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意义重大 实施需要缓冲期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意义重大 实施需要缓冲期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意义重大实施需要缓冲期
作者:杜晓
来源:《电动自行车》 2018年第7期
2017年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报批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须具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每小时25 km、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 kg、电机功率不超过400 w、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 v,此外还增加了防篡改、防火、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要求。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有哪些积极意义?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发布后,超标电动自行车将何去何从?对此,记者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

1.超标车为何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一直居高不下。

由于此前一直沿用的是1999年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因此不少电动自行车都暗藏安全隐患。

2018年以来,一些地方纷纷开展了整治超标电动自行车的行动。

比如海南省儋州市交警支队发布《致广大超标两轮、三轮电动车车主、驾驶人的一封公开信》,2018年5月15日起,儋州市交警支队将对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开展专项整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丁立民认为,以前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在立法、政府监管、市场运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且各个地方对于这类车管理的相关规定都不太健全。

综合这些因素,形成了现在超标电动自行车比较多的局面。

具体来看,丁立民分析认为,超标电动自行车数量比较多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从厂家角度讲,是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

电动自行车的存在为没有能力购买汽车的人群提供了一种选择途径,而且有的地方实行“禁摩”政策,为了出行便捷,电动自行车成为当地群众的优先选择。

这样一来,有的生产厂家为追求销量,倾向于生产速度较快、载重量较大的电动自行车。

同时,在管理上也可能存在地方保护问题。

因为电动自行车要缴纳一定的税收,所以当地政府在监管上可能出现比较宽松的情况。

另一方面,交通管理部门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难度也较大。

比如,汽车可以通过现场执法、非现场执法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管,但电动自行车由于数量多且带有集体性质导致不易管制。

在实际情况中,即便将违规电动自行车拦截下来,处罚也较困难。

2.新国标保障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
据了解,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还补充和完善了电动自行车的防火、阻燃、充电器保护等方面的要求,降低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事故的风险,一旦起火后还能够延缓蔓延速度,为人员逃生和外部施救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尽可能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年,由于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非常多。

电动自行车不像其他产品,它实关系到群众的日常出行,关系到民生安全。

新国标出台和实施,能够对这一领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好规范。

”丁立民说。

丁立民认为,从交通安全角度讲,合乎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中对最高车速、整车质量、电机功率等方面的规定都是经过严格研究和大量实验后设定的。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领域,将原来没有涉及到的问题纳入到规定中来。

这无论是对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还是对出行安全、交通秩序管理等方面都有所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