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者为真者结果必真,
有一为伪者结果必伪。
可推广至多变量:各变量均为真者结果必真,有一为 伪者结果必伪。
设Y=A×B×C×D×…

Y=0×0×…×0=0
Y=1×0×…×0=0
→Y=0
Y=0×1×…×0=0
Y=1×1×1…×1=1→Y=1
当A和B为多位二进制数时,如: A=A1A2A3…An B=B1B2B3…Bn
一个数乘以2相当于该数左移一位; 除以2则相当于该数右移1位。
[例]:
00001011×0100=00101100B
00001011÷0100=00000010B…11B 即: 商=00000010B 余数=00000011B
无符号数的表示范围 一个n位的无符号二进制数X,其表示范围为
0 ≤ X ≤ 2n-1
若运算结果超出这个范围,则产生溢出。 (或者说运算结果超出n位,则产生溢出)
判别方法: 运算时,当最高位向更高位有进位(或 借位)
时则产生溢出。
[例]:
11111111 + 00000001 1 00000000
结果超出8位(最高位有进位),发生溢出。 (结果为256,超出8位二进制数所能表示的 范围255)
• 定义 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 数值位:真值的绝对值。
数0的原码
• 8位数0的原码:+0 = 0 0000000 - 0 = 1 0000000
即:数00 ,则 [X]反=[X]原 • 若X<0, 则 [X]反= 对应原码的符号位
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
设:A=11010000 则:Y=00101111
1.3.4 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律
1. 恒等式 A·0=0 A·1=A A·A=A A+0=A A+1=1 A+A=A A+A=1 A·A=0 A=A
2. 运算规律 与普通代数一样,布尔代数也有交换律、结合律、分 配律,而且它们与普通代数的规律完全相同。 (1) 交换律: A·B=B·A A+B=B+A (2) 结合律: (AB)C=A(BC)=ABC
这个结论也可推广至多变量A,B,C,D,…… 各变量全伪者则结果必伪, 有一为真者则结果必真。
进行“逻辑或”运算时,各对应位分别进行“或”运 算 当A和B为多位二进制数时,如: A=A1A2A3…An B=B1B2B3…Bn Y=A+B
=(A1+B1)(A2+B2)(A3+B3)…(An+Bn) 例: A=10101
A·B=A+B=A+B
A+B+C=A·B·C
1.3.6 真值表及布尔代数式的关系
当人们遇到一个因果问题时,常常把各种因素 全部考虑进去,然后再研究结果。真值表也就 是这种方法的一种表格形式。这种从真值表写出
布尔代数式的方法可以用下面两段话来描述:
(1) 写布尔代数式先看真值表中结果为1的项,有几项 就有几个“或”项。
有0--9及A--F共16个数字符号。
表示:
例: (2A.7F) 16= 2×161+10×160 +7×16-1 +15×16-2
m =2 , H-2 =15 , H -1 =7 n =2 , H。=10, H 1=2
优点:四位2进制数组成一位16进制,简 化书写,便于记忆。
二、 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的转换
A
⊕Y
B
Y = A⊕B
A
B
Y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1.3 布尔代数
布尔代数也称为开关代数或逻辑代数,可写成表达式:
Y=f(A,B,C,D) 有两个特点: (1) 其中的变量A,B,C,D等均只有两种可能的数值:
0或1。布尔代数变量的数值并无大小之意,只代表 事物的两个不同性质。
用于开关,则:0代表关(断路)或低电位; 1代表开(通路)或高电位。
(A+B)+C=A+(B+C)=A+B+C (3) 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A+B)(C+D)=AC+AD+BC+BD 利用这些运算规律及恒等式,可以化简很多逻辑关系 式。
【例1.8】A+AB=A(1+B)=A A+AB=(A+A)(A+B)=A+B
【例1.9】如果原设计继电器线路如图1.3(a),现 用逻辑关系,化简线路。
1. 与门(AND Gate)
A B
&
Y
Y = A∧B
A
B
Y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注:基本门电路仅完成1位二进制数的运算
2.或门(OR Gate)
A
≥1 Y
B
Y = A∨B
A
B
Y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3.非门(NOT Gate)
A
1
Y
Y=A
A
Y
0
1
1
0
4.异或门(eXclusive OR Gate)
例: 10110001001.110 = (?)H
0101 1000 1001.1100 5 8 9.C
注意:位数不够时要补0
四. 无符号二进制数的运算
无符号数 有符号数
算术运算 逻辑运算
无符号数的运算
• 算术运算 包括: 加法运算 减法运算 乘法运算 除法运算
规则
• 加法:1+1=0(有进位), … • 减法:0-1=1(有借位), … • 乘除法:…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2. 二进制
特点:以2为底,逢2进位; 只有0和1两个符号。
表示:
优点:可用具有两个稳态的二值电路 机制计算,该电路组成计算机运算迅 速,电路简单,成本低.
