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t转炉氧枪设计说明书

50t转炉氧枪设计说明书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50t转炉氧枪设计说明书

系 别 材料工程系

专业年级 09冶金技术一班

学生姓名 马志龙 李建刚 李雷 学号 28 25 48

指导教师 黄伟青 职称 讲师

日 期 2012年3月23日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姓名 马志龙 李建刚

李雷 系别 材料工程系 专业 冶金技术

设计(论文)题目 50t转炉氧枪设计说明书

语 该论文选题有(重要/较重要/一定/不明显)的理论意义或(有较大的/有一定的/无)应用价值。

阅读文献(充分/满足要求/少),综述能力(强/较强/一般/差),(全面了解/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

论文(有严密的/有一定的/缺少)理论分析,理论思维能力(强/较强/一般/差),逻辑(严密/合理/不合理),(有、无)新见解。

论文写作条理(清晰/较清晰/一般),层次(分明/一般/混乱),文笔(流畅/一般/较差),(符合科技写作规范/不符合规范之处较多)。

论文不足:该论文(内容深度不够/信息量不足/应用性不足/重点欠突出/无独到的见解)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能较流利地/不能)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表达能力(强/较强/一般/较差),(能够准确流利地/基本答出/不能正确)回答提出的问题。

评定级别: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

实践

领导

小组

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50t转炉氧枪设计说明书

专业 冶金技术 班级 09级冶金一班

姓名 马志龙 李建刚 李雷 学号 28 25 48

一、 毕业论文(设计)目的:

1、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冶金生产总结及调查研究工作,并整理分析所搜集的资料,最后撰写出毕业论文。

2、在毕业论文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3、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学会围绕课题进行调研,收集整理资料,并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冶金生产工作的一般程序、内容和方法。

4、培养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5、论文格式、字数符合河北工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二、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进度安排:

论文(设计)按五周计算:

第一周:熟悉毕业论文任务书,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该论题进行初步调研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第二周:完成论文框架的构建,并提交论文写作大纲。

第三~四周:完成论文初稿写作。

第五周:经指导教师的审阅完成论文的定稿及写作,准备参加论文答辩。

三、 计划答辩时间:

2012 年6月9日~6月11日

指导教师(签字): 毕业实践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50t转炉氧枪设计说明书

一 概述

氧枪是转炉吹氧设备中的关键部分,它对顶吹氧气转炉冶炼起关键的作用,它是由喷头,枪身和枪尾组成。在吹炼过程中转炉内的温度高达2000~2600℃,所以氧枪受到炉气和炉衬的严重的辐射。熔池内的化学反应对氧枪严重冲刷。所以说氧枪必须要有良好的水冷系统和牢固的金属结构,并且便于加工制造。枪身由三层同心钢管组成,内管同氧气,内层和中层管之间是冷却水的进水通道,中层管和外层管之间是冷却水的出水通道。喷头处于转炉内的最高温度区,因此,其必须拥有良好的导热性并且工作效率要高,保证吹炼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二 基本原理

氧枪的设计主要考虑喷头的设计,枪身各层钢管的设计,枪身长度的设计。喷头的设计主要是喷头喷孔数目n,喷出孔截面上的马赫数Ma,喷孔喉口直径d喉和扩张段出口直径d出,喷孔轴线和氧枪轴线之间的夹角β等几个参数,来保证氧流的合理,不产生喷溅问题。枪身各层钢管的设计归结为确定管内氧气工况流量Q0。管内氧气流速V0,高压冷却水进口流量Q水,高压冷却水进水流速V进,高压冷却水出水流速V出等参数保证冷却均匀,提高氧枪的使用寿命。枪身长度的设计主要是氧枪最低位到炉口的距离h1,炉口至烟罩下沿的距离h2,烟罩下沿烟道拐点的距离h3,烟罩下沿至氧枪插入孔的距离h4,清理终渣和换枪需要的距离h5,把持器下段的距离h6,把持器两个卡装中心线间的距离h7,把持器上端的距离h8.综合喷头,枪身各层钢管枪身长度的参数来设计并保证在冶炼过程中出现事故时能够及时修理和更换氧枪。

1、喷头的设计

⑴供氧量

供氧量是由物料平衡,热平衡求得,它取决于供养强度和炉产量,供养强度与铁水成分,炉溶比有关 。供氧量由耗氧量,出钢量和纯吹氧时间决定。一般铁水每吨钢耗氧量约在50~60m3/t高磷铁水每吨钢耗氧量在60~70m3/t的 范围内适应: 供氧量=每吨金属耗氧量×吹氧时间出钢量(m3/min)

⑵理论计算氧压的确定

理论计算氧压是喷头进口处的氧压,是计算喷头喉口直径的参数,它是使用氧压范围中的最低氧压。在实验和实践中使用氧压同理论设计氧压会有一定偏高,而允许使用氧压在理论计算氧压的50%内。仍可保证工作。但不可低于理论计算氧压,以防止产生激波,影响吹炼效果。一般在设计过程中,确定喷头理论计算氧压时,要先确定炉膛压力,而炉膛压力是变化的但为了设计方便一般认为炉膛炉气压力与大气压接近,取炉膛压力为(1.01~1.04)×105Pa左右。在计算过程中根据Ma数的等熵流表计算,等熵流实验数据见表1-1。

