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

一.单选1、既能上行头目,又可下达血海,素为头痛要药的是( )A.红花B.川芎C.延胡索D.牛膝2、牛膝用于血热吐血、衄血是因其可()A.活血祛瘀B.凉血止血C.引血下行D.收敛止血3、下列中可凉血消痈、安神的药是()A.丹参B.当归C.赤芍D.桃仁4、可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为妇科经产要药的()A.红花B.当归C.益母草D.木通5、肝肾不足,腰膝痿软者当首选()A.川牛膝B.怀牛膝C.鸡血藤D.川芎6、下列中既能活血,又可行气的一组药是()A.桃仁红花B.三棱莪术C.丹参益母草D.牛膝姜黄7、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药是()A.骨碎补B.水蛭C.莪术D.蟞虫8、血虚、血瘀均可适用的药是()A.红花B.桃仁C.鸡血藤D.益母草9、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要药的是A.川芎B.穿山甲C.延胡索D.乳香10、既能活血,又可行气,可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疼痛的药是()A.没药B.延胡索C.姜黄D.五灵脂11、热郁血滞,斑疹紫暗者当选用()A.桃仁B.红花C.牛膝D.骨碎补12、为增强止痛作用须醋制的药是()A.莪术B.三棱C.延胡索D.以上均是13、下列中兼能伸筋的药是()A.乳香B.没药C.川芎D.蟅虫14、妇女倒经应选用何药()A.益母草B.川芎C.郁金D.骨碎补15功善活血通经,素为妇科调经要药,今常用于瘀血心胸刺痛的药是()A.川芎B.丹参C.益母草D.鸡血藤16、内行气血、外散风湿的药是()A.鸡血藤B.姜黄C.穿山甲D.丹参17、使用活血化瘀药最常配伍的一类药是()A.行气药B.止血药C.补气药D.温里药二.多选1、活血兼能行气的药有()A、郁金B、延胡索C、乳香D、姜黄E、莪术2、姜黄、三棱、莪术的正确答案是()A、均为姜科植物B、三棱、莪术功能破血逐瘀C、姜黄善治风湿臂痛D、三棱、莪术均可用于食积气滞E、姜黄有通经止痛作用3、可凉血活血的药有()A、牡丹皮B、茜草C、丹参D、赤芍E、郁金4、丹参的功效有()A、活血通经B、利胆退黄C、凉血消痈D、安神E、行气解郁5、善治肩臂上肢风湿痹痛的药是()A、独活B、桂枝C、姜黄D、桑寄生E、川芎6、红花的适应证有()A、血瘀经闭、痛经B、肠燥便秘C、心腹瘀痛D、斑疹紫暗E、胎动不安三.填空1、川芎为头痛要药,经不同配伍可用于、、等外感头痛。

2、为增强止痛作用,延胡索炮制时宜用制;丹参为加强活血作用,宜用炙。

3、莪术与三棱均能、,但三棱长于莪术优于。

四.名词解释1.活血祛瘀药2.破血药3.血中气药五.判断说明1.川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怀牛膝则偏于活血、利尿、引血下行。

()2.桃仁在活血祛瘀之外,又可清热解毒,故常用于肺痈、肠痈。

()3.益母草既善活血,又能补血,故善能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

()4.牛膝的特点是能行能止,在活血通经之外又有止血作用,故也常用于血热吐血、衄血。

()六.问答1.试述丹参的性能、功效和适应证。

2.桃仁与红花功用有何不同?附:答案一.单选1.B2.C3.A4.C5.B6.B7.D8.C9.D 10.B 11.B 12.D 13.A 14.C15.B 16.B 17.A二.多选1. ABCDE2.BCDE3.ABCDE4. ACD5.BC6.ACD三.填空1、风寒风热风湿2、醋酒3、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破血行气消积四.名词解释1.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活血化瘀药。

2.活血祛瘀作用强烈的药物,叫破血药。

3.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兼能行气的药,叫血中之气药五.判断说明1、×说明:川、怀牛膝特长错位。

