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
枝江市董市镇泰洲小学 万路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中小学实现教学与管理过程的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与
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
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及处理的过程。对于“数
字化校园的构建”,一般都认为数字化校园是建立在校园网络基础上的,利用先
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
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行教育过
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也就是说,数字化
校园指的是学校环境、资源及活动的数字化,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目的是提高教育
管理效率。我认为这种对数字化校园的概念的阐述不够全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功能的拓展,数字化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而随着教
育观念的拓展,校园功能的认识也在发展,因此,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也在拓展。
对于中小学来说,所谓“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的集教学、管理、娱乐
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
信息化是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建立数字化校园的目的是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要点
1、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经济实用。在校园网的建设中,首先要解决中
小学校园网的功能定位问题。一般中小学的校园范围不大,办学经费有限,计算
机特别是网络管理专业人员缺乏,针对这些情况,必须要求效益最大化,坚持以
经济实用为指导思想,在规划校园网时,不仅考虑到现有局域网的情况,也必须
兼顾到方便网络随技术进步可扩充升级的要求。为此应遵守以下原则:
(1)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设备,使系统既成熟可靠又能反映
当今应用水平,并具发展潜力。
(2)开放性。整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协议。提供
开放的网络接口和数据接口,使不同的产品能够协同运行,方便数据交换、信息
共享。
(3)扩充性。系统应易于升级和功能扩充。在系统容量、能力、处理能力
等方面具有可扩充性,可方便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
(4)可靠性。应该在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设备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综
合考虑,保证系统能够无故障运行,同时系统必须具有出错处理和容错的能力以
及冗余备份的功能。
(5)实用性。整个网络的功能应完全立足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需求,保证
系统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安全、可靠、及时、准确。
(6)安全性。网络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设置分级保
护、控制数据存取的权限,防止对系统的非法侵入。
(7)可维护性。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调试、诊断技术,保证
系统维护管理简明、方便、有效。
(8)可操作性。必须提供友好的中文界面,采用基于Windows的GUI 界
面,操作简便,容错性强,易于管理和维护。
(9)经济性。在充分满足系统应用功能需求和系统性能、并保证系统安全
可靠性的前提下,选用物美价廉、经济实用的技术和产品。
2、建设的需求目标——教学管理网络化、日常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
共享。数字化校园建设出发点就是教育信息化需求,校园信息化有什么需求决定
办什么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需求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管理需求。随
着教育现代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计算机在学校管理领域应该被广泛应用,以此来
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校长管理系统、教务教导管理系统、
办公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等。教学教研需求。主要体现在计算机
辅助教学(校园网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种
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授课效率和密度、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教育资源共享和
开发课件集体化等。
3、建设校园网的基本功能
硬件通信方面。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高度共享,至少在内部网具有高速的网络
传输速度,通过高性能网络设备将本校所有的及将来要配置的各种PC、工作站
和终端连接起来,加上无线网络的应用,组成分布式、开放性的网络环境。
软件设置方面。建立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平台,日常管理办公自动化。如学籍管
理、课程安排、人事管理、德育管理、教育教学信息查询等,并可完成与Internet
的通讯和资源共享,支持校园网上视频点播、视频广播、电子图书馆、集成视频
会议、远程教学等功能。
二、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问题
1、建设理念有偏差。很多学校可能为了达标而创建数字化校园网,重视在
硬件上投入,轻视软件资源建设。大部分的计算机教育资金都用在了计算机硬件
环境上,软件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硬件投入,软件资源(如网上教学平台、学校
业务管理系统、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数据库等)非常缺乏,教师培训资金
更是微乎其微。如此状况的后果是硬件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闲置较多,对教学
的改革与促进收效与期望要求相比差距甚大。
2、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低。由于对软件资源建设和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的忽
视,造成校园网设备闲置没人用,也没资源可用,计算机只作为普通的文字处理
工具,网络也只是用于文件的传输,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效率。
3、校园网维护管理跟不上。由于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保障校园网
正常使用。
4、大多数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合要求。学科教师从未获得过计算机知识的
人占有相当大比例,而能够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比例
更小,大多是一个放映员的角色。
5、服务主体错位与规划失误。数字校园的最大困境并不是以上的技术问题,
而是服务主体的错位和建设规划失误。学校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核心业务是教
学,因此数字校园的核心和切入点应该是教学信息化,首要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广
大师生。只有实现教学信息化,数字校园才会卓有成效。忽视了教学核心业务的
信息化,实施效果就会不够理想、投入产出不明显、甚至陷入困境。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
为克服上述问题,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必须明确为教学服务的目标,根据教
育规律与学校特点装备硬件与开发软件,更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培训。
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方面,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
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
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
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管理目标。在管理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信息
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
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
型管理机制。
3、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公共服务体系目标 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建立覆盖
学校教学、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
本网络服务;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的图书馆、档案馆等。从而为学校高水平的教
学、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骤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要从硬件、软件、人力资源三方面同步创建。
1、 硬件与软件建设步骤。(1)电子黑板。(2)多媒体教室。(3)数字
化实验室。全校每一间教室和功能室都装配大屏幕数字终端,使学校每一间教室
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每位教师办公桌上配备一台电脑;把学校网站数据库与内
部平台数据库整合起来,使师生在家就可以使用校园内部教育教学资源;建成一
个基础设施设备较为完善、功能相对齐全、资源相对丰富的集办公、管理、教学
于一体的一流校园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下通过实验研究改革课堂教学,创设信息
化学习环境。
2、人员培训步骤。拥有一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并能灵
活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教师全部掌握电子教案的使用,教
师会利用PPT、网络课件生成系统制作课件,使其使用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要通
过培训,引导其积极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进一步加大课题研究的力度,按计
划对学生进行培训,积累信息技术实验班研究成果,逐步总结经验。
建设数字化校园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统一规划、全校协力、分
步实施,需要组织、政策、经费三落实,同时还需要技术、业务部门通力合作,
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的参与。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长
效机制,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数字化校
园建设。
由于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处于探索时期,所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要求的发
展,其建设标准也会不断修正,且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方
案应根据各学校的要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确定适合各学校实际情况的最佳
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