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主讲教师:潘胜文老师学号2012211359 姓名刘文静成绩: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_____“家族化”管理模式,支持?反对!【摘要】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趋高,对促进生产、搞活流通、扩大市场、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等,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民营经济中却始终存在了许多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家族企业及“家族化”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及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围绕此些现象提出一系列解决的方案。

【关键字】民营经济、家族企业、“家族化”管理模式、弊端,解决方案一、民营企业(一)民营企业概念:个体经济,主要是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营经济;外贸经济,即外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大陆投资兴办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三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即由科学技术人员下海创办的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民营企业,即国家企业所有制不变,由私人或民间组织经营。

(二)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中国个体商户发展情况年份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本金产资(万户)增长率(%)(万人)增长率(%)(亿元)增长率(%)(亿元)增长率(%)1988 1453 5.8 2350 6.8 312 32.2 516 68.6 1989 1247 -14.2 1941 -15.8 347 11.2 559 8.3 1990 1328 6.5 2093 7.8 397 14.4 642 14.8 1991 1417 6.7 2258 7.9 488 22.9 782 21.8 1992 1534 8.3 2468 9.3 601 23.2 926 18.4 1993 1767 15.2 2939 19.1 855 42.3 1387 49.8 1994 2187 23.8 3776 28.5 1319 54.3 1638 18.1 1995 2528 15.6 4614 22.2 1813 37.5 2791 70.4 1996 2704 7.0 5017 8.7 2165 19.4 3539 26.8 1997 2851 5.4 5442 8.5 2673 18.8 4553 28.7 1988~1997平均18.7 22.0 47.7 30.11、民营企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尽管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支柱,代表着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但是民营企业,包括广大中小企业创造市场活力,拉的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据统计,中国工商注册的企业约1000万户,国有企业约20万户,98%为民营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2800万户。

非国有部门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超过60%。

自1980年以来,非国有部门产值以平均递增20~30%的速度增长,与国有部门每年递增5~10%相比,非国有部门在近20年为来拉动经济增长做出来了更大的贡献。

2、除此之外,民营经济还是出口创汇的有生力量,20年来,我国约50%以上的出口交货值是由民营企业里的中小企业创造的。

民营经济是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全国职工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约占75%,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净减少1774万人,集体企业净减少1837万人,同期,私营个体企业却净增2796万人,外资企业净增546万人,现在,在个体商户从业人员超过6000万人。

实践表明,近年在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净减少的同时,是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年均净增300多万个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稳定社会做出了贡献,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3、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就湖北省2004民营经济发展绩效而言,湖北省外贸出口民营企业增加到524家,其中,出口额在100万~1000万美元的有95家,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7家。

全省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额达到5.05亿美元,是2000年出口额的227.8倍,比2003年同期增长1.22倍,占全省外贸出口者总值的份额上升到14.92%,对全省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8.05%出口产品由纺织、服装、鞋帽、制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向机械工具、成套设备、船舶、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转变,贸易伙伴发展到149个国家和地区。

而这仅仅是2004年的数据,在当今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可想而知今年湖北省的相对数据会上升到哪种程度。

4、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派:1978年,全省全部工业产值中,国有企业占77.3%,集体工业占22.7%,公有制经济统领全部江山,其他所有制经济几乎是一片空白。

到近几年,我省98%国有中小企业已改制为民营企业,县市中小企业以民营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

5、繁荣市场的主力军;税收增长的贡献者。

陈庆振说:“2010年,民营科技企业位于前五名的年技工贸总收入均超过1400亿元,分别是华为1851亿元、沙钢1786亿元、苏宁1562亿元、联想1466亿元、海尔1400亿元。

”在诸多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民营企业占开发区企业总量的70%,北京、上海、江苏等主要省市在80%以上,深圳已达90%。

(二)民营企业的优势与弊端优势:1、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更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具有更灵活的经营机制,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经过多年磨练练出了一副铮铮铁骨,民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竞争的经验;3、在国内外创造了名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知度4、拥有强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销售方式和服务网络;5、拥有一批消化、吸收了国外尖端科技的技术人才;6、拥有善于捕捉国际大集团闪失和先天不足的经验;7、具有充分使用各种国内外资源的能力。

弊端:但是在辉煌的背后,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挫折,如融资难问题,人才匮乏问题,家族式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政治歧视等一系列问题。

