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汽车租赁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汽车租赁是指汽车消费者通过与汽车租赁公司之间签订各种形式的合同,以在规定时间内获得使用权为目的,经营者 通过提供车辆功能、税费、保险维修等方式实现投资增值的一 种实物租赁形式。2009 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 发展汽车租赁市场,汽车租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空前重 视。汽车租赁作为我国新兴的交通运输服务业,是满足人民群 众个性化出行、商务活动需求和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重要交通 方式,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 发展,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增强“三个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对完善综合运输体系,转变道 路运输发展方式,提高车辆、道路、停车场地等社会资源的利用 效率,带动旅游业、汽车工业、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 众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汽车租赁市场的巨大潜力 1、租车的独有优势特点车型可随时更新,减少了消费者购买车辆所带来的精神磨损;将车辆维修、年度检验的烦恼都转移给了租赁公司,减少了了消费者的负担;可将租车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其他流通增值过程,充分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发生交通事故时,租赁公司能全力协助等。这些优势特点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理性消费者。 . 精选 2、有效消费需求的增加、配套服务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驾驶技能广泛普及,企事业单位用车制度改革,汽车租赁需求将十分旺盛,发展潜力巨大,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是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城镇化及流动性的增加,为汽车租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驾驶员数量大幅增长,为汽车租赁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截至 2010 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 2 亿辆,其中汽车 8500 万辆;全国机动车驾驶员达 2 亿人,其中汽车驾 驶员为 1.38 亿人。取得驾驶执照人数的增多,将大幅增加汽车 租赁消费群体的数量。 三是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储蓄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 高为汽车租赁业发展提供了向上拓展的空间。 四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为汽车 租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民航客 运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商务等旅客流动创造了极大便利,也 为汽车租赁创造了机遇。同时,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截 至 2010 年底,我国信用卡发卡总量达 2.3 亿张,这将为汽车租 赁拓展业务、快速结算租赁费用提供有力支持。信用卡的普及 为租车业带来了质的提升,深圳的至尊、北京的神州、上海的一 嗨、广州的瑞卡等大型全国连锁店相继建立,它们在全国发展 连锁店,网点遍布 30 个左右. 精选 主要城市,推行了一样的“2 证 1卡”手续,即凭身份证、驾驶证、信用卡可在任何网点租车,解决 了手续不便的大问题。 3、风投(VC)的关注汽车租赁业作为“车轮上奔跑”的朝阳引起了风投家们的极大关注。2006 年至 2007 年,至尊租车共获得海纳亚洲、香港麦达基金投资 5500 万美元;2010 年 9 月 15 日,中国租车行业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投资数额最高的一次合作开启联想控股宣布以股权加债权的形式注资现金 12 亿元人民币并完全控股神 州租车。同时,上海一嗨租车获得以高盛为首的投资者 7000 万美元的股权融资,以及国内多家银行的数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和债券融资。这都给租赁公司们带来了质的飞跃。 三、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现实环境 我国汽车租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至 2010 年底,全国共有汽车租赁车辆十多万辆、产值 140 多亿元,汽车租赁业呈现由中东部向西部地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展的趋势,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汽车租赁业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但是,我国汽车租赁业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1、市场集中度低、不具备产品差别化企业规模小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汽车租赁业起步晚,绝大部分规模很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80%的企业运营汽车不足 50 辆,70%企业的正式员工不足 5 名,85%的企业汽车租赁站点数低于 2 个,即使规模较大的汽车租赁公司也只能实现在本地或本区域的服务,至今未能形成遍布全国的租赁. 精选 网络。从目前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基本上形成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足鼎立的稳定局势,但从行业整合程度来看,前 10 名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过 11%,前 5 家只占 8%。我国最大的汽车租赁企业首汽,市场占有率也不到 3%,远远小于其他国家的整合程度。再者,汽车租赁公司的服务不具备产品差别化,使得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大,交叉弹性变大,进一步影响了市场集中度,不易形成规模经济。 2、缺乏完善的诚信体系在国外只凭驾驶证就可以租车,而在我国还需要身份证,若是机构租赁,企业还得出示营业执照,这种繁琐的手续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汽车租赁业属于朝阳产业,初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而具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诚信体系的缺乏会给汽车租赁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极大阻碍了它们的发展。 