改错: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善于活血。

2、×说明:桃仁不能解毒。

改错:桃仁善于活血祛瘀,除瘀血证外,还常用于肺痈、肠痈3、×说明:益母草不能补血。

改错:益母草善于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

4、×说明:牛膝不能止血。

改错:牛膝可引血下行,常用于血热吐血、衄血。

六.问答1. 丹参味苦性微寒,主入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凉血消痈、安神。

临床适用于①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②瘀血心胸刺痛、脘腹疼痛及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痛;③疮痈肿痛;④温热病热入营血的高热、烦躁神昏、斑疹及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

2.桃仁与红花均为活血化瘀要药,在多种瘀血证常相须为用。

但桃仁又可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可用于肠燥便秘、肺痈、肠痈及咳喘;红花善能通经,多用于心腹瘀痛,并可活血消斑而用之热郁血滞的斑疹色暗。

活血化瘀药习题一、A型选择题1.活血化瘀在应用时最常配伍的药物是( )A.温里药D.祛风药C.清热药D.理气药E.泻下药2.具有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功效的药物为( ) A.郁金B.姜黄C.川芎D.乳香E.没药3.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为( )A.川芎B.延胡索C.郁金D.乳香E.丹参4.五灵脂的功效为( )A.活血止痛,消肿生肌B.活血止痛,化瘀止血C.活血止痛,凉血止血D.活血止痛,行气解郁E.活血止痛,解郁调经5.红花用治妇科疾患,下列何证除外( )A.血瘀经闭B.血瘀痛经C.产后瘀滞腹痛D.血热崩漏E.少腹癥积6.益母草最宜于的水肿是( )A.风水证B.脾虚水肿C.肾虚水肿D.水瘀互阻水肿E.寒湿水肿7.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药物为( )A.丹参B.鸡血藤C.益母草D.牛膝E.红花8.马钱子须炮制后入药,其炮制的目的为( ) A.提高药效B.改变药性C.减缓毒性D.便于贮藏E.利于制剂二、B型选择题A.郁金或姜黄的块根D.郁金的块根C.姜黄或郁金的根茎D.姜黄的块根E.郁金的根茎1.郁金的药材为( )2.姜黄的药材为( )A.蟅虫B.自然铜C.苏木D.骨碎补E.血竭3.具有接骨疗伤,散瘀止痛功效的药物为( ) 4.具有活血疗伤,补肾强骨功效的药物为( )三、D型选择题1.用于产后缺乳.乳汁不通,常相须而用的两药为( ) A.丹参B.当归C.王不留行D.木通E.穿山甲2.能活血调经,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为( )A.益母草B.丹参C.红花D.泽兰E.桃仁四、X型选择题1.桃仁的主治证为( )A.妇女血瘀经产诸症B.癥瘕积聚C.跌打损伤D.肠痈、肺痈及咳喘E.肠燥便秘2.番红花与红花的区别是( )A.红花性温,味辛D.番红花性微寒,味甘C.红花化瘀力强D.番红花化瘀通经力强E.番红花兼能凉血解毒3.下列病证川芎不宜用的是( )A.阴虚火旺D.气虚多汗C.风湿痹痛D.血虚头痛 E.月经过多4.乳香的主治证为( )A.跌打损伤B.疮疡痈肿C.心腹瘀痛D.癥瘕积聚E.风湿痹痛五、填空题1.活血化瘀药,其味多( );主归( )经。

2.丹参的功效为活血调经、( )、( )。

3.牛膝有( )和( )两种,前者功效偏于( )后者偏于( )。

4.郁金的功效为( )、( )、( )、( )。

六、改错题1红花功能活血调经,为妇科要药,凡血瘀痛经,胎漏下血,胎动不安.产后瘀滞腹痛等证,皆可用之。

2.乳香为卡氏乳香树及同属植物的树皮,其功效为活血止痛,消肿排脓。

2.丹参的功效为,养血调经,解毒消痈、安神。

4.蟅虫的功效为活血止痛、补肾强骨。

七、简答题1.延胡索为什么多用醋炙?2.何谓破血逐瘀?3.应用活血化瘀药为什么常配伍理气药?4.简述乳香没药的用法及使用注意。

八.论述题1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应如何选择应用及随证配伍? 2.试述川芎与丹参功效主治的异同点。

