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 》PPT课件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 》PPT课件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 : 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 的种群时。
2、估算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 的种群时。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1) 样方法 1、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 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 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 值作为该种群的 种群密度估计值
(2)类型:(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 相等。多见于高等动物(包括人类)。
②雌多雄少型: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如: 人工控制的种群(猪、鸡)及蜜蜂、象海豹等。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 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
③雌少雄多型: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如家白蚁 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均匀分布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 》PPT课件1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思考:1、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PPT课件1 能保持稳定吗?
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 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 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3.性别比例的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 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 虫效果。
4.性别比例的意义: 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 》PPT课件1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 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1.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 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量的变化
一)种群密度
1.概念:单位空间内(面积或体积中)个体的数量称 为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田鼠的数量等。
C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
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问:如果一个种群中老年年个体所占比例多于幼 年个体的比例会不会影响到种群的数量?一个种 群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远大于雄性个体的比例会 影响到种群的数量吗
四 、年龄组成
1.含义: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2.年龄的三个阶段:
N=(4+6+8+8+9)/5=7只/m2
=70000只/hm2(注意:1hm2=10000m2)
(2)标志重捕法
1、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 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 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 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1、取样标记 2、放回后充分混合 3、再取样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3.类型:
思考:上图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的是__A__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的是__C__ 种群数量会稳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的 是___B_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
①.增长型的特点: 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
N:种群数量 M:标记个体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被标记数量
4、计数
M×n
N= m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
A.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 生伤害
B.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 生活
C.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 内不能脱落
D.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同 时也没有太多的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体数。一般说种群密度越来 越小。
如德国、日本等
(4.年龄组成的意义: 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趋势)。
例如:下图为两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 设墨西哥人口增长率为a, 瑞士的人口增长率为
b,则a与b的关系是 a > b
五、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 种群密度下降。
孟加拉国
27.8
9.6
印度
26.5
8.9
印度尼西亚
23.2
7.5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
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 也影响种群密 度的大小。
练一练: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
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 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 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 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 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 有多少只?
N=(42×38)/12=133只
思考: 1、种群密度是一成不变的吗?以人类社会为例, 有哪些因素会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个体数 越来越多。
如多数发展中国家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
②稳定型的特点: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
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如美国、瑞典等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
③衰退型的特点:
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 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 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
2、为什么地球上有些生物现在越来越少,甚至处 于濒临灭绝的景况呢?而有些物种如蝗虫,人类不 断地消灭它,但其数量依旧还是有增无减呢?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含义:单位时间内新出生或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199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
出生率
死亡率
世界
22.2
8.9
中国
16.0
6.5
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昆虫卵、 蚜虫、跳蝻)
计数原则: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
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 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 为1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 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单位:只/h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