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2019CPA 经济法 第3章(物权法)

【课件】2019CPA 经济法 第3章(物权法)

李彬教你考注会经济法■ BT学院丨陪伴奋斗年华主讲人:李 彬第二编 民法相关制度l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l第三章 物权法律制度目录l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目录第三章 物权法律制度l01 物权法律制度概述l02 物权变动l03 所有权l04 用益物权l05 担保物权【重难点解析】一、关于物权法律制度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物权主要有三种物权:(1)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简而言之就是你自己的东西;(2)用益物权,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权利,因为这些东西是国家和集体的,你只有使用的权利;(3)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这个是为了担保债权实现的一种权利,债权人就这个财产有优先受偿权。

【重难点解析】二、关于物权法律制度的学习,我认为掌握了一个原理就学懂了本章的所有知识,那就是物权的变动,什么情况发生物权的变动么?1、债权+登记/交付=物权变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物权变动,需要经过两个程序:首先要有债权(也就是买卖合同),但是买卖合同不能独自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其次还要有“登记/交付”,其中不动产是登记,动产是交付,只有登记/交付了才能够构成物权变动。

举例:甲和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4月25日去办理登记,甲在4月20日又跟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4月31日去办理登记。

站在4月20日时点看:首先,房子还未登记,因此所有权还是属于甲;其次,两份买卖合同都有效,都属于甲卖房子,债权是有效的;至于怎么行使,那是后话。

【重难点解析】再比如:甲和乙4月20日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办理了登记;4月25日又跟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这个时候就要注意,4月20日房屋的物权已经转给乙,那么4月25日再跟丙签订合同,这就属于无权处分了,这个时候的买卖合同就不一定有效了2、另外一种物权变动就不需要登记或者交付,主要是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法院判决、建造行为等。

比如我们自己去建造房子,建造好了之后无须经过登记,直接取得所有权,只不过登记是为了让政府知道或者以后买卖;比如甲跟乙离婚,法院判决房子归乙,现在房子登记在甲名下,只要判决书生效,房子的物权就发生了变动,已经归属于乙,不办理登记并不影响物权的变动,如果这个时候甲将房子卖掉,那甲就属于无权处分了!【本章主要框架】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一、物权法律制度概况物权法是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的法律二、物的概念和种类物是物权的客体。

这里的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一)物的概念物权法上的物具有如下特点:(1)有体性,权利、行为、智力成果等均不是物权法上的物。

(2)可支配性,能为人力所支配并满足人的需要。

(3)在人的身体之外,人是权利主体,不能成为物权客体。

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二)物的种类1、流通物、限制流通物与禁止流通物(是否可自由进入流通来区别)2、动产和不动产3、可替代物和不可替代物(仅限于动产)【提示】可替代物在被毁时,可以同类物替代履行;而不可替代物在被毁时,只能化为金钱赔偿。

4、消费(耗)物与非消费(耗)物(仅限于动产)5、可分物与不可分物6、主物和从物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认定主物、从物关系,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二者在物理上互相独立;(2)二者存在主、从关系:A物脱离B物,不损害A物的独立用途,则A物为主物;B 物脱离A物,丧失其本来的用途,则B物为从物。

在法律或合同没有相反规定的情况下,主物所有权转移时,从物所有权也随之移转【案例1】(1)房屋与窗户不属于主物、从物关系,因为窗户不具有物理独立性,只是房屋的组成部分;(2)鞋子与袜子均具有独立的经济用途,不属于主物、从物关系;(3)茶杯和杯盖属于主物、从物关系。

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7、原物与孳息根据两物之间存在的原有物产生新物的关系,物可分为原物与孳息物。

孳息是独立于原物的物。

其中,孳息又有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之别。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案例2】尚在母牛身体里的小牛属于母牛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孳息;尚未与苹果树相分离的苹果,也不属于孳息。

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例题1·多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所有权客体的有()。

(2013年)A.月球表面B.药品C.土地D.存有计算机程序的光盘【答案】BCD【解析】所有权是指在法律限制范围内,对物全面支配的权利。

月球表面不具有可支配性,不属于物,不能成为所有权的客体。

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三、物权的概念和种类1、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具有以下特点:(1)支配性,物权是对于标的物具有直接支配力的财产权。

