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阅读之标题作用精编版

小说阅读之标题作用精编版


第(4)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语句(形象、主旨) 叙事线索 人物形象 描写作用
人物性格形象 叙事特点及作用
结尾安排
评价标题 人物形象 重要语句含意, 人物形象及塑造目的 线索意图作用 人物形象 后记作用
情感态度
2013年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 1 :明确小说中人物 • 2 :暗含主人公、性格 • 3:人物,主题 • 4:人物,情节 • 5:线索,环境,情节
考点 理解小说标题
• 题型有: 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有何作用?
• 解题思路: 1、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 2、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环境 3、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 4、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
高考真题展示
• 1.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2013山东卷《活着》22题)
• 2.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2012 山东卷《古怪的重水》22题)
• 3.“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2011 山东卷《审丑》22题)
语言描写
情节分析
分析鉴赏 人物性格
特征
细节含意
语意理解 对比手法 语意理解 语意理解
(1) C
重要细节
结尾艺术
情节分析
分析鉴赏 情节处理
概括情节、 结构方式
语意理解
情节设置 的效果
语意理解
细节描写
(1) D
语言风格
情节设置
பைடு நூலகம்
细节分析
分析细微 处写人的
艺术
语言风格
语意理解
小说风格 (乡土) 语意理解 人物描写
• 方法指导:
• 标题作用:情节、人物(对象)、悬念、线索、 手法、环境、顺序、主题
• 八大作用可以用激趣法记忆:

情人悬线,法环顺主。
• (1)其中红色字体的要求重点记忆
• (2)注意避免贴标签,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 行分析。
• (3)比较题要在最后说明另一标题不足之处。
补充:小说标题的用意
(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 人物: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①表明人 物……性格(品质), ②表明作者……的情感与 态度
• 主旨:突出主题。①含蓄或形象的揭 示主旨, ②深化主题,使小说的主题 思想深刻、丰厚。
• 构思 :①有隐喻象征的作用,引人 深思,使小说得象征意蕴含蓄多元// ②似拙实巧、俗中见雅、以小写大, 以实写虚//③照应开头或结尾,或与 之对比反衬//④一语双关,画龙点睛。
B、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
• 作者为何会取这些题目?从小说题目 中我们明白了关于小说的什么?
• 《甄嬛传》 《如懿传》 《兰陵王妃》
• 《伪装者》 《孤芳不自赏》《铁齿铜牙纪 晓岚》
• 《微微一笑很倾城》 《锦绣未央》 • 《笑傲江湖》 《步步惊心》 《裸婚时代》 • 《倚天屠龙记》 《刺青《蓝色大海的传说》
2.以物象为题,比如:《古渡头》《尺子》 《鞋》《亲爱的土地》……
作用: ①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 托某种情感;) ②线索,贯穿全文; ③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 ④中心,突出文章主题。
3. 以事件为题,比如:《走眼》 《报复》《活着》《抻面》《卖琴》……
作用: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 ②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事物对艺术表现的作用
人物形象 材料安排
次要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 篇幅设置与人物塑造
小说阅读考点
近年小说主观题考点分布图
时间
考题
全国1卷
全国2卷
第(2)题
标题寓意
人物形象
全国3卷 叙述人作用
2016年 第(3)题 体会重要句子含意 艺术构思(枢纽与形象、主旨) 人物形象
2015年 2014年
第(4)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 修辞手法 :①使用某种修辞,新颖独特, 引起阅读兴趣;②生动形象、新颖含蓄、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深思。 双关、比喻、拟人,对比反衬、象 征、讽刺
• 标题语言:富有诗意、清新雅致//幽默 诙谐、富有讽刺意味 //一语双关,平中 见奇,含蓄而有韵味……
温馨提示
• 思考全面、抓住要点 • 紧扣文本、具体分析 • 语言规范,表述鲜明
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7、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作者情感。 《铁齿铜牙纪晓
岚》
• 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祝福》 • 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猫和老鼠》
小说标题作用
1.以人物为题,比如:《未婚妻》《东 坛井的陈皮匠》《喂自己影子吃饭的 人》《仁慈的小偷》《六指猴》……
作用:①突出人物形象; ②展开故事情节; 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 思考角度:
• 标题内容 结构 人物
• 主旨
构思 修辞手法
• 标题内容:①交代写作对象((主要的人物形 象、物象。)// ②表明作者感情的触发点;③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④概括主要内容情节。 ⑤寄托作者情感。
• 结构: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①贯穿全 文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②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 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展开情节,前后呼应。 //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小说拟题技巧】
• 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 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阿Q正传》 • 2、以事件为题,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 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 • 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 •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春之声》 • 6、以问题为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如《丧钟为谁而
语句(形象、主旨) 叙事线索 人物形象 描写作用
人物性格形象 叙事特点及作用
结尾安排
评价标题 次要人物形象 重要语句含意 人物形象及塑造目的 线索意图作用
人物形象 后记作用
情感态度
2013年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事物对艺术表现的作用
人物形象 材料安排的用意
次要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 篇幅设置与人物塑造
• 以事件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 ②紧 扣中心、突出主旨的作用。
• 以问题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 人思考”的作用。
思维模式——六“是否”
理解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题目要注意从以下几 个方面解题: (1)思维模式:
①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②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③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 ④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⑤标题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转折; ⑥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 睛的作用;
• 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①作为结构线索 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②设置悬念,引发联想, 吸引读者;③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 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 以人物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①突出人物形象;②暗示故事情 节;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 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 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一、考纲解读: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A、正面描写
1、人物 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B、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
三 2、情节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 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3、环境
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比如:《谎言 之境》《圣诞夜的歌声》《雪夜的故 事》……
小说的标题作用: ①主题、人物、情节; ②线索、悬念; ③象征、双关。
5、以问题为题
小说的标题作用: 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②引人思考。
总结:小说标题的作用
•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 ①点明时间地 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突出小说主题;③线索 作用、设置悬念的作用。
小说阅读考点
近年小说客观题考点分布图
题号 16年1卷 16年2卷 16年3卷 15年1卷 15年2卷 14年1卷 14年2卷 13年1卷 14年2卷
(1) A
开头对话
叙述人和 作者关系
语言描写
理解小说 人物
人物形象塑 造的手法
分析细微 概括全文主旨 处写人的
艺术
语意理解 环境描写
(1) B
事件背景
• 4. (09浙江卷) 《魔 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 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5. (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6. (10年陕西卷)(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人物塑造、情节结构 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7. (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意义。 (6分) 8. (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 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 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