止血药一.单选1.治疗血热夹瘀之崩漏,月经不调,下列何药首选() A.三七B.茜草C.棕榈炭D.地榆2.蒲黄治瘀滞作痛常配伍()A.川楝子B.五灵脂C.牡丹皮D.地榆3.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血者应选用()A.温经止血药B.化瘀止血药C.收敛止血药D.凉血止血药4.治疗虚寒性出血证,尤其是妇科崩漏下血多用() A.蒲黄B.艾叶C.炮姜D.茜草5.善治血淋、尿血的药是()A.白茅根B.地榆C.大蓟D.侧柏叶6.地榆最常用于下列何种出血()A.咯血、衄血B.吐血、崩漏C.尿血、血淋D.便血、痔血7.下列属凉血止血药的是()A.槐花、白及B.大蓟、蒲黄C.侧柏叶、艾叶D.地榆、小蓟8.功能收敛止血,善治肺胃出血的药是()A.白及B.仙鹤草C.地榆D.棕榈炭9.既止血,又治肺热咳嗽、痰多的药物是()A.侧柏叶B.槐花C.白茅根D.地榆10仙鹤草除具有收敛止血作用外,还能()A.解毒.利水B.清热.利水C止痢.杀虫D.凉血.止痢二.多选1.下列哪些是三七的主治证()A.咳血B.吐血C.崩漏D、外伤出血E、瘀滞疼痛2.可收敛止血的药有()A、白及B、地榆C、茜草D、棕榈炭E、血余炭3.以治便血为主的药物是()A、侧柏叶B、槐花C、槐角D、地榆E、艾叶4.既可止血,又可化瘀的药物有()A、蒲黄B、茜草C、三七D、血余炭E、地榆5.白及常用于何种出血证()A、肺出血B.便血C、崩漏D、胃出血E.尿血三.填空1.止血药以其药性的不同,可分为药、药、药和药四类。

2.使用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时,当注意。

3.大蓟与小蓟均有、作用,小蓟又兼能,善治。

4.白茅根的功效是,。

用治出血证,则善治。

四.判断说明1.所有的止血药均须炒炭使用。

()2.三七为血证良药,凡出血均可用之。

()3.地榆、槐花同用,善治下焦血热之便血。

()4.棕榈炭可用治各种出血证。

()5.炮姜善治虚寒性崩漏下血,而艾叶善治虚寒之吐血、便血。

()6.槐角止血作用强于槐花,但清热作用较弱,且能润肠。

()7.小蓟与白茅根均善治尿血、血淋。

()五.论述1.生姜、干姜、炮姜三者同出一源,其作用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有何异同?2.地榆、白及、艾叶、三七均可止血,其功效如何表述?各用于何种出血?附:答案一.单选1.B2.B3.B4.B5.A6.D7.D8.A 9.A 10.C二.多选1.ABCDE2.ABDE3.BCD4.ABCD5. AD三.填空1.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2.因易凉遏恋邪留瘀,不可单纯用于瘀滞性出血证3.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尿血、血淋4.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尿血、血淋四.判断说明1.×说明:止血药不一定均要炒炭。

改错:一般而言,止血药炒炭可增强疗效,但也有少数以生用为佳。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说明:该药忌用于瘀血出血。

改错:棕榈炭用于多种出血,以无瘀血者为宜。

5.×说明:两药所主病位颠倒。

改错:炮姜善治脾胃虚寒的吐血、便血;艾叶长于治虚寒性崩漏。

6.×说明:槐角止血力弱于槐花。

改错:槐角止血作用较槐花弱,但有润肠之功。

7.√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五.论述1.生姜、干姜、炮姜三者同出一物,相同点:均能温中散寒,治脾胃寒证,不同点:生姜为姜之鲜品,辛味最重,辛散力强,走而不守,长于发汗解表,作用偏于表,又能温肺止咳,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及风寒束肺的咳嗽;又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治胃寒呕吐;还能解毒,治鱼蟹中毒,并解生南星、生半夏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