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钢新1号高炉强化冶炼操作经验

柳钢新1号高炉强化冶炼操作经验

第28卷第2期2O09年4月姑钦

IRONMAKINGV01.28.No.2

April2O09

柳钢新1号高炉强化冶炼操作经验

闭立钢黄庆周祝和利张海峰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对柳钢新l号高炉强化冶炼操作经验进行_r总结。针对原燃料条件较差的情况,通过采用合理装料制度、高顶压、富氧喷煤等强化措施,在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上,使高炉的各项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关键字大型高炉原燃料强化冶炼

柳钢新l号高炉(2000m3)于2008年5月9日

投产。开炉以来,针对原、燃料条件较差的情况,不

断摸索合理的操作制度,并吸取其他厂大高炉操作经验,逐步对高炉生产进行优化,技术经济指标明显

改善。2008年11月,平均日产4600L/d,焦比

343kg/t,煤比145kg/t。

l高炉受原燃料影响

今年以来,由于受原燃料供应紧张、价位攀升及

资源运输的影响,导致柳钢原料入炉品位和焦炭质

量下降,特别是焦炭的热性能劣化。大高炉相比小

高炉而言,对原、燃料的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对焦

炭热强度要求较高,通常2000m3高炉要求的焦炭热性能为倒≤26%、C艘≥60%…。而新l号高炉所

用的焦炭为五焦(干熄焦)和六焦(湿焦),焦炭成分

波动较大,造成焦炭热性能指标偏离较大,尤其是6

月和8月焦炭热强度仅为42%(见图1)。

图l柳钢新l号高炉焦炭热性能指标

2高炉强化冶炼的措施

新l号高炉开炉初期,由于AV7—1风机未到

位、喷煤未完善等限制了强化冶炼。随着风机的到

位、喷煤的完善,高炉在保证稳定顺行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潜力,加强入炉原、燃料的筛分管理,采用高

风温、富氧大喷煤、高顶压等技术进行强化冶炼。

2.1加强原燃料筛分管理新1号高炉根据现有条件,严把人炉原料关,加

强槽下筛分:

(1)烧结矿仓采用悬臂筛网振动筛,通过加风

流板扩大有效面积。为减小料层厚度,采用3个仓

同时振,开小料仓斗门。在不影响上料的情况下,尽

町能延长振动时问;加强筛网的清理(每班必须清

理3次);尽量减少入炉粉末。

(2)在燃料方面,采用定时测定焦炭水分,对焦

炭水分进行适当补偿,避免炉温的波动。通过喷洒

钝化剂提高焦炭强度;及时掌握焦炭成分、冷强度(注重M,。变化)、伽和c尺,信息,做到及时调节,

保证炉况的稳定顺行。(3)优化炉料结构,提高球团矿的配比从而提

高入炉品位。烧结矿68.3%+球团矿26.7%+生

矿5%,球团矿工序能耗为30kg/t左右,烧结矿工序

能耗在56kg/t,高炉炼铁多用球团矿就会有炼铁系

统节能效果【2J。(4)烧结矿在高炉上部的低温区还原时粉化、

破裂会造成透气性恶化。为降低烧结矿低温还原粉

化率,在烧结输送皮带上喷CaCl:,得到了显著效果。

2.2富氧喷煤

富氧喷煤是大幅降低焦比、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和提高综合效益的重大措施。随着喷吹系统的交付

使用,高炉重视喷煤的攻关,使新l号高炉的煤比逐

月稳步提高,月平均煤比达到15lkg/t。

(1)高炉大喷煤后必须维持适宜的理论燃烧温

・45.