3、网络化不足,品牌化不高全国汽车租赁的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异地租车、还车业务还未得到有效开展,异地汽车修理也存在问题,因为某些地区根本不存在一些高级车辆的 4S 店,不能充分发挥汽车租赁的便利性。汽车租赁企业普遍不重视企业自身品牌建设,服务理念落后,业务相对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成气候的租赁公司少之又少。这些都使汽车租赁的优势和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制约了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 4、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国外汽车租赁市场起步早,并且成熟。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租赁已形成网络化、规模化经营。美国 1918 年创立了首家汽车租赁公司,当时只有 23 辆汽车。至 2010 年,美国汽车租赁车辆已达 160 多万辆,收入规模为 200 多. 精选 亿美元,从业人数达 12 万多人。日本汽车租赁起步于上世纪 60 年代,伴随日本汽车产业的成长而发展。至 2010 年,日本汽车租赁车辆已达 300 多万辆,占新车销售比例的 12.5%、汽车保有量的3.84%。国际汽车租赁公司在其经营业务和腹地不断迅猛扩展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极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1)经营的车辆以经济型和小型车为主。34%属于经济型车,40%属于小型车,只有 9%为豪华和特种车辆。 (2)国际汽车租赁公司与汽车生产厂商合作紧密,通过汽车制造厂商提供的服务,汽车租赁公司的庞大车队实现了车辆 的快速更新。资料显示,在美国汽车批销量结构中,30%是销售 给了租赁公司,福特公司的批销量占到了该公司总销量的 23%,其中 50%是卖给租赁公司。 (3)救援保险等基本保障体系完备。国外汽车租赁公司与专业救援机构组成了完善的救援保障体系,开通救援专线为租 赁车辆提供及时救援服务。在汽车租赁保险方面,除了一般车辆的险种外,国外汽车租赁公司还开展了针对租赁车辆的专门险种,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4)具备良好的外部配套条件。以高速公路为纽带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具有高效的全球信息网络及卫星导航高新技术。 (5)建立了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和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以及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 . 精选 (6)汽车租赁业得到了国外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机场、地铁站,政府部门都会专门规划出给汽车租赁公司停车的停车场,作为租赁公司最大的一个配套设施得到了大力支持。 四、中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战略 中国入世及更深层次的开放后,国内市场成为国际跨国公司及财团争夺发展租赁市场的重点。在巨大竞争下,本土企业该如何打好这一仗,牢牢抓住属于中国特色的中国机会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我们在充分借鉴国外汽车租赁业发展宝贵经验的同时,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本土,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中国汽车租赁业发展的各种限制因素以及突破口,开辟出中国特色的汽车租赁行业发展之路,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政府方面加强政府规制,这主要体现在法规建设、产业规划、财政支持方面。现阶段汽车租赁业由于管理法规和政策指导的缺失,基本处于盲目发展状态,建立健全汽车租赁法规体系至关重要,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快研究制定汽车租赁地方性法规、规章,并纳入道路运输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并将其纳入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逐渐使其成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在财政上要增加投入,如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地方建设租赁汽车专用停车场,为租赁服务的发展提供便捷的渠道。 2、企业方面 (1)从消费群体入手,分析中国汽车租赁的客户结构。资料统计发现,中国租车客户结构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跨国公司、金融. 精选 机构,他们的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在财务资金安排方面不能用于购买车辆这类固定资产的投资,他们只能作为费用开支,这是世界 500 强的国际惯例,金融机构也是这样,现在政府新组建的一些部门也采取集团采购租车的方式而不是采取买车的方式,这个层面上的用户越来越多,占了 60%左右;第二层面的业务是酒店配套用车,包括会议的用车,这部分业务波动比较大;第三层面是一般社会的业务,私人用车、单位个别的接待用车,约占 15%。根据客户需求来决定我们的车辆结构、数量的供给,将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和周转率,从而提高公司的报酬率。 (2)完善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汽车租赁业存在着极大沉没成本这一退出壁垒,因而要将该行业企业做大做强必须建立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持续亏损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与二手市场建立联系,降低沉没成本带来的损失,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政府规制,消除政策法规方面的退出壁垒,实现优胜劣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效应。鼓励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汽车租赁网络。支持规模大、管理好、信誉高的汽车租赁企业在各地依法设立分支机构,形成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汽车租赁服务网络,为异地租车、异地还车创造基础。 (3)引导加强合作,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汽车租赁作为服务行业之一,要充分利用行业间紧密的协作关系,形成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汽车租赁企业要加强与汽车生产厂商的紧密合作,并通过与火车站、机场、码头等交通枢纽,以及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相结合,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