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浅论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浅论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 

一、前言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是,目前人类丰富 的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迅 速消耗和环境不断恶化的基础之上的。在保护环境及合 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追求的目标。 而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唯一途径。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 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有追求健康而富有 生活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实现必须坚持与自然和谐相 处,而不是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消耗资源、破坏生态 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当代人不能只为了追 求今世的发展而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发展的机会。可 持续发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个领域,各个行 业,甚至是某一个单位。水利行业也不例外。 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的供给和保障。水利包含着水资源开发利用、除害、节 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许多内容。水利是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但是,目前我 国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 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利用粗放。 目前,全国的总供水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大多是粗放型,不注重节 水,浪费严重。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接近l6亿,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达到和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对水 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第二,洪 涝、干旱灾害频繁。我国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几乎每年 都发生,加之水利工程及城市、乡村的防洪标准普遍偏 低,灾害损失十分严重。干旱灾害也经常发生,今后随 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一次灾害的直接损失将不断加 大。第三,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少,灌溉技术落后,管 理粗放,水的利用率较低。第四,我国现有水利工程有 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高,设计标准偏低,一些水利工 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不齐,致使 工程效益衰减,有的工程甚至报废。第五,水污染十分 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 因此,只有确保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 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 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利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总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2l世纪的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水利的可 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如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工程 的运用与管理、水利的投资与建设、人才的开发与使用、 水土保持、防洪除涝、体制与机制、科教与法规等。其 中,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中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受水力 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受风力侵蚀的水土 流失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有26万平 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调查表明, 全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 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问题。以三峡库区为例,库区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 涉及重庆、湖北两省市的19个区(县、市),其中重庆为16 个区(县、市),总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三峡库区重庆部 分水土流失面积为3.06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模数为 3 751吨历平方公里,年侵蚀量为11 481万吨。 四、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一)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水土流失的 首要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会使水源枯竭、 河道断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土壤蓄水量减 少。土壤颗粒问的空隙是水分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 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 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从水文角度讲,这就增强了径流的年 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第二,水 土流失使得梯田、水塘、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 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 多,枯水季节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 (二)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水土流失使枯 水季节水量减少,但在洪水季节恰恰相反。水土流失严 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同时,山区更容易 发生水土流失。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 ・l9・

 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 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人渗,迅 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洪水过程与暴雨过程相似, 陡涨陡落,历时短暂,凶猛的洪水夹杂泥沙倾泻而下, 使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 (三)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由于表 层土壤裸露,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 向塘库、江河。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 防洪能力,减少了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容易造成 漫坝、垮坝等灾害。同时,水土流失也会造成沟渠和江 河的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行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 水位上涨,因此经常出现10年一遇的流量会有20年一遇 的水位的现象。 (四)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由于植被 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 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 也会破坏农田、水塘、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 响航运,使河道断流。 (五)水环境质量下降。由于洪水增大,发生次数增 加,表层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水体中含沙量增加, 增加了水的浊度。同时,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 质及残存的农药、肥料等物质,这些物质随土壤一起进 入水体,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水土流失越严重,进 入水体的污染物就越多,水污染越严重。如前所述,水 土流失使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同时,枯水季 节水量减少,因此,造成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 环境容量减少,水污染速度加快。 五、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在某 种程度上讲,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遏制水土流失, 实施水土保持,是当前唯一的选择,尤其是在一些水土 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 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 地生产力,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具体说来,水 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减少 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 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水库等)还可以 拦蓄径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减洪峰,提高防洪能力, 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 变化。二是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很多水土保 持设施(如水平梯田、小山塘、排灌沟渠等)还可以拦 泥拽沙,增加塘库蓄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减少水 库、湖泊、河道等的淤积,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三是 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有效保 护水利工程。四是水土保持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六、结束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 必由之路。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其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十分严 重,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 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作用巨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四农场水务局 158400;黑龙江省虎林市黑龙江省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 八五四分公司水利工程部 158400) 已望春雨 入春了,这几日,雨总也不断, 不期而至地出现在凌晨或暮晚。每当 天空意气朦胧、丝线袅绕的时候,我 总喜欢静静地独倚窗栏,去寻找那一 种晴朗日子里无法感受到的东西、景 象,又或者是意绪。 春雨,是细腻的,细腻中带着点 绵绵的柔情。她不像夏天的雨那么滂 沱大至,也不像秋天的雨那么诡秘突 来,更不像冬天的雨那么深沉阴寒。 春天的雨是明媚的、清新的,也是温 暖的。她总是轻轻地飞舞,在天空画 完生命中最完美的弧线,继而缓缓地 降落于大地。她总是无声地牵引人们 的思想。 ・20・ 口胡双庆 不远处是长江,原本波平如镜的 江水经了雨的圣临,已经盛开万朵涟 漪,昔日里碧绿的春江呈现出一道 道、一褶褶纹痕,像是风中摇曳的荷 叶的茎,细而密地分布,若不是眼 近,怕是一览真容了。有几只体形硕 大的白鸟展翅而翔,在雨织的春江上 空往来穿梭,时而搏击长空,时而贴 水而行,似乎这雨便是它们欢欣的理 由了。 江南,远山青黛,重峦叠嶂,起 伏有致。远眺,一派葱拥翠绕、绿意 盎然的景象。即使是隔着宽阔的江 面,我依然可以闻见那一片绿的气 息。那是生机之源,那是生命之绿。 刚刚过去的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 植树节,山上又该多了几株松杉、几 株杨柳。或许,有几株的枝丫上,还 挂着一张纸做的纪念牌,上面用小楷 写着“某人某日于此植之。的文字。我 仿佛听见它们正挣脱绳线的束缚茁壮 成长的声音。 远山的峰顶,天空很近,咫尺之 遥,似乎可以触手即及。山是朗润 的,天是空明的,山与天的交汇,是 绿与白的融合。而缓缓蒸腾的雾霭, 则是融合天与地的纽带。于是,我望 见了一处仙境一一江水孱孱,鸟儿莺 莺,翠山静静,长天清清。 雨,依然下着,淅淅沥沥,就这 么悠闲地迈着轻柔的舞步,缔造人间 一片美景。雾气更浓了,山也更远 了,江水已经被雾气淹没。我知道, 雾霭下的江水一刻也不曾停歇,它始 终恬静而优雅地流淌着那一片不灭的 

绿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