
20年的栽培研究观察,单从半夏生长的叶型上可分为竹叶型、似竹
叶型、柳叶型(笔者称“狭三叶”)、杏叶型、手掌叶型等几类。竹叶
型、杏叶型分布较广,在全国半夏主产地均有发现;似竹叶型、手掌
叶型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长江流
域;“狭三叶”半夏主要原产地山东。从以上半夏不同叶型中比较筛
选,其中以山东菏泽和江苏丰县原产的“狭三叶”半夏产量最高,质
量较好,其长势旺盛,茎叶分蘖多,叶片大而厚,光合作用和抗性较
强,珠芽形成的早而多,商品个体大且圆整,是目前人工种植半夏的
优良品种。
慎选药剂浸种
人工栽培半夏的病虫害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一旦在生长期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治疗起来相当麻烦,不但影响了
半夏的生长,同时容易产生农药残留,还增加了种植成本,所以,播
种前对种茎进行处理,非常重要。但是,在浸拌种茎的药剂选择、剂
量及方法上,要正确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和拌种药剂;用
量和处理方法,要科学合理,恰到好处,切不可乱用或滥施,以免起
反作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选择栽种时间
半夏在我国的大多数省区均可生长。为了最大

限度增加半夏的生长时间 ,提高产量和质量,应根据不同的地区,
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无霜和霜期较短的南部省区可在晚秋或冬季栽
培;黄淮地区的最适栽种时间是2月下旬至3月上旬(雨水至惊蛰);
西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的栽种时间可适当向后推迟。总之,半夏各省
区最适宜的栽种时间,当地实际测量,在5cm的地下温度稳定在5℃~
7℃,为最佳播种时间。尽早播种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使半夏叶柄在
土中横生并长出珠芽,在土中形成的珠芽个大,并能很快生根发芽,
形成一棵新植株,繁殖系数增加,是半夏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
一。
选择栽种方法
在整细耙平的备播畦面上开横沟条播。把已分

级的大小种茎分开播种,一级种茎行株距较稀(30cm),播种较深(7~
9cm);依次类推,四级种茎行株距较稠(15cm),种植较浅(3~4cm)。
播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草土灰等
混拌均匀而成,最后覆土少低于地面即可(也可采用半机械化播种,
一次完成,可提高效率80%)。由于半夏生长期间杂草较多,尤其是
在苗期,往往是看不见半夏只见草,所以,半夏播种完成后,马上喷
洒半夏专用除草剂,并立即盖上地膜,可有效防治杂草的危害,特别
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达100%。待喷洒除草剂后要立即盖上地膜,
所用地膜可以是普通农用地膜(厚0.014mm),也可以用高密度地膜
(0.008mm)。地膜宽度视畦的宽窄而选。
气候土壤 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怕强光,不耐旱。耐阴能力甚强,
越冬块茎可耐低温。以选肥沃疏松、较为潮湿的砂质壤土种植为佳。
整地 冬季翻土,春季施基肥后起畦,畦宜狭宜平。也可在桑园、
果园或高杆作物下边间作。
种植 (1)无性繁殖:3月间将上年收获时选好作种的块茎,采用
双条沟种下,宽行行距30厘米,窄行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芽
要向上,不宜过深,覆土约3厘米厚。(2)有性繁殖:在佛焰花苞枯
萎时采取种子与湿砂混合堆藏,翌年春季按行距 10~12厘米条播,
秋季挖起可供大田种植,也可任其生长至第三年才收获。
田间管理 半夏喜肥,基肥用量宜大,追肥主要在生长中期进行,
以利块茎发育肥大。前期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公斤,中期施腐熟
麸饼肥、粪肥,后期一般可不施肥。生产中期要注意除草、培土,抽
苔开花时要将花蕾摘除,促使地下块茎长大。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根茎腐病,要排除过多积水,用100∶2石灰、
硫酸铜粉撒于植地。害虫有青虫,可用敌百虫防治。
果林套种旱半夏效益好
在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近两三年来,农村果园和林地
的面积明显增加。目前大多果林已绿树成荫,由于树木行间光照不足,
套种常规农作物会出现生长不良,产量低,效益不佳的问题。如何利
用果林行间空地来增加套种效益是当前不少农户最关心的问题。笔者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认为,如果在果林中套种中药材旱半夏,经济效益
可以明显增加。
旱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草本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常用中
药材。近两年来,国内相关制药企业逐步加大了以旱半夏为主要原料
的止咳化痰中成药饮片、剂、露的生产量,其商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
加。据对药市调查,自2006年秋季以来,旱半夏商品走畅价升,由
于货源不足,后市供求将会出现较大缺口,因此,发展生产潜力大。
旱半夏最适合果林套种,因为它喜荫蔽环境,在高温季节阳光直
射时植株容易发生倒苗(苗枯黄萎缩),导致块茎停止生长,而炎热
的夏季果林叶茂,正是旱半夏植株生长旺盛期的天然保护伞,为块茎
正常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旱半夏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适合套
种的药材地和果林有吴茱萸、枳壳、栀子、厚朴、杜仲、黄柏、辛夷、
银杏等木本药材及柑橘、脐橙、桃、梨、枣、苹果、葡萄等果树。根
据我地农户生产情况,每667平方米(1亩)的果林中套种旱半夏可
获得收入4000元左右,与套种常规农作物相比效益增加3~5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春季2~4月为播种期。播前将地翻耕1次(注意翻耕
时应与树木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伤及树根),结合翻耕每667平方
米果林施入磷肥1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作底肥,然后整平耙细,
在地上与树行并排开浅沟,沟距15~18厘米,沟宽6~8厘米,然后
按株距10厘米左右在每条沟内排列块茎,块茎芽头向上,栽后盖土,
以不见块茎为宜。
2.除草。旱半夏块茎栽种后一两天内应及时喷施50%乙草胺乳
油,可抑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生长。在植株生长期,如果杂草较多,
可用稳杀特或8%高效盖草能除草剂防除。
3.施肥。由于旱半夏行距较密,不便在播后追肥,因此,应施足
底肥。在苗高20厘米时,每667平方米可用10千克尿素对水1000
千克(或稀薄人畜粪水)泼浇于土表。
4.防病。初种旱半夏的地块病虫害较少,有时会发生叶斑病和病
毒病,可分别用1∶1∶120的波尔多液和65%代森锌500倍液防治。
5.采收。旱半夏播种后6~7个月便可采挖。当茎叶枯萎变黄后,
选晴天小心挖起块茎,抖去泥沙,放入筐内。拿回后将鲜块茎按大小
分开,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可留作种,用湿细沙混合贮藏保管。直径
在1厘米以上的块茎去皮晒干即成商品。
半夏种子巧处理
播种前对中药材种子进行处理,对防治病虫害,提高发芽率,对苗齐、
苗全、苗壮有很大作用,是稳产、高产的首要前提,一般可增产5%
-20%。现将半夏种子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①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加40%乙磷铝3册倍液浸种(增产显著);
② ②300倍液食醋,50毫克/升高锰酸钾,5%草木灰液分别浸种(防
根腐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