万方数据度。根据几个月的实践和计算,理论燃烧温度必须

保持在2080℃以上。高风温是最有效提高理论燃烧温度的方法,新l号高炉配置4座大型球式顶燃

热风炉,最高风温可达l250℃,为大喷煤提供有力条件。目前月平均风温保持在1180℃以上。

(2)适当富氧,富氧率达1.5%~2.O%,特别是

当煤量达到30∥h以上时,必须保证富氧量

耋4000m3/h,以加速煤粉的燃烧和提高理论燃烧

温度。

(3)软熔带的透气性关系高炉顺行及强化冶炼

的程度,高炉炉腹煤气量和透气阻力系数是衡量高炉强化的重要参数。炉腹煤气的数量与焦炭、煤粉

燃烧量密切相关旧1。新l号高炉采用炉腹煤气量指

数和透气性阻力系数来衡量软熔带的透气性为是否

能提高喷煤量提供了指导依据,通常阻力系数为4.O为适宜。

(4)随煤粉喷吹量的提高,煤气量不段增加,煤气流分布发生了变化。通过及时调整装料制度,维

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

(5)均匀喷吹,加强煤枪的管理,减少堵枪和磨

风口,保证全风口喷煤。2.3高顶压操作

高顶压操作有利于降低压头损失,降低煤气流

速,有利于煤气的利用、高炉的稳定顺行、降低焦比。

新1号高炉顶压由开炉时14lkPa逐步增加到

210kPa,最高用到230kPa。11月由于焦炭质量下

降及时将顶压降低。采用高顶压操作后,造成燃烧

带的缩短,边缘气流的增强。高炉主要采取以下措

施(送风参数见表1):

