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镇绿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况11.2项目提出的理由21.3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21.4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2.1健康绿道概述52.2项目建设背景62.3建设的必要性15第三章建设条件183.1自然条件183.2基础设施223.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其他条件22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244.1建设内容244.2建设规模24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255.1设计依据及相应技术规X255.2功能265.3设计方案27第六章节能减排设计426.1节能设计依据426.2节能原则426.3节能措施436.4结论46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477.1环境影响分析477.2环境评价依据477.3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48 7.4环境保护措施及防治对策50 7.5建议和结论52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558.1项目实施内容和建设阶段55 8.2建设工期安排55第九章项目组织与管理569.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569.2管理措施56第十章招标方案6110.1招标X围及招标组织形式6110.2招标方式6110.3招投标相关要求6210.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63 10.5招标备案6310.6项目招标事项基本情况表64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511.1投资估算的依据6511.2投资估算6511.3资金来源6711.4资金使用计划68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6912.1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6912.2项目社会效益分析7012.3社会评价结论73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7413.1的风险分析7413.2风险规避措施75第十四章结论及建议7814.1结论7814.2建议78附图:绿道选线定位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市**镇绿道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改建1.1.3项目业主1、企业名称:2、经营住所:3、经营X围:农业企业、农村新型社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项目投资服务;农业保险业务咨询;工程土地平整(以上项目不含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限制和需前置审批的X围);集中试供水(凭卫生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经营)。
4、注册资本:**万元人民币5、法定代表人:1.1.4建设地点**市**镇**村、**村、**村、**社区。
1.1.5建设目的为将**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从2010年起,大力推进健康绿道体系建设,明确了市级区域绿道3年完成的建设目标。
****镇位于**市区域绿道6号(茶马遗风)辐射X 围,是区域绿道的重要节点,**绿道体系的建设对**镇的产业发展、城镇形象以及区域影响力的提升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2项目提出的理由1、本项目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需要。
2、本项目是完善交通体系的需要。
3、本项目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1.3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1、**市绿道规划建设导则》;2、《**市绿道系统体总体规划》;3、《**市绿道系统规划》;4、委托方提供的资料;5、其他相关资料。
1.4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1.4.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改建绿道全长20000米,平均宽3.5米,其中:彩色压印水泥砼路面宽2.5米,两侧各有0.5米宽的绿化带。
2、建设规模彩色压印水泥砼路面铺装面积50000平方米,绿化带面积20000平方米,自行车租赁站10个,导视系统20套,驿站10个(一级驿站1个,面积1000平方米;二级驿站4个,面积2400平方米;三级驿站5个,面积250平方米)、绿化带为8000㎡,垃圾桶50个,厕所5座,雨水管网250米,护栏780米,绿篱580米,标识标牌200个,绿亭10座。
1.4.2项目施工进度安排建设期6个月,2011年6月-2011年12月。
1.4.3项目总投资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300.00万元。
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1123.43万元,占总投资的86.42%;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14.67万元,占总投资的8.82%,;预备费为61.90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1.4.4资金筹措建设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资金支出。
1.4.5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要求,项目拟在6个月内完成,项目资金使用安排为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使用资金。
1.4.6结论绿道建设综合涉及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建筑风貌控制、河流水系保护治理、乡镇村落建设、文化古迹遗址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田园保护、林盘保护等内容,实现绿道景观性、多样性、通达性、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通过完善城乡绿道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的承载量,将为**市下一步实现城乡建设规划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背景与必要性、项目规划及建设内容、建设方案、节能减排、环境评价、项目组织管理、项目招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风险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分析与评价,该项目在实施方面是可行的,符合国家政策。
