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业的未来发展和现状分析

种业的未来发展和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种业的发展和分析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是农业的基础,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和
国家安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如何提高种业企业的
竞争力和话语权,已成当务之急。

【我国种业现状】
种子企业数量众多,但竞争力不强,行业集中度仍然低。行业过
于分散,集中度低。大多数公司经营规模小,没有市场竞争力,绝大
多数公司没有品种权,只是"代繁"或者"经销"公司。行业内公司过多
会导致市场混乱,抗风险能力弱,企业育种研发能力不足,缺乏长期
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育种研发都是由国家出资、科研单
位育种,种子公司只负责销售,因此虽然市场化已有十多年的时间,
公司仍然缺乏自主研发的积极性,研发投入不足。种子产业的规模和
效益从市场容量来看,种子市场容量较大,但是种子的商品率比较低,
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长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我国的种业体制形成了大田作物品种选
育以科研机构为主,种子生产经营以国有种子公司为主渠道,各级乡
镇推广机构为分销网络,瓜果、蔬菜、花卉等种子科研、生产、经营
以科研机构、种子公司、私人种子公司、外国种子公司为主的格局。

【中国种业与国际接轨】
种子产业是农业的基础, 虽然我国具有巨大的种子市场,但是种
子商品率和种粮比都较低。我国已经加入W TO , 发达国家的国际跨
国种子公司必将与国内种子企业竞争中国巨大的种子市场, 种子质
量将成为中外种子企业相互竞争的利器, 提高种子加工水平, 以质量
求生存必将成为国内种子企业发展生存的基础。加快研制开发适合我
国种子生产特点,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种子加工设备及其工将是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现阶段待解决的问题,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子加工机械与技术必
将受到市场的极大欢迎。
国外种业资本的进入,对丰富中国品种资源、改进传统种植模式、
引进先进育种技术和管理理念等具有积极作用,使国内种业界认清了
差距、增强了危机感、激发了竞争意识。通过近距离的学习,正在快
速吸收转化国外种业的先进技术,学习借鉴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服
务模式。
种子产业是一个非常高度本地化的产业,任何一个作物新品种,
如果没有经过本土驯化,就无法生存或获取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中
国的土地上培育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玉米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
也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同时,进口种子热销,激活了种业
的“一潭死水”,唤醒了国人的市场竞争意识,也带来了先进的育种
技术、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对促进中国种业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不是农业大国么?为什么很多种子是外国来的?】
1. 中国土地利用率还是不错了,中国人均土地占有率很低。农业大国
是总量,平均很少,为啥说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7%的土地大
多用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了,勉强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2.科技缺位。工业缺科技,将成为生产车间,机器进口,材料进口。
农业缺少科技,科研经费有限,那么种子要进口,低价优质的粮食如
玉米等也进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种业是农业科
技的重要载体,但目前中国农作物种业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必须通过转变种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
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快速提升种业整体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
撑。
3.农村人口城镇化。现在农村很多人都不种地了,或者少种一季,从
事农业尤其粮食生产主要是老人,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常年在城市
发展。所以粮食实际减产,必须进口。
4.缺乏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我国育种机构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与
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在我国承担育种任务的主要是农业科研和教学单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位,种子企业的育种能力很低,绝大多数的公司几乎没有研发机构和
科研人员,种子企业只是把种子购进,充当销售的“中间商”。育种
科研单位和育种者个人对培育的新品种的知识产权自身保护能力较
差,致使许多优良品种遭受侵权,以至于形成了育种的不如卖种的、
搞科研的不如搞经营的怪现象,大大挫伤了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影响了我国的种业快速发展。
5.观念落后,宏观调控不力,市场化程度低。我国的种子企业绝大多
数是国有种子公司,长期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基本上都是封
闭的经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观念落后,机制僵化,缺乏先进
的经营管理手段。
原因还有很多,这里面涉及到体制、国情、文化、经济、道德等多方
面的因素。我们做山寨还勉强可以,做原创的种质创新,谁也没有那
个耐心。拿了钱的单位,动力不足,想做事的单位,研发经费又不足。
再者,在中国社会现在竞争激烈,时间耗不起,生存代价也日益增加,
所以,做点急功近利的,或者给国外种业巨头做帮办,所以,我国种
业发展前景超级艰难。

【我国种业未来的发展】
农作物种子工程重点是加强和完善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
稻、麦、棉、油等农作物良种繁育区,农作物品种综合区试站,农作物
新品种展示中心,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等5大项目建设。规划突出强
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挥调控、服务作用的领域和内容,重点加强各
农区种植业优势产业优质种源保障体系建设,优先支持种子产业公益
性服务能力建设。规划坚持新建与改建并重,更新与提高并进,实现
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政府投入的最大效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支持保障有力的种业体系,对建设优
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至关重要。加强适应市场农
业发展需要的物质基础建设,加快建设符合现代种业发展需要的支撑
和保障体系。另外国家公有部门,重点履行基础研究,公益服务,还
有立法,行政司法,国际关系协调等职能。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引进外国现代技术和设备,对发展我国种子机域加工无疑起到了
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种子加工机械化的速度.通过近年
来对引进设备的使用、充分证明了这些设备基本上是对路和实用的.
今后应进一步对这些设备进行全面的技术性能考核和消化吸收,从而
达到洋为中用.对同类机型进行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国种子加
工的最佳机型,为研制我国种子加工机械的新机型创造条件.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水平显著提
升,推广了超级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
双低油菜等突破性优良品种;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杂交玉米和杂
交水稻全部实现商品化供种,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精选包装和标牌销
售;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培育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随着杂交种的普及和推广,我国种子商品化率
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未来随着我国种业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种子科
技含量和商品化率的提高,我国种子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