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件第一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任课教师:董立凯 任课教师: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82767528 E _ mail: ise_donglk@
41
1
课程要求: 课程要求:
总学时:64(理论) 上课:不得无故迟到、旷课,有事必须 持学办假条请假,否则扣平时成绩。 作业要及时完成(书面作业四周交一 次)。 最终成绩 =考试成绩*0.7+平时成绩(作 业、考勤、纪律)
41
6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1.1 操作系统的作用
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OS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 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 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 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或者说,用户在 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或者说,用户在OS 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 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 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41
13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脱机输入/输出(OffI/O)方式 方式: 2. 脱机输入/输出(Off-Line I/O)方式:
输入设备 外围机 磁盘
主机
外围机
41
输出设备
14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脱机I/O方式的主要优点: 方式的主要优点: 脱机 方式的主要优点 1) 减少了 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 的空闲时间 2) 提高 提高I/O速度 速度
处理器 存储器 I/O设备 设备 信息(数据和程序 数据和程序) 信息 数据和程序 处理器管理 OS 存储器管理 主要 I/O设备管理 功能 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
资 源
41
9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3. OS用作扩充机器 用作扩充机器
硬件处在最低层,不附加任何软件的物理计算 硬件处在最低层, 裸机” 机“裸机”. 操作系统是附加在裸机上的第一层, 操作系统是附加在裸机上的第一层,是对裸机 的首次扩充,构成了一个比裸机更强, 的首次扩充,构成了一个比裸机更强,使用更 方便的“虚拟计算机” 方便的“虚拟计算机”。 所有系统软件以及更上层的用户应用软件在操 作系统虚拟机上运行, 作系统虚拟机上运行,它们受操作系统的统一 管理和控制, 管理和控制,通过操作系统使用各种资源来完 成特定的任务。 成特定的任务。
41
2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济南大学信息学院
41
3
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的重要性: 的重要性: 操作系统 的重要性 掌握核心系统软件 掌握并行处理的思想方法 为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如何学习操作系统: 如何学习操作系统: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 现技术。 现技术。 操作系统实例分析
41 11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 人工操作方式
1946-50年代中:电子管时代,计算机速度慢, 1946-50年代中:电子管时代,计算机速度慢,无操作 年代中 系统,集中计算,计算机资源昂贵; 系统,集中计算,计算机资源昂贵; 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用户:既是程序员又是操作员; 用户:既是程序员又是操作员;用户是计算机专业 人员; 人员; 编程语言:机器语言; 编程语言:机器语言; 输入输出:纸带或卡片; 输入输出:纸带或卡片;
41 17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 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 提高CPU的利用率 提高 的利用率 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 提高内存和 设备利用率 增加系统吞吐量
2.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多道性 无序性 调度性
41
18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 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 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 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CTSS)(multics)
41
23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2. 分时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41
20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4. 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解决的问题: 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解决的问题:
处理机管理问题 内存管理问题 I/O设备管理问题 设备管理问题 文件管理问题 作业管理问题 能控制和管理四大资源的软件, 能控制和管理四大资源的软件,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 调度的软件,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软件, 调度的软件,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软件,这组软 件构成了操作系统 件构成了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 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 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 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41
24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改变批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 改变批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 作业直接进入内存 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 时间片轮转方式 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
3. 分时系统的特征: 分时系统的特征:
多路性: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共享CPU CPU和 1) 多路性: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共享CPU和 其他资源,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其他资源,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宏观上:是多个人同时使用一个CPU 宏观上:是多个人同时使用一个CPU 微观上:多个人在不同时刻轮流使用CPU 微观上:多个人在不同时刻轮流使用CPU 独立性:用户感觉不到计算机为其他人服务, 2) 独立性:用户感觉不到计算机为其他人服务,各用 户独立操作,互不干扰。 户独立操作,互不干扰。
1.2.2 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Processing System)
1.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
41 15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把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输入到磁带上, 把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输入到磁带上,并在系统 中配上监督程序(Monitor),在它的控制下使这批作 中配上监督程序 , 业能一个接一个的连续处理。其自动处理过程是: 业能一个接一个的连续处理。其自动处理过程是: 首 由监督程序将磁带上的第一个作业装入内存, 先,由监督程序将磁带上的第一个作业装入内存,并 把运行控制权交给该作业。当该作业处理完成时, 把运行控制权交给该作业。当该作业处理完成时,又 把控制权交还给监督程序, 把控制权交还给监督程序,再由监督程序把磁带上的 第二个作业调入内存。 第二个作业调入内存。计算机系统就这样自动地一个 作业一个作业地进行处理, 作业一个作业地进行处理,直至磁带上的所有作业全 部完成。 部完成。 单道批处理系统: 单道批处理系统:作业成批处理 内存中只有一道
41 10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1.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计算机发展的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初期,计算机系统昂贵。 初期,计算机系统昂贵。 方便用户:用户上机、调试程序, 2. 方便用户:用户上机、调试程序,分散计算 时的事务处理和非专业用户(商业和办公、 时的事务处理和非专业用户(商业和办公、家 庭)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CPU的位宽度 的位宽度( 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CPU的位宽度(指令和 数据) 快速外存。 数据)、快速外存。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单处理机系统 发展为多处理机系统
41
16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2.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i. 自动性 ii. 顺序性 iii. 单道性
1.2.3 多道批处理系统
1. 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 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用户所提交的作业先存 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 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 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 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 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 和系统中 的各种资源。 的各种资源。
41 12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的工作特点: 计算机的工作特点: 用户独占全机,资源利用率极低; 用户独占全机,资源利用率极低; CPU等待用户 计算前,手工装入纸带或卡片; 等待用户, CPU等待用户,计算前,手工装入纸带或卡片;计 算完成后,手工卸取纸带或卡片;CPU利用率低 利用率低; 算完成后,手工卸取纸带或卡片;CPU利用率低;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人机矛盾----人 人机矛盾 人工操作严重降低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 率00 提高效率的途径: 提高效率的途径: 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a. b. c. d. e.
4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4 分时系统(time-sharing system) 分时系统(time1. 分时系统的产生
主要动力: 主要动力:用户的需求 表现: 表现: A. 人—机交互 机交互 B. 共享主机 C. 便于用户上机
41
22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单道程序工作示例: 单道程序工作示例:
多道程序工作示例: 多道程序工作示例:
41
19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3.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 优点: 资源利用率高:CPU和内存利用率较高 和内存利用率较高; 资源利用率高:CPU和内存利用率较高; 系统吞吐量大: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大; 系统吞吐量大: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大; 缺点: 缺点: 平均周转时间长:短作业的周转时间显著增长; 平均周转时间长:短作业的周转时间显著增长; 无交互能力:整个作业完成后或中间出错时, 无交互能力:整个作业完成后或中间出错时,才与 用户交互,不利于调试和修改; 用户交互,不利于调试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