(2)排他性,物权人对于标的物具有意志支配力,能够排除他人意志以同样方式支配,故一物之上只能成立一项所有权。

(3)绝对性,物权是对所有人的财产权,排除任何他人的干涉,其他人有义务予以尊重。

表物权与债权的比较物权债权支配性支配权,无需第三人的积极行为协助请求权,实现依赖于债务人的履行行为排他性具有排他性,一物之上只能成立一项所有权具有兼容性,双重买卖合同均有效绝对性绝对权(对世权),对抗所有人的财产权,排除任何他人的干涉相对权(对人权),仅对特定债务人存在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2、物权的种类(1)自物权和他物权:自物权是完全物权,即在自己的所有物上所享有的物权;而他物权是限制物权,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设定的物权,包括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是指以使用他人所有之物为目的的物权,指土地使用权等;担保物权是以担保债权为目的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等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用益物权是物的使用价值,担保物权是物的交换价值。

第一节 物权法律制度概述【提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区别辨析(2)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是设置在动产之上的物权;不动产物权则是设定于不动产之上的物权。

(3)独立物权和从物权:能够独立存在的物权为独立物权(如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从属于其他权利、不能独立存在的物权为从物权(如担保物权)。

不同点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具体权利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成立的条件不同以占有为前提——目的不同追求的是物的使用价值追求的是物的交换价值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四、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物权法与债权法的基本区别。

基本原则如下:1、物权法定原则,种类和内容法定。

2、物权客体特定原则,一物一权,即物权只存在于确定的一物之上。

一个物上只能设立一个所有权,即一物一权与所有权共有不相互矛盾。

一个物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限定物权,即一个物上可以同时存在数个相兼容的物权,比如担保物权与用益物权的共容。

3、物权公示原则,指物权以法定方式公诸于外。

公示的效力:①物权转移效力;②物权推定效力;③公信效力。

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例题2·多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有()。

(2015年)A.物权相对原则B.物权法定原则C.物权公示原则D.物权客体特性原则【答案】BCD第二节物权变动第二节物权变动一、物权变动的含义物权变动是指物权的发生(取得、设定)、变更或消灭。

1、物权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1)原始取得,是指物权的取得。

(2)继受取得的典型是通过法律行为让与权利(如房屋买卖),也可基于法律行为之外的方式发生(如继承)。

2、物权的变更包括主体、客体及内容三方面的变更,其中,物权主体变更实际上是物权转让。

3、物权的消灭可分为绝对消灭与相对消灭。

绝对消灭是指物权本身不复存在,相对消灭表达的则是物权转让的含义——相对于物权出让方而言,物权消灭了。

第二节 物权变动二、物权变动的原因【提示】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不必以公示为前提。

但是,如果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办理登记,不发生物权的效力。

变动原因说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法律行为旨在根据行为人意志发生法律效果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基于事实行为,包括合法建造、拆除房屋基于法律规定,如继承和遗赠基于公法行为,如裁决书、判决书、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第二节物权变动三、物权行为物权只能被转让一次,出让人在实施转让物权的物权行为后,即失去所转让的物权,故对于同一物不能实施两次处分行为。

表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区别物权行为债权行为法律效果直接导致行为人积极财产的减少不会直接引起积极财产(物权)的减少,但会导致消极财产(义务)增加;处分权要求出让人对标的物具有处分权不要求出让人对标的物具有处分权兼容性对同一物不能实施两次处分行为对同一物可以实施数次买卖行为第二节物权变动四、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依照物权公示原则,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需要公示。

公示方式依动产或不动产物权变动而有所不同。

(一)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交付生效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交付有现实交付与交付替代。

现实交付将物直接交由对方占有交付替代简易交付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指示交付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占有改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第二节物权变动【案例3】甲1月1日将自己的电脑借给乙使用,至1月5日,乙未归还。

当天,甲将电脑出售给乙,则甲乙对于电脑的物权为简易交付。

若1月5日,甲和丙约定,将电脑出售给丙,则甲可以指示乙将电脑直接给丙,则甲丙之间的物的交付为指示交付。

若1月5日,乙归还了甲的电脑,当日,甲经电脑出售给乙,同时约定,电脑由甲继续使用,则物权的设立为占有改定,双方约定时,物权生效。

第二节物权变动(二)不动产物权变动公式方式——登记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动产权属证书与不动产登记簿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均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依不同标准,不动产物权登记主要有以下分类:1、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与注销登记2、更正登记与异议登记用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登记错误,其二者区别在于是否经不动产登记簿上的权利人同意。

第二节物权变动(1)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