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简介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简介
(3)网络数据库
SCI网络数据库(SCI Expanded)收录期刊5600余种, 每周更新一次,可通过两种网络途径检索: ●一种是Web版的ISI Web of Science,通过ISI Web of Knowledge 检索平台进行检索 ●另一种是联机版(Online Version)的SCI Search,可在 美国DIALOG信息服务系统中进行联机检索 ●Web版的数据库可以追溯到1945年,联机版的数据库可 追溯到1980年 ●SCI网络数据库不仅包括完整的书目信息,还带有由作 者提供的文摘项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力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 临床医学、兽医学等基础科学 • 对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方面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
1. SCI出版形式
目前,SCI出版发行三种载体版本: • 印刷版(Print) • 光盘版(SCI CDE) • 网络版(SCI Expanded)
(1)印刷版
SCI印刷版为双月刊,每期分A、B、C、D、E五个分册: ● A、B、C三个分册为“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部分 ● D分册为“来源索引”(Source Index)部分 ● E分册为“轮排主题索引”(Permuterm Subject Index)部分 印刷版中收录的论文没有文摘著录项目,只报道相关的书 目信息,实际上是一种题录型检索工具
• 引文索引的出版,为文献计量学在人才评价方面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
景。 • 具体来说,就是科技人员的成就和学术造诣不仅与其发表的文献数量有
关,而且与其文献的被引数量有着更重要的联系。文献的被引用次数越 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质量和价值,同时也能说明该文献作 者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而且,对于某一作者来说, 发表的文献越多,被引用的次数就可能越多。 • 因此,作者文献的被引率既从质量上也从数量上反映了文献价值,因而可 以作为衡量和评价作者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依据。 • 加菲尔德于1977年利用储存于《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近3千万条引 证索引(1961-1975年),选出其文献被引次数超过4000次的作者250 人。其中获诺贝尔奖者42人,占其总数的16.8%;获国家科学院院士称号 者151人,占总数的60%;只有57人未获得上述荣誉,但他们都取得了举 世公认的科学成就。
• 1961年创刊 • 1961-1965年不定期出版 • 1966年起改为季刊,年终出版年度索引 • 1979年起改为双月刊,并出版年度累积本和五年度累积本 • SCI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工具 • 它收录了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种重要的科技期刊 • 收录报道的学科范围重点在自然科学领域,主要有:
(2)光盘数据库
●SCI光盘数据库(SCI CDE with Abstracts)为月更新, 每年一张光盘
●光盘版不仅包括了印刷版中的全部索引,而且还在“来源索 引”(Source Index)的每条文献著录项目中增加了“文摘 ” (Abstracts)项,使SCI由印刷版的题录型检索工具变型 为更受欢迎的文摘型检索工具 ●光盘版不但能检索到被当前文献引用的参考文献篇数 (No.Cited References),还可了解到与当前文献共同引 用了至少一篇引文的相关文献数(No.Related Records)
●ISI将收录的期刊以《现期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s, CC)的形式出版,共七个分册,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有: 物理、化学与地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与
应用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环境科学五个分册。
Hale Waihona Puke ● SCI收录的期刊主要取自美、英等发达国家,以1995年 第6期印刷版为例,美国期刊占38%,美、英两国期刊占 56.8%,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期刊很少,即使他们当中有 的还是采用英语的国家,如: 1985年共收印度15种,巴西仅有4种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及其使用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概述
•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 是由位于美国费城的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编辑出版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信息检索工具
只要手头有一篇较早时期发表的文献为起点, 就可借助“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检索到 所有引用过该文献的文章,了解文献与文献之 间的引证和被引证关系,从而发现科学研究之 间的内在联系。
(2)可以追溯某一学术观点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追寻某一学术观 点或某项科学发现的发生、发展过程, 了解这一观点或发现是否被人引用过, 是否被人修改过,是否被人运用过以及 是否被人向前推进,从而揭示科学研究 活动的发展过程。
3.SCI主要作用
(1)反映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
●我们习惯使用的检索工具多是从文献的主题、分类或著者等角度编制检 索途径,而引文索引却提供了一种从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出发检索相关 文献的新颖而实用的检索途径,用以反映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 ●人们在科学研究成果的著述过程中,为给自己的论述提供佐证或是某些 必要的背景资料,往往要参考或引用他人的著作。 ●论文之间的这种互相引证和被引证关系,使许多论文联系起来,构成一 个论文网络。通过追溯这种关系,常常可以查到一系列内容相关的文献。 ●据此人们编制了以被引用文献的著者为标目的索引,提供一种不同于分 类、主题及其他方法的检索途径。 例如,文献A引用或参考了文献B,我们便称文献B是文献A的参考文献, 即“引文”(Citation)。因为文献A提供了包括文献B在内的若干引文,故 又将文献A称为“来源文献”(Source item 或Source document)。
END
2. SCI收录的出版物
SCI选刊主要依据三方面的信息综合决定: ①引文数据 ISI选刊依据的引文数据是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s),即被引次数与发文量之比: 影响因子==前两年所发论文在第三年被引用次数/该刊 前两年所发论文总数 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表明受重视程度越高,影响越大 ISI每年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上刊载着全部选录期刊的影响因子
(3)对科学研究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参考文献
•学科上的相关性 •理论与方法:借鉴与利用 •技术与手段:应用与发展
•横向上的对应性 •实验或方法:互相参照与借鉴 •结果与讨论:比较与应用
•纵向上的继承性 •课题的基础与起源 •发展与进步 •学术争鸣
(4)可以作为衡量和评价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依据
②期刊出版标准
期刊应该遵循国际通用的编辑规范: ●具有富含信息的刊名 ●描述性的论文题目 ●每位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 ●所有引用参考文献应有完整的书目信息 ●按时出版 ●必须有英文题目、作者姓名与地址、引用
参考文献、论文摘要与关键词
③专家评审
●ISI编委会21名成员中有2名是诺贝尔奖得主,编委会每 年根据订户、期刊编辑出版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对期刊进 行综合评审。专家评审意见亦作为ISI收录期刊标准中的 又一重要指标。 ●SCI依据严格的选刊原则,选出全世界各学科中最具权威 性的期刊组成ISI资料库。
● 我国大陆期刊由于科研水平、语言障碍及不重视引文等 原因被SCI收录的数量也很少: ● 1983年到1995年平均每年被收录10种,只占收录期刊 总数的0.3% ● 2000年SCI光盘版收录我国期刊达到14种
● SCI网络版由于其收录期刊数量猛增,相应对我国期刊
收录也有较多增加,目前已达到67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