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与保养在农业机械的作用
【摘 要】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机械化扎实推进,农业机械作为
农业生产和发家致富的好帮手,不但要会选购、善维护,正确操作
使用、保养、维护机械也十分重要。本人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农
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做了浅要探讨。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保养 0.前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
步伐,尤其是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刺激和引导下,广大
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持续高涨,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
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农村农业机械化扎实推进,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的不断
提高的同时,这些机械的日常保养与维护问题客观地摆在了人们面
前。特别是大型、高效农机具维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使用期
限的延长,机械零部件也会因正常磨损而引起使用性能下降,影响
到正常使用。所以,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中缺少不了维修保养这个
环节。
1.农业机械的保养
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做好保养工作,那样机械使用起来寿命
都比较长。技术保养是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的技术
维护工作,其目的是减少机械磨损,保持机械经常处于完好技术状
态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试运转后的保养,新机或大修后的农业机械都需要进行磨
合即试运转。在试运转过程中,注意观察各工作部件的运转情况,
随时进行检查和调整,发现问题及时排除。试运转结束后,必须对
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保养的主要内容,按农业机械使用
说明书上的规定进行。
二是日常保养。为使农业机械保持最佳的技术状况,每天作业
前和作业后应对农业机械进行保养。即进行清洗、检查、润滑、调
整、更换、紧固、添加、堵漏和更换损坏的零件等项技术维护工作。
包括以下内容:
(1)预防沙、尘等物进入机械的摩擦表面,经常保持空气、燃
油、机油等过滤装置的良好过滤性能,清除粘附在机械外部的泥土
杂物,减少磨损的因素。
(2)加入清洁的合乎规格的燃油和润滑油。
(3)保持散热系统正常工作,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现象的发生;
加添清洁的软水。
(4)及时检查、调整各主要机构;拧紧松动的螺丝;必要时更
换不合格的零件。
三是定期保养,即技术保养和技术检修。农业机械累计工作200
〈500小时后,必须进行全面的保养和检修。具体做法是,将农业
机械进行全面的清洗、检查、润滑、调整、更换、紧固、修理。对
损坏或磨损严重的零配件修复或更换,然后重新组装好。
四是存放保养,又叫季节后保养。农业机械工作有季节性,在
季节性工作结束后,往往要停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做好季节后
保养工作很重要。如果保养不好,保管不善,在存放中会产生零配
件变形、腐蚀和老化、零配件丢失。不仅缩短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
甚至造成不能再投入使用的恶果。因此农机手应按农业机械使用说
明书的要求,做好存放保养工作。
五是特殊保养。又称有针对性的保养。这一般是在农业机械发
生事故后进行的一种针对性的维护保养。例如,农业机械作业时或
转移中发生翻车翻机,入江进水,掉沟,碰撞等事故,需要进行某
一部件的维护保养和修复,恢复农业机械的使用性能。
2.农业机械的维修
农机安全很重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维修量的增大,
由于多数机手对农机具的构造、故障分析与排除均有一定的实践经
验,他们极易向农机修理业转行,成为维修人员,这就使农机维修
无规范、质量无标准、检测无设备、修后无监督,凭经验手摸眼看
定标准成为可能,给不良维修埋下隐患。维修过程中频繁出现质量
纠纷和质量事故,侵害了农民的权益。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的
发生,除了有关部门对农机维修市场加强管理外,农民在对农机进
行维修时也要做到理性和理智,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维权
意识。
2.1 农业机械的维修常出现的事故
2.1.1调试、修理或排除故障不切断电源动力
在进行维修作业时不切断动力,直接排除故障或安装,是一种
严重违反农机操作规程的行为,常常造成伤亡事故。
2.1.2维修技术不熟练
没弄清机械部件结构,不懂拆装窍门,盲目硬拆硬装,凭力气
蛮干, 容易造成损坏零部件,或者造成修理工受伤。
2.1.3维修不彻底,关键安全部件敷衍了事
现在农村的拖拉机都是私人所有,不少机手贪图眼前利益,修
理时能省则省,平时不注意检查、保养,农忙时一旦出现故障,维
修时只求快,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造成维修事故多发。
2.1.4 漏装零部件
农机维修保养时,有时会因为工作的繁琐,一时疏忽大意造成
拆装更换零件漏装,以致机车发生故障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漏装离
心净化室螺塞会造成一台柴油机连续发生烧瓦;一台小型柴油机更
换新喷油嘴针阀副后漏装喷油嘴钢球,使喷油压力达到正常要求而
引起雾化不良;一台修理后的s195型柴油机在装配油泵时漏装了
柱塞套定位螺钉上的垫片,造成转速忽高忽低。
2.1.5 维修设备不完好
完好的修理设备是维修质量的重要保证。有的乡村维修网点,
修理设备简单,又缺乏修理技术,但也打出了修理拖拉机、农用运
输车、柴油机的牌子;有的农机维修点“四无”:无营业执照、无
固定场所(走村串户打游击),无量具(甚至无游标卡尺、厚薄规),
无拆装专用工具(如飞轮、轴承、缸套等拆装专用工具)。有的人修
理“本领”就是拆换零件。一些农机经他们“动手术”后,毛病照
旧百出。
2.2 规范农业机械维修的措施
要农机维修水平,使之上档次,农机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农机维
修行业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快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法规建设的步伐,
把行业管理中涉及的重大政策问题以法律形式给予明确,把维修行
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2.3加强农业机械使用后的维护
要及时消除收获机外部堆积的杂草、泥土及堆放的其它物品,
消除机械内部存在的麦秸、麦糠、麦粒及泥土。各类罩壳、薄铁皮
件等易锈部件应补漆或全面喷漆保养,外观无锈斑。应及时加注润
滑油,从而减轻摩擦力,降低收获机功率的消耗,提高收获机的可
靠性,延长收获机的使用寿命。各润滑点加足润滑油脂;各外露链
条、链轮、割台刀排、犁刀等应分别拆下浸在油盘中,或涂油包扎
保养,或涂刷水柏油;将链条卸下来,醮着柴油刷干净油污、脏物,
然后放入机油中浸泡,这样可延长链条使用寿命。
2.4及时发现农机具出现问题
要及时更换有问题的零部件,修补支承板、支承架断裂处,保
证机械骨架技术完好性,外部设备锈块严重的应全车喷漆后存放。
要对照保养要求,对所操作的农机具加注润滑油脂,拧紧松动的螺
栓,检查各零部件是否缺失,缺失部件要及时补上。
2.5入库时应分类排放整齐和放置合理
中拖要前桥垫起、前轮架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前割台应用木
板垫平,脱粒部位的粮食要清理干净,防止老鼠钻入咬坏电线;各
部件除按规定保养外,要用塑料布覆盖。农机具的电瓶保养按长期
停放的有关规定进行,坚持定期充放电,外观清洁、干燥,接线柱
无铜锈,留在整机上保养的应拆下搭铁线;及时拆下蓄电池搭铁线,
有条件的应按规定将蓄电池充、放电,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农机化已经驶入科学发展快车道。快速发展的农机化,
不仅是农机总量迅速增长、农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机作用发挥
巨大的农机化,更是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农机化。做好农机维修
管理工作是实现农机化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机维修质量直接关
系机具的技术状态和安全性能,是实施农机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基
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志国.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j].河北农业科
技.2007,11.
[2]李国龙.浅析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j].今日科
苑.2009,22.
[3]何英.浅析如何解决农业机械的维护与保养问题[j].农家
之友.2010,06.
[4]刘玉坤.浅析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j].中小企业管理与
科技(上旬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