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电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方法

提高电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方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提高电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方法
作者:于迎, YU Ying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8研究所
刊名:
环境技术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26(4)
被引用次数:0次
1.陆延孝.郑鹏洲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1995
2.GJB/Z 299B-1998.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 1998
3.GJB/Z 35-1993.元器件降额准测 1993
4.杨吉祥数据域测试技术及仪器 1990
1.会议论文张景源.韩勤军用电子元器件标准与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1998
该文依据军用电子元器件标准和规范对两种可靠性保证要求表征方法进行认真分析,对固有可靠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探索性意见。

2.期刊论文黄苏萍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与检测筛选-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的基础,是保证电子设备高可靠的基本资源,其可靠性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系统的基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在设备中应用数量逐渐增多,对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元器件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利用仪器设备对元器件的电参数特性曲线判断其早期失效.
3.会议论文牛付林.吴文章超声波检测技术在研究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应用2003
超声波检测技术在进行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研究方面逐渐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本文从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原理说起,分析了该技术在保证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产品可靠性方面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该技术必将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4.会议论文彭苏娥.陈光炳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工艺控制技术探讨2001
本文根据我国电子元器件目前的生产情况,分析了制造过程产生工艺波动、影响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原因,以及工艺因素与产品主要失效模式的相关性,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探讨了在生产工艺上进行可靠性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为了更好地对元器件生产工艺实施全面、有效的控制,本文提供了进行产品可靠性工艺控制的基本程序供参考.
5.学位论文杨少华电子元器件的贮存可靠性研究2006
电子元器件贮存状态下的可靠性,对于“长期贮存,一次使用”的军用电子装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电子元器件的长期贮存试验,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使之能为装备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首先,介绍了贮存状态下环境应力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详细论述了热效应、化学效应、及辐射损伤等对器件的影响。

器件内部材料的热不匹配是热应力产生的内因,贮存环境温度变化是外因。

化学效应能对器件的外引线、封装、及芯片内部的金属化系统、金-铝接触、内引线等造成腐蚀。

其次,论述了电子元器件两种贮存可靠性评价的方法:自然贮存评价和加速应力评价,同时也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试验方案。

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总结了失效率数据,同时也统计分析了器件在贮存期间性能变化,以及不同贮存地区之间非工作可靠性的差异。

第三,研究了电子元器件贮存状态下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腐蚀、键合缺陷和贴装失效是造成器件非工作失效的主要原因。

并根据试验中暴露的失效模,分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改进措施,以提高其固有可靠性。

最后,试验数据的处理以及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本研究的难题,至今国内外没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可以参考,这里借鉴了其他方法在预测上的应用,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和BP神经网络模型来处理试验数据,预测其贮存寿命。

预测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这在寿命预测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但是它是建立在数据统计基础上的,应进一步考虑与失效物理模型的相结合。

6.期刊论文王芳萍.WANG Fang-ping某型航空用超期电子元器件的使用问题探讨-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9,27(6)
长期以来,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超期使用问题一直都是航空电子产品可靠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两个方面,对CBCB118双达林顿管在某型航空产品上的使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7.会议论文杨丹.恩云飞.黄云电子元器件的贮存可靠性及评价技术2004
贮存可靠性是元器件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元器件的贮存可靠性研究现状,从应用性角度出发,对现场贮存、长期自然贮存试验、极限应力、加速贮存寿命试验等贮存可靠性评价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8.会议论文于迎提高电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方法2006
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元器件使用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检测控制等方面总结了提高电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方法.
9.会议论文钟开云国内外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对比研究1998
该文在收集了16000多条国内外标准目录和几万条元器件性能对比的资料以及一万多年条器件失效数据的基础上,将元器件分成10大类125小类727种,并对主要元器件的性能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方法作了深入的分析对比,指出CJB、GB与MIL、或IEC的异同点;国产电子元器件与国外同类型产品性能上的差异;国产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为击穿、表面损伤、参漂、接触不良、引线断裂等。

该课题将有关数据资料按专题建立了数据库、数据库采用模块结构,其模糊查询的方法极大地方便了用户,采用编码的方式使数据库易于扩展。

10.学位论文余斌航天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体系研究2009
由于航天工业技术的发展,单一航天型号使用的电子元器件数量越来越多,航天型号使用的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水平的逐步提高,生元器件产单位在元器件设计、原材料选用、工艺、生产制造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有所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固有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与当前航天型号高可靠的要求相比,目前国产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还不能完全满足航天型号的要求。

因此,需要元器件
的使用方即航天企业的整机用户在元器件的选择、采购、筛选、检测和使用等过程中,加强质量保证控制,确保元器件使用的质量。

元器件的用户质量保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分析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以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型号使用的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航天型号元器件配套的外部环境、航天型号配套电子元器件的特点以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元器件质量保证工作的具体情况,对航天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工作组织体系进行设计,对元器件质量保证的基础管理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元器件保证各环节工作流程,其意义在于加强航天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工作体系建设,提升航天型号配套电子元器件使用质量保证工作,提高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确保航天型号研制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jjs200804007.aspx
授权使用:哈尔滨理工大学(heblgdx),授权号:7a9d3fe8-38ae-48bf-b0a5-9ea300ef78fb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