二、家族企业的创立及其存在的问题按美国著名学者钱德勒的定义家族企业是:“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

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人员的选拔方面。

”从钱德勒的定义看,这种家族企业并不是指由家族成员掌握全部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而是一种大部分和基本上掌握上述两种权利的企业组织形式。

家族制企业和家族化管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家族化管理是指家族成员不仅仅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且还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经营运作是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纽带维系。

(一)家族企业的创立中国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不仅资本有限,而且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极度匮乏。

在这种条件下,家族内部资源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家族成员的参与常常是创业需要的低成本组织资源;家族成员更易建立共同利益和目标,更易进行合作;家族企业的性质更能保证家长在企业领导中的权威;与其他企业相比,家族企业的凝聚力更强。

企业在创业时期发生财务困难可能性很大,。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家族企业能够创立的原因是在创业阶段企业内部资源最小化的优势,尤其是企业内部整合成成本最小化。

(二)家族企业的优势所在(即创立的基础)1、家族企业是一种有效的经济运行组织。

家族企业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反对企业中,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克林·盖尔西克的研究,全国有65%至80%的企业为家族所有。

《财富》杂志所列的500强企业中,至少有40%的企业为家族企业。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有90%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如亨氏公司、卡吉公司等。

全球闻名的企业如沃尔玛商店、福特汽车、三星集团都是家族企业公司。

当然,中国也有不少家族企业成功的案例,如格兰仕公司、太太药业等公司。

2、家族企业有利于企业家做出决策。

按照产权理论,明晰的产权关系是有效率交换的前提,同时它帮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形成一种合理的把握预期,保障了经济活动的动力,避免了人们为争夺稀缺资源如权利而发生的冲突。

在家族企业中,企业的产权很明晰,企业的所有者就是决策者,这就迫使家族企业的决策者谨慎决策,不存在其他所有制公司常见的偷懒,草率决策,作弊的行为。

3、家族企业有利于公司员工或者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交流。

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占有的比重较大,信息可以通过任何途径在家族成员之间传递。

家族企业中网状信息传递模式的形成更加有利于员工与管理层的交流,拉近了他们的距离,使企业更加团结,更加具有凝聚力。

(二)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

1、家族制企业的规模发展受到家族制的限制。

一般来说,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很多,而其中的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较小,所有权不需要向家族之外扩散。

从国内可比较的经验来看,只有当企业发展需要吸收更多的股本以扩大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的时候,才会在所有权上要求家族以外的投资者入股,在股权结构上打破家族制,然后才会吸引家族以外的人士参加管理的要求和压力,在企业治理结构上打破家族垄断。

2、家族制企业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具有局限性。

企业壮大会招收家族成员以外的水平高的专业化人员来管理,但部分家族的管理人员可能会排挤外来人员,会表现出高傲的姿态来宣示主权,表明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

作为企业家的亲属,他们形同虚设,可能付出的劳力与所得的报酬不成比例,甚至会要求更高的利益。

家族成员在公司里如果有重大失误或者有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发生,公司的规章制度或许也不会生效,而家族以外的人员就要受到严重处罚,这是摆明着家族成员享有特权,这样会使家族成员更加觉得自己的特殊人员,这当然对普通员工很不公平,普通员工就算有才华也不会有显露、的机会更别谈升职的机会,由于不被重视、不被信任、受到家族成员的排挤,或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包括持股、期股制和期权制等,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聪明才智,从而导致大量的企业能士从企业流逝,最终导致家族企业走向衰败。

3、子女中人才难觅、父辈企业才能出众不代表子女在这方面也有突出的才能,不一定能够找到接替职位的合适人选。

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志向,都有自己一心想要成为的人,可能是救人的医生、搞科研的科学家、打官司的律师、教书育人的老师,而不一定是企业家,如果把子女不愿意干的事强加在他们身上,可能会适得其反。

所以始终要打破家族的这倒壁垒的。

4、产权单一。

单一产权表现为封闭的家族持有企业股权,不愿接受外界的参股,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

这种封闭的产权在发展初期具有较高的效率,它有助于节约管理成本,减少企业内耗,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其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5、产权不清。

不同于西方国家崇尚的个人主义,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极为重视家族观念,家族成员所有的东西在大家的观念里就应该归整个家族所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