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乐演员应具备的艺术基础知识-最新文档

声乐演员应具备的艺术基础知识-最新文档

声乐演员应具备的艺术基础知识
声乐与语言艺术有着天然的共生性联系,两者都是以人的声带为发声手段。

语言艺术讲究字调的抑扬顿挫和音节的长短组
合。

这种美学追求与音乐的审美原则是一致的。

而为了使语言的情感意蕴得到充分表现,也需要歌者运用音调与节奏的起伏疾
缓,嗓音的强弱和音色变化来进一步加以体现。

音乐与语言的不同结合方式造就了众多的音乐体裁。

因此声乐演员只有具备其他相关艺术的基础知识才能体现声乐的审美要求。

、戏剧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固定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又分为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小品、戏曲等等。

声乐与戏剧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歌剧、音乐剧、戏曲,就都有声乐的重要位置。

因此,声乐人必须具备必要的戏剧基础知识。

其一是戏剧的审美特征,主要有综合性、动作性、情节性、表演性、冲突性、情境性等;其二是戏剧的样式,主要是悲剧、喜剧、正剧等;其三是戏剧的表演体系,也称戏剧的三大流派, 即斯氏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氏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梅氏体系(梅兰芳体系),此外尚有现代派戏剧,包括荒诞派戏剧、先锋派戏剧等等;其四是戏曲的审美特征,包括写意化、意境化、程式化、虚拟化、夸张化等等。

二、曲艺知识
曲艺是我国说唱艺术的总称。

其中唱的部分与声乐的关系十
分密切,许多声乐作品直接运用曲艺的音乐素材,例如歌曲《重
整河山待后生》,就吸收了曲艺京韵大鼓的旋律素材;前门情思大碗茶》吸收了曲艺单弦的旋律素材;《蝶恋花?答李淑一》
则运用了曲艺弹词开篇的旋律素材。

尤其是近年来东北二人转大红大紫,许多声乐作品,尤其是影视歌曲,都运用了二人转的旋律素材,例如歌曲《美美观观的水美美观观的山》等。

而二人转中的唱腔直接影响声乐作品的现象,则从上世纪50 年代民歌手郭颂的《丢戒指》、
《瞧情郎》、《看秧歌》、《新货郎》、《越走越亮堂》和李高柔的《洪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等民歌就已经开始了。

因此,声乐人掌握必要的曲艺知识,实属必要。

因为“我国的民族唱法,广义讲应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种风格的创作歌曲唱法”。

三、美术知识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通常指绘画、雕塑、建筑、园林、实用美术、工艺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等。

声乐与美术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因此声乐人也必须具备必要的美术知识。

例如《我爱北京天安门》、《前门情思大碗茶》、《长城谣》等歌曲,就与建筑艺术天安门、前门、长城密切相关。

没有一定的美术知识,要演唱好这些歌曲,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四、舞蹈知识
舞蹈与声乐的关系更为密切,许多歌舞,都是声乐与舞蹈的
结合,尤其是演唱通俗歌曲中的劲歌,与现代舞密切结合,形成载歌载舞、劲歌劲舞。

因此,声乐人必须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
节奏、表情、构图等多种艺术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
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基础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舞蹈的审美特征。

主要有动作美(造型性、节奏性、可舞性)、抒情美、虚拟美、综合美;其二是舞蹈的艺术语言。

主要有结构语言、动作语言、时空语言;
其三是舞蹈的分类。

舞蹈有多种分类方法。

从总体上分,有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两大类。

生活舞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舞蹈, 般动作比较简单,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也容易学会,目的主要是自娱自乐和社会交往。

例如秧歌舞、交谊舞。

交谊舞又叫“交际舞”、“舞厅舞”、“国标舞”,可细分为摩登舞(华尔兹、探
戈、狐步舞、快步舞、维也纳华尔兹)、拉丁舞(伦巴、桑巴、
恰恰恰、斗牛舞、仔舞)。

另有习俗舞蹈(仪式舞蹈)、宗教
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也属于生活舞之列。

艺术舞蹈是
指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艺术创作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蹈。

它一般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平,并有完整的艺术构思和鲜明深刻的主题思想、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艺术舞蹈的种类繁多,按表现形态分,
现特征分,有情绪舞、情节舞、舞剧;按表现风格分,有古典舞、
柔姿舞、街舞等)。

我国民族民间舞种类繁多,56 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民间舞。

芭蕾舞是法文“ Ballet ”的音译,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

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其显著特点是足尖鞋的运用与足尖舞的技巧,并强调稳定性与外开性。

现代舞是美国女舞蹈家邓肯的一大创新,强调“观摩自然,研究自然,理解自然,表现自然”,反对古典芭蕾舞的“违背自然的僵硬而陈腐的体操动作”,而以舞者的身、心、灵三者的结合展示人的生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