(1)风口面积的调整,前期由于AV一71风机未

投入使用,风口面积为O.345m2。AV71风机到位

后,开始逐步强化冶炼。为发挥风机能力和提高喷

煤量,扩大风门面积为O.362m2。随着顶压的不断

提高,边缘气流过于旺盛,炉顶温度一直处于280℃以上,料稍慢一批,很容易造成顶温过高,TRT跳机,

重新缩小风U面积为O.354m2。

(2)充分发挥AV7l风机能力,不断增加风量。

风量由4000m3/min增加到4300m3/min。增加风

量,一方面提高了风速和鼓风动能,有利于炉缸活

跃,促进高炉稳定顺行;另一方面有利于煤气流合理

分布。

表l柳钢新1号高炉送风参数

2.4装料制度优化

(1)矿批扩大。随着炉况顺行,风量、富氧量的

增加,煤气量的增大,通过扩大料批来保持一定的矿

焦层厚度,从而保证煤气流的合理利用。开炉达产

后,矿批由38t逐步扩大到49t。8月由于焦炭热强

度变差,又将矿批缩回43t。(2)加强上料时间的优化。随着产量的不断增

加,经常出现赶不上料,特别是在处理炉况后,难以

赶料,亏料时间较长。一方面将槽上和炉顶各阀门

的延时尽量缩短;另一方面缩短变料仓下料延时,缩

短皮带上不同料之间的间隙,有效利用皮带的长度。

现在上料能力由原来8批/h,提高到现在9~10批/

h。(3)装料制度的变化。高炉开炉时主要依靠边

缘煤气流,后逐渐向边缘和中心两股煤气流转变。

在原、燃料质量发生恶化时,及时采取压住中心气

・46.流,放开边缘气流的方针来保高炉顺行。开炉时为Pi7。;5。;3。K;铲i7。≯。;1。—+P;9。i7。}‘5;32。;9’5。

《1。;9。}。鼍5。;10鼍’5。,通过十字测温中心温度为480℃

以上。边缘温度在200℃以下。装料制度由于焦炭

质鼍变差及时采取放开边缘气流的制度

P;703y;2。芝’5。K器7。尹’5y罗。。通过对原、燃料质量信

息及时获取,针对装料制度采取及时动作,保证J,开

炉以来的稳定顺行。

3管理方面

3.1提高工长业务素质

针对原料现状,高炉操作采用以预防为主的方

针。车间每周开丁二长例会,将一周的生产情况进行

总结,并制定下周适宜的操作制度,将各种调剂参数

进行晕化管理。特别是干熄焦和湿焦比例变化时,

不仅对水分补偿,还对湿焦强度进行补偿,并设计计

算软件,为提高工长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减小

万方数据炉温的波动。

定期开展技术和工作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工长

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炉工长的预见性,把要出现的问

题解决在萌芽中;能够做到早动、少动、尽量保持生

产的稳定性。杜绝一个班高产,而另一个班低产的

现象,保持每个班班产在1550~1650t。

3.2加强炉前管理

由于受150t转炉生产配套装罐制度的限制,新

1号高炉经常有渣、铁出不净现象,造成高炉憋风,

透气性变差,风压升高。渣、铁能否及时排出是影响

高炉强化冶炼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渣、铁的及

时排出,丁长做好对外联系,及时掌握好开口罐的情

况,控制好开铁口时间和出铁时问。车间制定了对

炉前工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制度,确保了铁口泥

套完整性,铁口深度在2.6—2.8m。高炉设计了2

个铁口,在修主沟时存在单面出铁情况,为保证炉内

不憋压,35min必须打开另一铁口。

3.3炉前液压炮改造

(1)KT)400泥炮炮帽的技术改造。将原有的套

筒式连接改为旋扣式,将炮帽分成前端和后端两部

分。后端焊在炮嘴合适的位置上(如图2),前端旋

扣住后端完成快速装配;减少炮帽与炮嘴的配合面图2柳钢新l号高炉KIⅫ00泥炮炮帽

积,重量和体积均减少了50%;简化更换上序,更换

时1~3min即可完成;极大提高二次堵门的安伞性,降低r堵不上U的风险,减轻炉前上的劳动强度。

(2)液压设备油管喷淋装置系统。由于设计原

因,液压炮与主铁钩距离太近,开炉初期在H{铁过程

中容易将油管烤爆,造成堵不上口,炉内必须采取放

风措施。油管喷淋装置系统,将高压水雾化,对油管

进行时时喷水降温,防止了油管的爆裂,提高了油管

的使用寿命,杜绝了由于油管爆裂而堵不上口的现

象。

4强化冶炼的效果

新l号高炉开炉以来由于受到原燃料的影响,

采取“稳”和“守攻兼备”的方针,通过不断摸索逐步

对高炉进行强化冶炼操作,使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

不断更新(见表2)。

表2柳钢新l号高炉技术经济指标

.,。.甲均日产利用系数入炉焦比煤比人炉t几l位炉顶压力平均风温休风率。…。tL/(m3・d)k∥tk∥t%kPa℃%5月9日一5月30F130121.5245881256.0514l1()043.4l6月42272.1204507855.93176113l2.037月40232.0204309355.9417611222.938月38701.9804459755.8718211583.659月444l2.23040512255.818911782.3lO月44002.2lO35915156.0221011832.9l11月46002.30034314555.80199118l2.68

5结语

(1)在现有的原、燃料条件下,加强筛分系统的

管理和改造。

(2)在大喷煤时,确保风温和富氧量与喷煤量

相适宜。煤比达到150kg/t时富氧量不小于

4000m。/h,风温不低于1180℃。(3)采用上下部调解相适应,保持炉缸的活跃。

选用边缘和中心两道气流装料制度,在焦炭发生变

化时及时压住中心,保持一道气流。

(4)加强管理制度,培养工长对大高炉操作的

认识,增强工长操作的预见性。加强炉前设备的改造,提高炉前T的操作技能。

5参考文献

[1]王维兴.谈高炉炼铁牛产的条件[c].中国钢铁技术论坛,2006.1:18—20.[2]千维必.我国大高炉炼铁技术发展[N].中国金属导报,2008.39(10).[3]项钟庸.用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来衡量高炉强化程度.炼铁[J],2007,26(2):2—4.

联系人:闭市钢(545002)广西柳州I仃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收稿日期:2008一12一lO

・47・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