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语表达的精确性与模糊性对比研究

英汉语表达的精确性与模糊性对比研究

第30卷第5期 

2010年5月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Vo1.30.No.5 May.2010,099~i00 

英汉语表达的精确性与模糊性对比研究 

钟 蕾,唐国宇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 

[内容提要]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内在特性,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模糊的语言表达。不过英语相对于汉语而言, 

在词汇、句子和篇章层面的表达要精确得多。 

[关键词] 词汇;句子:语篇;精确性;模糊性;对比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0)05.0099—02 

一、引言 思维是对现实的反映,语言又是思维的反映。所以语言 间接地反映了我们所认知的客观世界。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 

性,一维的语言对于三维的客观事物的表达和描述不可能面 

面具到。语言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存在着“滤减现象”【”。客 

观世界所包含的信息远远大于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故,语言 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内在特性。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模糊的 

语言表达。不过英语相对于汉语而言,在词汇、句子和篇章 

等方面的表达要精确一些。 

二、英汉语精确性与模糊性之对比 (一)英汉在词汇层面上表达中的精确与模糊 

1.汉语的词是由汉字构成的,汉语是表意文字,具有 较多的主观臆断色彩。形声字中的声符形体虽稳定,形符却 

变化无常,有很大随意性,表义力时强时弱时无。例如:“晨” 

中的“日”表全义,指太阳,“蛇”中的“虫”表半义,因 为严格地说,蛇像虫但不是虫。“电视剧”,中的“U”和“依 

照”中的“ ”根本就不表义。所以说中国的很多汉字的表 义功能很差,因此汉字的意义模糊不清。与汉语相反,英语 

是表音文字,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拼写是统一的,通常只要会 

说~个单词,就能正确地拼写出相应的单词。且英语单词(相 

当于汉语中的词)意义比较独立,其表义功能比汉语要强得 

多。 

2.中国的单音字有模糊多解性。汉语中许多复合词的 

组合也缺乏结构稳定性(既汉语复词的组合很灵活),没有 

英语的复合词表达精确。例如:“汉”字,在不同的词中表 

达的意思也不一样。我们有很多包括“汉”字的词汇如:“老 

汉、汉人、汉奸、汉子”等,每个“汉”字在不同的词中的 

意义也不一样。再如“生”字,如果这个单音字不和另外的 单音字组合,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可能这个 

“生”是指老“生”,或文“生”或武“生”或女“生”。汉 字表义规则不规范,汉字的象形成本越来越模糊,不加以解 

释无法理解字义,汉字的表义单元是部首,但部首的表义规 

则不整齐。我们只要进行阅读,就会遇到多音字。据初略统 计,《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个别字的读音 

有五个之多(如“和”字有h6、h6、h吐、hu6、hub五个音)。 

因此,不少人难免读错。而英语单词相对于汉语的独立意义 

【收稿日期]2010.03.17 作者系四川外语学院讲师。 要强得多,甚至英语单词在很多时候有独立的语法功能。 

3.汉语使用中多用概括词,而英语表达中多用具体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模糊性。人们在认识客 

观事物时,满足于通过直觉得到一个总体印象。故汉语中常 用概括词。如:笔,鸡,场,酒,杯,室,车等。而英语中 

只有具体的词语,没有和中国相对应的这种表达模糊的概括 

词。因为英民族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思维方式中国人 

表达这个坐车意思的时候,没有必要说明坐什么样的车,表 

达很模糊;而英民族的人说坐车,一定要精确到坐什么样的 车,如take abus,take ataxi,take a cal"orjust abike.中 

国人的这种在语言中的常用概括词的表达方式也是由于中 国人的模糊思维方式决定的。 4.英汉语词义结构公式是不同的,语义结构公式分别 

是Sw=A+(b)和Sw=A+0(其中A是词根或根词, 

b代表词汇后缀)。可见汉语的字或词都没有后缀,所以英 语中的runs,running=汉语中的“跑”,“birds,bird”= 

鸟。通过以上的两个词义公式相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英语语 义成份多而细,表达精确;汉语语义成份则少而略,语义具 

有简洁概括,表达模糊的风格。 

当然,不同的文化使人具备不同的视觉与概念结构,这 

直接影响了不同语言的基本命题表达的模糊与精确度。一般 

说来,对于一个民族越重要的概念,该民族对它的语言分割 

就越精细。 如:英语中以self为前缀的合成词很多如 

self-made,self-study,self-exploration,self-esteem,selfish, self-discipline,ete.(体现了英文化中追求个人奋斗的价值 观。从思维模式的角度看,其本质仍然是“原子观”,是分 

析型的。把“个人”这个概念分割得具体,在表达上显得精 确)。而在表示亲情、人际关系的一些词汇中,汉语就比英 语清晰和具体。汉语的表亲关系泾渭分明。(中国长期处于 

封建社会,社会组织的单元是家族,。而西方社会组织的基 

本单元是个人,家庭结构简单,宗法观念十分淡薄)如:英 

语中的Aunt,在汉语中就有四个下义词:姨妈、姑妈、舅 

妈、婶婶。 (二)英汉句子表达中的精确与模糊 

1.英语是屈折语(inflecting language),依靠词的内部 

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注重句法的严谨,讲究形式上合 l00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第5期 

