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图学刊2012年第1期 ・图书馆事业建设・
浅谈现代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
倪靖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图书馆要抓住这一契机,进行全方位转型, 以便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rvice Modes of Modern University Library
Ni Jing (Library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Jiangshu,210037)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the library service model is changing,tOO.Libraries
should seize this opportunity,to make all—round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readers.
Key words:Digitization;Library;Service Mode;Transformation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基础和
模式也在悄悄的发生转变,特别是以网络为平台的
个性化服务正在成为新的模式。因此,在这种大环
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调整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 务资源,寻找新的定位,开创新的服务内容,进行全
方位转型,这一工作势在必行。 1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转变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涵盖面很大,包括
纸质图书的采购工作,电子资源的建设工作等。为
了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现有的工作模式下,这项
工作应该从传统和数字化两方面着手进行转变。 1.1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有效利用有限资源。通过
服务窗口、专项调查等多种途径,多方了解读者需
求,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分配采购资源,增强 计划性和科学性,全面提高图书采购质量,使采购的
图书资源最大敝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更好地为教学
和科研服务,尤其要做好重点学科的服务工作。
1.2增加师生参与度,提升读者满意度。资源建设
部的工作除了现有的模式外,还应该充分调动各院 系师生的主动性,通过“荣誉馆员”、“学科联系人”
等形式,让师生也融入我们的文献资源建设中来,做
到图书采购和读者的需求相统一,资源分配与学校
要求相符合,图书采购的规划、计划公开透明,让广
大师生清楚、明白、理解和满意。
一14— 1.3加大新书的宣传力度,提高新书的利用率。
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人口处的位置,做好新书
宣传,同时,也能更好的营造学习的氛围,让领导、师
生清楚图书馆的工作。二是可以通过在图书馆网
站、手机图书馆等电子系统进行信息发布,可以按图
书分类的大类来划分,这样读者就只要点击自已最 感兴趣的图书类别就可以找到想要的新书了。
1.4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提升数字化程度。随着
随书光盘比重的增加,电子图书种类和数量的增加,
以及读者手提电脑的持有率和智能化手机功能的日
益完善与普及,读者阅读的模式也在逐步转变。图
书馆的数字化软硬件设施也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逐 步提档升级。如在图书馆内实现无线信号全覆盖,
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流连忘返的知识殿堂。
1.5加强数字资源共享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努力
完善本馆馆藏目录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联合目录,
以教育网为依托,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到全国性、地域
性或本系统的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中,形成布局合理、
结构优化、功能强大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可以加
入高校联合体,也可以进行馆际互借体系,充分发挥
出自身的优势。 2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变
读者服务部的工作,实际上是图书馆的根本
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
高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读 ・图书馆事业建设・ 贵图学刊2012年第1期
者不太了解图书馆的可用资源和可提供的服务。因
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完善我们的工作:
2.1优化服务形式,增加主动服务。在服务方式 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面向社会、面向读者,
广泛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听取读者意见,收集读者的
需求信息,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要改变过去
在图书馆内等候读者自己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
式,要走出去,深入班级和教研室,经常与广大读者
保持联系,深入厂矿企业了解社会的需求。要在了
解读者和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图书馆读
者服务工作。针对不同的读者,采用不同的方式。
高校图书馆服务要满足读者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必须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从过去的满足书刊借阅
为主,转变为以知识开发服务和满足信息需求为主,
从“以书为主体”的服务转为“以人为主体”的服务、
从单一服务转变为多元化服务,从被动服务转变为
主动服务,从为到馆读者服务转变为社会化读者服
务。 2.2转变思想,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除了做好常规
的图书流通工作外,读者服务工作还需要加强宣传
和推广。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广场活动,讲座,专题宣
传月等形式,还可以瞄准各院系,采取“请进来,走
出去的”形式进行宣传,在宣传手段上可以采取传 统模式与短信、邮件、小区广播(馆为单位)相结合
的形式,进行宣传与服务。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读 者实行分级服务,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
经济效益;也可以主动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提供服 务,建立馆外图书流通点等。图书馆还要针对广大
读者进行定向宣传推广服务,对学科带头人进行跟
踪服务,及时向他们提供有关科学技术成果信息;对
机关团体采用定时提供有关国内外重要文件参考图
书。
2.3增加互动,提升效率。满意在于沟通,充分利
用图书馆现有平台,加强与广大师生的互动,可利用
手机图书馆系统、网站BBS、短信平台、电子读者信
箱等电子手段与读者展开互动,如咨询馆员在网上
发布咨询答案的同时,系统自动给提问者发出一封
电子邮件,通知读者收取答案。
即时交互、信息简短,是微博的特点。图书馆甚
至可以开通微博,在微博平台上开设图书馆官方微
博帐号的方式来对图书馆的服务进行宣传报道,与
读者进行互动,答疑解惑,打造图书馆的网络品牌。 图书馆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开发一些微博服务,比 如简单的图书馆公告、资源的宣传服务,简单的互动
服务等。利用微博来实现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与图 书馆博客服务的连接整合,实现多种媒介的联动效
应。通过这项服务,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大
家庭中来
2.4合理调配、科学安排。流通部门人多事杂,面
广量大。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又能最大限
度的为工作人员减负,是一个长期的难题。我们可
以根据一周及一天的读者量,建立数据模型,实现合
理排班;还可以优化各流通环节的流程,减少各流转
接点的时间;另外,提升预先机制,通过网络、手机图
书馆、短信平台实现预处理,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
作量,也是可行的。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带来
了全新的技术环境,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不知不
觉中发生转变。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读者服务
质量,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开辟广阔天地是我
们目前工作的重点。高校图书馆应抓住这一契机,
在服务模式、服务方式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源建设和
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转型,以契合信息服务
环境的变化。同时,进一步促进各高校间数字资源 的共建共享,逐步适应数字化环境下广大读者的迫
切需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设好新时代的图书 馆。
参考文献: 1毛岳梅.试论现代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流通服务质量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8—30 2 孙鹏飞.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探讨 [J].现代企业教育,2011.3:114—115 3管茵茵.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研究 [J].黄山学院学报,2011.2::34—137 4 司姣姣.图书馆开设微博的实践探索[J].图书馆杂志,
2011.5::31—34
作者简介:倪靖(1971一),女,大学本科,1992年毕业于南京 理工大学,现工作于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技术部, 馆员。
编发者:徐迅 收稿日期:2011—12—08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