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统筹兼顾
胡锦涛同志指出:
•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 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 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 的利益"。
二、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
统筹内容
城乡
区域
统筹兼顾
国内发 展和对 外开放
人与 自然
经济 社会
• ◆(一)统筹城乡发展:坚决贯彻工业反 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行以 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 展
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英、法、德、瑞典、丹麦与中国公共服务指标比较
公共服务 指标
人类发展指数 (HDI) 2001年
公共卫生支出 占GDP百分比
公共教育支出 占GDP百分比
(1998-2000)
公共教育支出 占政府总支出
百分比 (1998-2000) 研究与开发支 出占GDP百分 比(1996-2000)
外贸依赖度:70.0% 美国(19.5%) 日本(21.9%) 台湾(112%) 韩国(74%)
国家外汇储备 1979年 8.4亿美元 2003年 4033亿美元 2008年 19460亿美元
居世界第一位
对外交往
• 三、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 一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 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 三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 四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化区域生 态建设,其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目标,以生态与环境对经济社会的承 载能力为基础,不断提升环境对项目引 进、经济发展的牵动辐射作用,追求经 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经济 利益的最大化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利用好 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利用外 部条件与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努力 实现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景象
• 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978——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由2.57:1缩小到1.7:1 2007年全国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1995 2.72:1
2001 2.92:1
2002 3.1:1
2003 3.24:1
发展观统筹兼顾
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 用
• 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 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 本途径
• 深刻反映了坚持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 求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运用统筹 兼顾的根本方法,善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处理好各方面的重大关系。
社会保障总支 出占GDP百分
比(1996)
英国
0.930 (第13)
5.9 4.5
11.4
1.9
22.8
法国
0.925 (第17)
7.2 5.8
11.5
2.2
30.1
德国
0.921 (第18)
8.0 4.6
9.7
2.5
29.7
瑞典
0.941 (第3) 6.2 7.8
13.4
3.8
34.7
丹麦
0.93 (第11)
09-2 2000万农民工失业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 经济发展与 人口资源环 境不适应
经济指标:GDP、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恩格尔系 数、城乡居民收入 社会指标:基尼系数、社会保险覆盖率、平均受 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 、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 、犯罪率、日均消费性支出小于5元的人口比重
(3)“走出去”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实现重大跨越。 截至2003年底,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累
计达332亿美元。
(4)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我国与世界的互 动共赢,我国能够在多边、稳定、无条件 最惠国待遇原则下发展开放型经济
(5)对外开放对加快现代化建设起 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重已由1980年的6.1%,上升到 2003年的31.1%。
上图既表明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又表明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例子: 2008年,上海的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
而与这个数字相对应的,则是在云南县市中, 有三分之二的人均GDP没有达到一千美元的国 家平均水平 (我国的地区经济分布很不平衡)
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情况比较
人口占 全国%
东部
土地占全国 %
邓小平同志指出:
• “现代化建设的任务 是多方面的,各个方 面需要综合平衡,不 能单打一。”
• “我们必须按照统筹 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 种利益的相互关系。
”
江泽民同志强调:
•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 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 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 关系。”
• “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 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 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 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 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 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41.4
资源 占全 国%
13.8
固定资 产
少
投资占 全国%
63.1
农民家庭人 均收入(元
)
3002.6
西部
58.6
86.2
多
13.8
1398.8
东:西
0.7:1
0.16:1
---
4.6:1
2.15:1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 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 、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 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 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建 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 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胡锦涛参加3-12植树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儿童开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和自然可以如此和谐
2002年岁末,昆明市市民和游客来到昆明民族 村、南太桥和翠湖公园等地,与飞翔到此的西 伯利亚候鸟红嘴鸥嬉戏,同它们一起辞旧迎新
• 一、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 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 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 略方针,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 效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同志说过:
• “我们的方针是统筹 兼顾、适当安排。”
• “我们作计划、办事 、想问题,都要从我 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 出发,千万不要忘记 这一点。”
以基尼系数为例:
指标 含义
指标值
收入高 度平均
<0.2
收入比 较平均
0.2~0.3
收入相 对合理
0.3~0.4
收入差 距较大
0.4~0.5
收入差 距悬殊
>0.6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 : • 基尼系数: • 0.16/改革开放前; • 0.3/1980年; • 0.437/1999年; • 0.447/2002年; • 0.47/2006年 • 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更高
2004
2005
3.21:1 3.22:1
城乡发展差距再加大:
2000年 城市-农村=4400元 (
2.9:1)
2007年 城市-农村=9646元
(3.3:1)
• 年货
• 在昆明都市融合加快的发展背景下,沙朗作为 主城不可分割的延伸板块,将获得发展先机。
• 沙朗街道办事处将按照城市西北片未来的城市 副中心打造,建成适宜休闲度假、创业发展和 生活居住的旅游型、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 示范新区,既是“宜居之所”,又是“宜业之地” ,同时也是昆明市的“后花园”。
◆(二)统筹区域发展:通过健全市场机 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的新格局
• 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 略,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 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 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 优势和积极性,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和产业合理布局,加强国土规划,推动形成主 体功能区,完善区域政策,注重实现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 支付力度,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 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东 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 局。
•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是根本 ,国内是基础,开放是动力,统筹是关 键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1)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
(2)吸收外资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截至2004年6月底,我国累计
实际使用外资5354亿美元,2008 年全年为923.95亿美元,吸收外 资已连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6.8 8.2
15.3
2.1
33.0
中国
0.755 (第85) 2005年
2.0
2.1
12.8
1.0
的内容
社会保障
体育事业
卫生事业
思想道德教育
科学事业
文化事业
沙朗的公共事 业
体育事业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 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 力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
许多鸟类动物和战士们成了亲密朋友 。
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 以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作 为原始母本培育成杂交水 稻,解决了世界三分之一 人口的吃饭问题
人们模拟苍蝇的平 衡棒研制出运载火箭 的振动陀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