表1-1 等熵流的实现数据

Ma P/p0 ρ/ρ0 T/T0 A/A0

1.80 0.1740 0.2868 0.6068 1.430

1.83 0.1662 0.2776 0.5989 1.472

1.85 0.1612 0.2715 0.5936 1.495

1.88 0.1539 0.2627 0.5859 1.531

1.90 0.1492 0.2570 0.5807 1.555

1.93 0.1425 0.2486 0.5731 1.593

1.95 0.1381 0.2432 0.5680 1.619

1.97 0.1339 0.2378 0.5630 1.646

1.99 0.1298 0.2326 0.5589 1.674

2.00 0.1278 0.2300 0.5556 1.688

2.03 0.1220 0.2225 0.5482 1.730

2.05 0.1182 0.2176 0.5433 1.760

2.07 0.1146 0.2128 0.5385 1.790

2.10 0.1094 0.2058 0.5313 1.837

2.30 0.07997 0.1646 0.4859 2.193

⑶喷头出口马赫数的选取

马赫数数值的大小决定了喷嘴出口氧气流量的速度,及决定了氧射流对熔池的冲击动能。选用过大则喷溅大,清渣费时,增大热损失,渣料消耗及金属损失也多,而且转炉内衬及炉底易损坏;选用过低氧的利用率低,渣中TFe含量高,也会引起喷溅。当马赫数>2.0,随着马赫数的增大,出口的氧流速会变慢,则需要理论设计氧压,这样无疑在技术上不够合理,经济不划算。选取时喷口处为超音速即:Ma>1.0,目前国内推荐马赫数为Ma=1.8~2.1,15~50t转炉Ma=1.90~1.95;50~100t转炉Ma=1.95~2.0;大于120t转炉Ma=2.0~2.1。

⑷喷头孔数及喷孔倾角

单孔的喷头在使用中对熔池的冲击过大,喷溅严重,并且化渣不利。所以目前利用多孔喷头,这样可以分散供氧,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实践过程中,三孔喷头的圆心在同一个圆上,圆心组成一个三角形,并且三孔喷头可以提高供氧强度,枪位稳定、化渣好、操作平稳并提高炉龄,热效率也比单孔的高,适用于中小型转炉,综合考虑采用三孔喷头。

喷孔倾角β决定了各个股流是否交汇,β过大流股过于分散,β过小各股流产生交汇,这样都会影响熔池内的化学反应,使得冶炼周期增长。C、O反应减弱。在生产过程中,孔数和喷孔倾角的关系见表1-2。

表1-2 孔数与喷孔倾角的关系

孔数 3 4 5

>5

夹角 9°~11° 10°~13° 13°~15° 15°~17°

⑸计算喉口直径d喉

对于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应当考虑氧气在管道中流动时的摩擦乘以喷孔流量系数CD,由经验的Q=1.783CDToPA0喉式中Q为喷头喉口实际氧流m3/min;P0为选取氧压,设计时按理论计算氧压选取,计算时参照马赫数的等熵流数值表,单位Pa;T0为氧气滞止温度,单位K,计算时按照当地的夏天温度选取,T0=273+(30~40)K;CD为喷孔流量系数,单孔喷头CD=0.95~0.96,三孔喷CD=0.90~0.96。

⑹喷孔出口直径以及喷孔扩张段长度

对于三孔喷头,喷孔根据马赫数等熵流数值表可以得出A出/A喉的数值。由公式4d/4d喉为定值从而得出d出的值。

一般扩张段扩张角取8°~12°,则半锥角α=40~60,根据经验标准选定时扩张段长度/出口直径约为1.2~1.5,扩张段长度计算公式:

L扩=tan2-喉口直径喷孔出口直径

⑺喉口段长度 喉口作用是:一、稳定气流;二、利于由收缩段过渡到扩张段的加工。但是当喉口直线过长阻损将会增大,因此喉口长度为3~10mm较为合适。

⑻喷孔收缩段长度和收缩段进口直径

在设计过程中,收缩段长度和收缩段进口直径应该使整个喷头布置三个喷孔为原则,所以收缩孔应大一些。一般收缩段半锥角θ为18o~23°,收缩段长度L为喉口直径的0.8~1.5倍。

一般收缩段入口直径为喉口直径的2倍左右,满足:

tanθ=收喉口直径径单个喷孔收缩段入口直L2-

⑼喷头三孔中心分布圆

在喷孔倾角β确定以后,喷孔中心分布圆是影响氧射流是否交汇的另一个因素,喷孔之间间距过小,氧气射流之间相互吸引,射流向中心偏移,从而加速每股射流中心速度的衰减,所以在喷头端面喷孔中心同喷头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8~1.0)d出较为合理。

2、枪身各层钢管的设计(其中氧枪管体通水断面如图1-1)

⑴中心氧管直径

中心氧管是输送氧气的通道,主要取决于氧气在管道内的流量与流速。假设中心氧管内截面积为F1,管内氧气工况流量为Q0,管内氧气流速为V0,V0一般取为40~

50m/s,则中心氧管内截面积为: 图 1-1

F1=

00VQ

其中标准大气压P标,Pa;为管内氧气工况压力为P0,Pa;标准温度273K;

管中实际温度T0。按气体状况方程,可知流量Q与工况流量Q0的关系为:

Q0=0PP标.标TT0Q

得出F1,可得中心氧管内径为:

d1=14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