二进制 十进制
1 10 1 1 1
25 24 23 22 21 20 32 16 8 4 2 1
3. 十六进制
特点:以16为底,逢16进位;
则进行“逻辑与”运算时,各对应位分别进行“与” 运算:
Y=A×B =(A1×B1)(A2×B2)(A3×B3)…(An×Bn)
【例1.6】 设A=11001010
B=00001111 则Y=A×B =(1×0)(1×0)(0×0)(0×0)(1×1)(0×1)(1×1)(0×1) =00001010 写成竖式则为
如何区分不同进位记数制的数字 在数字后面加一个字母进行区分:
– 二进制:数字后面加B, 如1001B – 八进制:数字后面加O, 如1001O – 十进制:一般不加, 如1001 – 十六进制:数字后面加H , 如1001H
• 在明显可以区分其记数制的情况下,可以 省略数字后面的字母
1. 十进制
§1.4 带符号二进制数的运算
• 计算机中的带符号二进制数
– 把二进制数的最高位定义为符号位
• 符号位为 0 表示正数,符号位为 1 表示负数
– 连同符号位一起数值化了的数,称为机器数。 – 机器数所表示的真实的数值,称为真值。
(在以下讲述中,均以8位二进制数为例)
[例]:
真值
机器数
+52 = +0110100 = 0 0110100
S1 K 1 Sm K m
n1

Si K i
im
其中:
Si -- S的第i位数码,可以是K个符号中任何一个; n,m – 整数和小数的位数; K -- 基数; Ki -- K进制数的权
常用进位计一数制、:常用记数制
• 二进制——便于物理实现 • 八进制 • 十进制——符合人们的习惯 • 十六进制——便于识别、书写
B=11011 则 Y=A+B
=(1+1)(0+1)(1+0)(0+1)(1+1)
=11111
写成竖式则为 10101
+)1 1 0 1 1 11111
注意,1“或”1等于1,是没有进位的。
1.3.2 “与”运算
根据A和B的取值(0或1)可以写出下列各种可 能的运算结果:
Y=0×0=0 Y=1×0=0 →Y=0 Y=0×1=0 Y=1×1=1 →Y=1
[例]:
• X= - 52 = -0110100 [X]原 = 10110100 [X]反 = 11001011
按相应进位计数制的权表达式 展开,再按十进制求和。
例: (101.11)2=
1×22++0×21+1×20 +1×2 - 1+1× 2 - 2
=(5.75) 10
(2A.7F) 16= 2×161+10×160 +7×16-1 +15×16-2
三. 十进制到非十进制数的转换
1、十进制 → 二进制的转换: 整数部分:除2取余; 小数部分:乘2取整。
11001010 ×) 0 0 0 0 1 1 1 1
00001010
1.3.3 “反”运算
如果一件事物的性质为A,则其经过“反”运算之后,其性质 必与A相反,用表达式表示为:Y=A
这实际上也是反相器的性质。所以在电路实现上,反相器是反 运算的基本元件。
反运算也称为“逻辑非”或“逻辑反”。
当A为多位数时,如: A=A1A2A3…An 则其“逻辑反”为:Y=A1A2A3…A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