乎规则(英民族思维严谨,强调语言表达上的衔接)。英语 

是二无的解析式思维,表达清楚。英语中的主语不能省去, 

体现形合。所以英语是“形合”(hypotaxis)式语言,其语 

法比较严谨。如:Iputmyhandsinmypockets.这句话中的 

两个“my”即使省掉,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句义的理解 和语义表达的逻辑。不过由于英语表达的精确要求,句中的 

很多虚词,是不能像汉语中的虚词那样可以随便省掉的。 

2.汉语是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主要依靠词序, 虚词等语法手段表示词间关系和语法关系,不拘泥于形式, 

也不注重分句在形式上的连接,而是注重句子内部意义的连 

贯性。中国的复合旬往往是一种意合法(parataxis)。在日 

常语言中不用连词的时候比连词的时候多。这是由于汉语是 

一元的整体式思维,表达模糊,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所 

以在汉语中,主语常常是可以省去的,体现意合。而汉民族 

思维的严谨主要是反映在语句内部意义的连续上,中国人并 

不注重语言形式上的衔接,所以汉语的句子常是无主句和流 水句,如:“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中的主语都 

是省掉的。又如:“要下耻下向”。这句话中所省略的句子成 分就更多了,翻译成英语为:We should seek advice modestly 

from anyone,including those who are even lower than oneself. (三)英汉篇章表达中的精确与模糊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别的思维方式,也就有不同的固化 

了的布局谋篇的手段。英汉文章结构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段 

落结构的组织方面。英语语篇结构清晰且逻辑性强,汉语的 语篇相对而言不讲究语法规则,其语篇重意合,形散神聚 【 】埔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也曾说过:“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 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3】5。所以汉语表以达意为 

主。” 

1.英语的语篇是解析式的思维方式,故英语的文章是 

直线型篇章结构。英语段落常以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 开头,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 

心意思。这种篇章结构在英语族人看来,一目了然,显得清 

楚、精确,体现了解析式思维。下面以一篇外教提供的英语 

范文“Harms ofRaising Pets”为例: 

Disadvantages of Raising Family Pets 

Keeping a household pet has gained growing popularity in 

China.….However,pets may pose problems,and I have listed 

three leading disadvantages of raising pets. 

First,pets are noisemakers.The dogs in my neighborhood 

always bark excessively and make me and other miserable neighbors sleepless from dusk until dawn.Thus many people 

hate pet dogs and cats and regard them as noisy nuisances. 

Next,pets are dirty and they never have the concept of lavatory. I Can always find dog shit or cat piss in my community.…. 

Third,raising pets is costly.Pets need houses,food,even 

clothes and groom.But most pet-owners now are ordinary 

wage。earners.…. Overall,raising pets are troublesome,and I hope greatly 

thatyou Call agreewithme.….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主题句与次主题句所构成的 

文章的相互关联的结构为正三角或金字塔形,而次主题句也 

和其后面的论述构成正三角型。如果在每个分论点的论述之 

后再上总结(summary)的话,正文段落的结构就成了为菱 

形——这正是英语篇章表达精确与逻辑严密的反映。 [Details] [De, ̄Is] [Detalls】 _D出ds】 [Details] [Details]-…~相关帕支撵句 V V \/ 

Ⅱ吲---……_分论点髑 

瑚mafjf3…………………………………………一_生文总孽占 2.汉语篇章的模糊性整体式思维 美国科学家札德认为:“人的思想中模糊性的弥漫说明 人进行推理所依据的逻辑不是传统的二元逻辑”【 】”o。 。从 

某种意义上说,汉族人思维的本质不是二元的,因为他们对 

世界的感知是整体的,因而带有这种模糊性特征。所以中国 

人写文章时以语义为中心,只要语义相关,篇章就会自然流 动。句子间连词少,靠语义的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 应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了整体式思维。中国人擅长 

于把主要论点淹没在一大堆材料之中,最后才点题,画龙点 

睛(螺线型)。汉语文章常常意在言外,有韵味,很多信息 

在文章当中是找不到的,必须求之于言外语境,故汉语的文 

章是高语境语篇,和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英语文章相比较 的话,汉语表达比较含糊且逻辑性不强。这种语篇上的模糊 

表达,也是由于中国人的整体和模糊性的思维方式所决定 

的。 

三、结论 汉语的优点是精炼,英语的优点是精确。汉语言简意赅, 

有时意在言外,是一种文学的语言;英语精确,内容与形式 基本统一,是一种科学的语言。所以,语言的优劣不能以“精 确度或模糊度”为标准。 

中国人几千年来,说话总是言不尽义,表达含糊,原因 

除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和历史原因以外,中国人的语言哲 

学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最大。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语言的模 

糊使用是语言固有的属性,这不是坏事。不过笔者认为,汉 

语表达常常模糊有余,而西语如英语则显得模糊不足,其文 

法包袱过重。不过汉语和英语也在不断地成长和变化:汉语 在向西方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去掉其逻辑性不足,模糊 

简约有余的缺点;而英语,特别是引领时尚潮流的美语,也 出现了很多简练模糊的类似汉语表达的短语和句子如: 

Long time no se;First come,first served.相信这也是汉语和 英语将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寅.滤减象似性与语言符号象似性 .外语学刊,1999,(2). [2】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书出版社, 1993. 【3】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社,1998.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