2、本项目建设方案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符合节能的要求。
对项目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在担负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会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
3、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市的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分析表明,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健康绿道概述2.1.1健康绿道涵义1、健康绿道涵义绿道源自发达国家,是一种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色空间通道,集合了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通行于一体的综合功能。
(1)绿廊系统:主要由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构成,是绿道的主体。
(2)人工系统: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
2、**健康绿道涵义根据《**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叙述,**健康绿道是结合**特色、贯通全域城乡的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水系、山体、田园、林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以及城镇乡村、历史文化古迹、现代产业园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为一体,供城乡居民、游客步行和骑车旅游的绿色廊道。
2.1.2绿道构成1、发展节点: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等重要游憩空间;2、慢行道: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道等非机动车道;3、标识系统:包括标识牌、引导牌和信息牌等标识设施;4、基础设施:包括出入口、停车场、照明等配套设施;5、服务系统:换乘、租售、保安、厕所、小卖部等服务设施。
2.1.3绿道分类1、绿道分为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都市型绿道。
2、绿道分级(1)区域绿道:与城乡绿道相结合,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2)城乡绿道:连接城乡重要功能组团,对城乡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绿道;(3)社区绿道: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社区居民服务的绿道。
其中,**市**镇绿道项目为田园生态型绿道。
2.2项目建设背景2.2.1**市健康绿道建设规划1、**市绿道规划建设导则根据《**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叙述,**市绿道由市级统一规划,贯穿全域的骨干绿道。
**市绿道布局图详见图2-1。
图2-1 **市绿道布局图考虑自然、人文资源的分布特点,总体形成**市绿道“九大主题线”。
(1)1号线主题:****线路总长:约158km骑行时间:8—11小时核心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时尚魅力之都、生态田园之城图2-2 **市绿道1号线布局图(2)2号线主题:****起止点:****镇—****线路总长:约192km骑行时间:10-13小时核心资源:千年古堰、道佛圣地、熊猫故乡、湖光山色图2-3 **市绿道2号线布局图(3)3号线主题:运动挑战起止点:****镇—****镇线路总长:约149km骑行时间:10—12小时核心资源:山地挑战、果林野趣、客家文化图2-4 **市绿道3号线布局图(4)4号线主题:**新生起止点:**社区—**线路总长:约65km骑行时间:3-4小时核心资源:湔江丽景、新貌图2-5 **市绿道4号线布局图(5)5号线主题:水韵田园起止点:绕城高速—线路总长:约184km骑行时间:11—15小时核心资源:精华灌区、农耕文化、多彩苗圃、文明迁徙图2-6 **市康绿道5号线布局图(6)6号线主题:茶马遗风起止点:**河(***城段)—****镇线路总长:约88km骑行时间:4—6小时核心资源:茶马古道、山水古镇、庄园博览图2-7 **市绿道6号线布局图(7)7号线主题:**江岸起止点:**镇—**镇线路总长:约92km骑行时间:4-6小时核心资源:五津水城、南河渔家、金马碧波图2-8 **市绿道7号线布局图(8)8号线主题:锦绣东山起止点:绕城高速—**镇线路总长:约87km骑行时间:4-6小时核心资源:特色田园、现代农庄、东山画廊图2-9 **市绿道8号线布局图(9)9号线主题:XX新城起止点:***镇—线路总长:约102km骑行时间:5-7小时核心资源:生态河畔、产业新城图2-10 **市绿道9号线布局图2、构建绿道体系根据《构建健康绿道体系,推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叙述,为推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市将从2010年起到2012年底,以绿道体系建设为纽带,通过构建串联自然、人文景观等要素的绿色线型开敞空间,使都市公园绿道、滨水游憩绿道、郊野休闲绿道、自然生态绿道、风景名胜绿道等多种绿道空间形式交织形成绿道网络,像“城市绿枝”一样触及城乡每个角落,将中心城区与自然山水林地连接成城乡共融的绿色纽带,并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名园、自然博物馆、名木古树、农业观光和风景游憩林地贯通融合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系。
充分梳理城乡开放空间,确定绿道网络重要节点,合理规划绿道网络体系,构建互通共享的城乡绿色脉络,以绿带(道路两边、河流两岸)串联城市绿岛(块状绿地)、绿舟(楔形绿地)、绿珠(林盘、小游园、小广场、历史文化建筑),形成城乡一体的健康绿道体系。
并从生态、文化、休闲、景观、交通这五个方面来实施“两环一线”“三山一陵”、“两湖四河”、中心城区公园体系、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外环路生态带建设和田园风光保护六大类、140个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形成一线多区、一区多景的景观格局,使“山、水、田、林、城”相互交融,实现“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生态建设目标,初步展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基本生态特质。
(1)“两环一线”健康绿道指绕城高速两侧约90公里健康绿道建设,三环路两侧约40公里健康绿道建设,**---**---**快速通道两侧约150公里健康绿道建设。
(2)“三山一陵”生态公园指包括健康绿道、绿化、文化体育及配套设施建设的凤凰山片区和十陵风景区,天回山片区,以大熊猫繁育基地为主体打造生态公园的虎头山片区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