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局机关党委发展改革大讲堂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法治思维的基本要领。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
标体系。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要把能不能遵守
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
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
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上
述要求,对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自觉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
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什么是法治思维?下面我想从三个
方面谈谈我对法治思维较为肤浅的认识。
一、法治思维首先是规则至上思维
普遍的法治思维,一切从讲规矩、讲规则开始,规则具
有确定性、可预期、可执行等特点,是人们对事物理性期待的体
现。规则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既定的规则告诉人们哪些可为(权
利)、哪些不可为(义务),以及如何行为(程序);人们的行为后果
是可预期的。在任何工作中,制订规则很重要,制订“良法”(合
理的规则)更重要。在有规则之后,尊重规则成为第一要务。当
然,规则与规则之间是有效力高低或优先秩序的,如当法律与宪
法相矛盾时,以宪法为准;当行政法规与法律相冲突时,以法律
为准。(下位法与上位法不得冲突,尤其是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
不得与现行法律相抵触,例如在规范性文件中不得设置行政许可
和行政处罚)。当同等级别的旧法与新法相冲突时,应当坚持“后
法优于前法”原则。当同一效力级别的特别法规则与一般法规则
相冲突时,坚持“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案例:洛阳市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合
同纠纷,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
甲公司同意对乙公司进行赔偿,但在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上存在
差异。乙公司认为,玉米种子的销售价格应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的《种子法》的相关规定,按市场价执行,应赔偿其经济损
失约70万元。甲公司则认为,应当依据河南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河南种子条例》确定的政府指导价进行赔偿,赔偿对方公司经
济损失7万元;该案承办法官、时年30岁的李慧娟在提交审委会
讨论后作出判决:“《种子法》实施后,玉米种子的价格已由市场
调节,《河南种子条例》作为法律位阶较低的地方性法规,其与
《种子法》相冲突的条款自然无效。
承办法官未曾想到,此判决一出引起了轩然大波,同年
10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室发文称,经省人大主任会议研究
认为,《河南种子条例》第36条关于种子经营价格的规定与《种
子法》没有抵触,应继续适用。且“洛阳中院在其民事判决书中
宣告地方性法规有关内容无效,这种行为的实质是对省人大常委
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的违法审查,违背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侵犯了权力机关的职权,是严重违法行为”,要求洛阳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