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高考化学二诊试卷-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高考化学二诊试卷-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高考化学二诊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B. 二氧化硫用作纸浆漂白剂C. 乙醚用作青蒿素萃取剂D. 偏二甲肼用作火箭燃料推进剂2.下列有关丙烯醇(CH2=CH-CH2OH)的说法错误的是()A. 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 能发生加成、氧化反应C. 所含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羟基D. 与环氧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14 g,有关该混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为 LB. 所含碳原子数目为C. 所含电子数目为8D. 所含碳氢键数目为24.石蜡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品。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石蜡油(液态石蜡)分解的部分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蜡油属于油脂B. B中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C. 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石蜡油暴沸D.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撤导管5.O2辅助的“Al-CO2电池”既可有效利用CO2,也可制得重要的化工原料草酸铝[Al2(C2O4)3],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电极流向铝电极B. 多孔碳电极为正极C. 在电池工作时作催化剂D. 电池总反应为6.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Y与X相邻,也与Z相邻。

X、Y、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C. W和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极性键D. W、X、Y、Z形成的盐溶液可能呈酸性7.25℃时,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NiS、NiCO3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已知25℃时,K sp(NiS)=3.0×10-19,K sp(NiCO3)=1.0×1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Ⅰ代表NiSB. ℃时溶解度:C. 曲线Ⅱ,对b点溶液加热,b点向a点移动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0分)8.工业上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还含有一定量的Zn、Fe、SiO2、CaO)制备草酸镍晶体(NiC2O4•2H2O)的流程如图:(1)NiC2O4•2H2O中C的化合价是______。

(2)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萃取操作除去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是______。

(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高温煅烧无水NiC2O4得到Ni2O3和两种含碳元素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2Li+FeS=Fe+Li2S.用该电池作电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回收Ni的装置如图[图中X、Y为电极,LiPF6•SO(CH3)2为电解质]。

①电极Y的材料是______。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③电解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主要离子是______,其迁移方向是______。

9.铁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1)基态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KSCN可用于Fe3+的检验,其对应的硫氰酸分子(H-S-C≡N)中σ键和π键之比为______,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K3Fe(CN)6可用于Fe2+的检验,其阴离子的配体是______。

(3)不锈钢常含有铬(Cr)和镍元素。

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Fe______Cr(填“>”“<”或“=”)。

②已知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根据岩浆晶出规则,岩浆冷却过程中,NiO和FeO中先结晶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距离Mg原子最近的Fe原子个数是______。

②若该晶体储氢时,H2分子在晶胞的体心和棱心位置,则含Mg 96 g的该储氢合金可储存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约为______L。

10.可降解高分子材料M ()的合成路线如图:已知:(1)A的名称是______。

①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2)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3)反应②所需的无机试剂和反应条件是______。

(4)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试剂P 为,则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6)E是试剂P的同分异构体,且E可发生银镜反应,则E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1,满足上述条件的E的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_(任写2种)。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9.0分)11.富马酸亚铁(结构简式为,Mr=170)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某实验小组制备富马酸亚铁并测定产品纯度。

(1)制备富马酸亚铁实验小组以糠醛()等物质为原料制备富马酸亚铁的实验流程如下:步骤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已略去)。

实验时,将NaClO3和V2O5置于三颈烧瓶中,滴加糠醛,在90~100℃条件下持续加热3~4 h,制得富马酸。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冷却液宜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

②用冰水冷却使富马酸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并通过______操作可以分离出富马酸粗产品。

③可能导致富马酸产率降低的因素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步骤Ⅱ中,向富马酸(HOOC-CH=CH-COOH)中加入Na2CO3溶液、FeSO4溶液和适量Na2SO3溶液,维持温度100℃并充分搅拌3~4 h制得富马酸亚铁。

④加入Na2CO3溶液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加入适量Na2S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测定产品纯度称取步骤Ⅱ得到的富马酸亚铁粗产品0.3000 g,加硫酸和水溶解,用0.1000 mol/L硫酸铈铵[(NH4)2Ce (SO4)3]标准液滴定溶液中的Fe2+,反应中Ce4+被还原为Ce3+,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15.00 mL 标准液。

产品的纯度为______。

12.氮及其化合物对环境具有显著影响。

(1)已知汽车气缸中氮及其化合物发生如下反应:N2(g)+O2(g)=2NO(g)△H=+180 kJ/molN2(g)+2O2(g)=2NO2(g)△H=+68 kJ/mol则2NO(g)+O2(g)=2NO2(g)△H=______kJ/mol。

(2)查阅资料: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Ⅰ.2NO(g)⇌N2O2(g)(快)Ⅱ.N2O2(g)+O2(g)⇌2NO2(g)(慢)反应I的活化能E1与反应Ⅱ的活化能E2的大小关系为E1______E2(填“>”“<”或“=”),2NO (g)+O2(g)⇌2NO2(g)的反应速率主要由反应______(填“I”或“Ⅱ”)决定。

(3)温度为T1时,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6 mol NO2(g),发生反应:2NO2(g)⇌2NO(g)+O2(g)△H>0,达平衡时c(O2)=0.2 mol/L。

①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②实验测得:v正=k正•c2(NO2),v逆=k逆•c2(NO)•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仅受温度影响。

当温度为T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k正=k逆,则T1______T2(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

(4)NO2-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

碱性条件下,强氧化剂过硫酸钠(Na2S2O8)可脱除水体中的N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O2-的脱除率与过硫酸钠初始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比较a、b点的反应速率:v a______v b(填“>”“<”或“=”)。

若要提高NO2-的脱除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二氧化硫用作纸浆漂白剂,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乙醚用作青蒿素萃取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偏二甲肼用作火箭燃料推进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判断,熟悉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D【解析】解:A.含有烯烃,为平面形姐结构,与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A正确;B.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故B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碳碳双键、羟基,故C正确;D.与环氧乙烷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D。

CH2=CH-CH2OH中含C=C和-OH,结合烯烃、醇的性质来解答,注意结构和组成,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明确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烯烃、醇的性质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A【解析】解: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14 g,最简式CH2,计算n(CH2)==1mol,A.1molCH2消耗乙炔的物质的量=1.5mol,温度压强不知不能计算体积,故A错误;B.1molCH2中所含碳原子数为N A,故B正确;C.1molCH2中所含电子数目为8 N A,故C正确;D.1molCH2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为2 N A,故D正确;故选:A。

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14 g,最简式CH2,计算n(CH2)==1mol,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特征、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微粒数和物质的量的计算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B【解析】解:A.石蜡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品,是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属于烃类,不属于酯类,故A错误;B.蜡油(液态石蜡)分解的部分产物含有乙烯,乙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容易容易被高锰酸钾氧化,所以分解产物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B中溶液褪色,故B正确;C.碎瓷片的作用不是防止石蜡油暴沸,而是催化剂,加速石蜡油分解,故C错误;D.结束反应时,应先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防止因温度变化出现倒吸现象,故D错误;故选:B。

石蜡油在碎瓷片催化作用下发生裂化反应,生成物中含有烯烃,把生成物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发生了氧化反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掌握石蜡油的主要成分、石蜡油分解产物、乙烯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官能团及其性质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