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0分)1. (4分) (2018高三上·建平开学考) 按要求选择(1)下列用来称赞鲁迅文章精当的成语中最合适的一项是()A . 文不加点B . 不刊之论C . 标新立异D . 言简意赅(2)下列新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甲:这样/我是唯一的人/拥有这声车鸣/它在深山/唤醒一两位敏感的山民/并得到隐约的回声(海子《小站——毕业歌》)乙:鸟声在汉城各座宫殿庭院内/如密密雨点落在鬼面上/一处处都是回响.(蓉子《古典留我》)丙:大丽花/开在后院里/月亮篱笆时,顺手带走一丝春天残余的香气(洛夫《花落无声》)A . 传开、滴落、翻过B . 传开、流淌、驻足C . 散开、流淌、驻足D . 散开、滴落、翻过2. (2分) (2018高三下·海安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记者5日从国家气象局获悉,3日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全国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地区受到影响,多地PM10浓度爆表。
B . 中华书局在经过论证与调研后,认为原教材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和普适性。
C . 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有助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育人要求,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
D . 海绵城市指的是降雨时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孟子》三孟子及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B .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贾雨村、严监生等都是其中的艺术典型。
C . 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D .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4. (2分) (2019高三上·丰县月考)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 . 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 . 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 . 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 . 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5. (15分) (2017高一下·陆川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
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②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
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
”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③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
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
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夷简不悦。
④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
”进枢密直学士。
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⑤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
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
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
⑥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⑦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B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C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D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2)下列对文中加短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
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
B . 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
C .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D . 疏是奏议的一种。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
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
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
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B . 范仲淹读书勤奋。
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
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C . 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
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
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
D .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
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
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②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6高一上·重庆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女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②《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________ , ________。
③《赤壁赋》苏子所唱的歌曲中,________一句借《离骚》的“香草美人”传统隐晦地表达对君主和朝廷的眷念。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 (2017高三·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①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芷②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③【注】①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诗人离开长安到滁州担任刺史,途中来船从洛水到巩县入黄河。
②游宦侣:在外做官的朋友。
③《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却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
泛若不系舟,虚而遨游者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 从诗歌的题目可知,诗人乘船途中看到洛水流入黄河,河洛汇流之景让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之作,寄给他从前一起共事的官员朋友。
B . 首联由广处入景写河洛河畔秀美的风光。
青山夹着绿水一路向东,东南山势越发陡峭逼仄,与黄河相通,视野随舟行逐渐开阔,水面也更宽广。
C . 随着诗人视觉的不断变化,模糊的“寒树”和忽明忽暗的“夕阳”在“乱流”和“远天”的映衬下,也动了起来,化静为动。
D . 安史之乱已过去二十年,伊洛河畔孤村依旧萧条,朔风一雁,恰似诗人只身东下赴任,知时而奋飞。
诗人由历史沉思转入欣赏黄河之景。
E . 韦应物的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中也有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的地方。
本诗中虽有济世之情,却只能无奈对宦场旧友抒发。
(2)本诗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8. (13分) (2017高三上·宝鸡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遇合燕子,还有麻雀陈忠实上世纪80年代某一年,小燕子在我刚刚建成的前屋里寻觅柄息之地,最后选定了装着.电灯开关的那个圆形木盒子,据此便街泥筑窝。
我和妻子和孩子都怀着一份欣喜,在新屋里都十分珍爱十分欢迎这一对客鸟。
外出一周回到原下,打开已经积尘的铁锁,首先想看一看前屋后檐下的燕窝,似乎没有任何动静。
我想,可能正在产卵或孵卵哩,不到饿极或猴急,是不会出窝的。
几天过去了,我没有发现燕子一次出入,有些疑惑,担心也就潜生了。
站在后屋前门口耐心等候,仍不见燕子出入的踪迹。
又过了几天,我断定,燕窝已是个空巢,猜想这对精心设计苦力构建了窝巢的燕子,不可能另择栖地重筑新巢,也不可能是被孩子虐杀,说不定什么人在菜园里喷了药汁……无论这种猜测的可靠性几何,结果是燕子确凿没有了,难得遇合的不脏我家地的瑚燕儿。
某日中午,我撂下钢笔点燃一支卷烟,透过窗户玻璃无意朝前看,看到一只麻雀从前屋后檐下飞出来,心里一惊,用水泥板构建的前屋后檐,没有鸟雀可以落脚的东西,麻雀是不是从燕窝里飞出来的?我便走出后屋前门,想看个究竟。
许久,再也看不到麻雀进出燕窝的奇迹发生。
当我再次点烟的时候,无意间又看见了从前屋后檐下飞出一只麻雀。
这回我没有走出门去,隐蔽在原位上隔着窗玻璃偷窥,果然,一只麻雀从屋檐上空折转下来,钻进那个燕窝里去了。
好你个麻雀兔崽子!都知道鸠占鹊巢的故事,然而恐怕没有谁如我有幸亲眼目击雀占燕巢的滑稽了。
鸠占鹊巢是鸟类王国里恶对善的欺凌。
我见过喜鹊窝巢,是鸟类中最不讲究最潦草的一种,用粗硬的树枝杂乱无章地搭压在一起,疏漏如同罗眼。
这样的窝,鸠是看不到眼里的。
鸠占鹊巢无非是寓示恶对善的欺凌,强武对弱势的霸道。
麻雀霸占了燕子的窝巢,我先睹为快。
麻雀在鸟类王国里,属于弱势中的弱势,那么小的体形,对任何鸟儿都不会构成威胁。
被凶鸟欺压也被人类轻贱着的麻雀,却可以欺侮燕子。
燕子在人的眼里和心里,自古都是颇为高贵的贵宾。
麻雀以武力霸占燕巢,怕是燕子生性太善也太娇弱了……我推测。
我把“雀占燕巢”的奇事讲给村里人,村人说,麻雀不会和燕子动武,往燕子窝里钻一回,燕子就给麻雀把窝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