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降水特点的描述和原因分析

降水特点的描述和原因分析

1
气候专题复习
二、降水特点的描述和原因分析
(一)案例
1、(08年四川卷)36.(36分)图7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
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10分)

答案: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

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
丰富)。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2、(2010年北京卷)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8分)

(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
(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
(1分)冬季(7月)多雨;夏季
(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
(7月)受西风控制。
2

3、(2010·福建卷)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
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
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
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
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
(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
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
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
地形分布特点。(12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
解释原因。(6分)
3

1.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2分)
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2分)
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长;
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短. (4分)

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地势较高(为山地)
(东西高,中间低).(4分)
2.甲地雪期比乙地雪期短,
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3分)

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
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分)
(二)解题方法总结
(1)降水特点的描述:年降水量(定性和定量)、降水季节分配(指出汛期)。
(2)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主导因素)、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或从降
水的本质分析:水气状况、气流上升状况和凝结核。
(3)要注意在图文材料中寻找信息;注意图表的单位和数据。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