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首页) 课程 名称 插画设计
课程编号 学 分 050420202
2 总计: 32 学时
类别 任课 教师 授课 对象 基本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资 料 必修课(√)选修课( ) 理论课( √ ) 实验课( √ ) 陈振宇 职称 讲师 级 专业 本 科 班
侯晓霞,祝虹主编,《动画插画》,湖北美术出版社
讲课: 12 学时 实验: 0 学时 上机: 20 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插画设计》是动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能系统地掌握插画的基本理论 和相关知识,了解当代插图的理念以及插画的绘制方法,从而为进行动画创作打下结实 的基础。 本门课程由浅入深的、系统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阶段性的学习、交 流、创作活动使学生基本能够达到具有一定的图形表达和设计能力,以丰富的设计表现 语言表达各类不同的设计效果,更好的为专业设计服务。
教学 重点:插画设计的技法训练 重点 难点:多种技法混合使用 难点 插画设计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请打√)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次 课时 安排 1 4 课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插画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插画的历史 熟悉插画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插画的特点 难点:插画发展史与概况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第一章 插画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授课学时:4 1.1 插画的概况 1.2 插画的特点 1.3 插画的规则与技术环境
小结: 课程安排合理,注意知识点的讲解 作业和思考题: 1、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练习 2、熟悉基本工具的应用
教学后记:
方法及手段 主要以图例、视 频讲解为主,
举例讲解以及板 书讲解,示范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 1~n 等; 3. 授课形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讲评课、习题课等。 ( 第一章 插画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插画的定义 《辞海》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 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这种解释主要是针对书籍插图作为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 定义。 由于情报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插画的含义已从过去狭义的概念 只限于画和图)变 为广义的概念,“插画”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报纸、杂志、各种刊物或儿童图画书里,在文字间所加 插的图画,统统称为“插画”。插画,在拉丁文的字义里,原是“照亮”的意思。望文思义,它原来 是用以增加刊物中文字所给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能更生动、更具象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而在现 今各种出版品中,插画的重要性,早已远远地超过这个“照亮文字”的陪衬地位。它不但能突出主题 的思想,而且还会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 活感和美的感染力,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已广泛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涉及到文化活 动、社会公共事业、商业活动、影视文化等方面。 插画的历史演变 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从世界最 古老的插画洞窟壁画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发展。插画最先是在十 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 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 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 70 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 实风格。 [中国早期插画形式] 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 图解经文。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刊记确切年代的 则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 年)的《金刚般若经》中的扉页画。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有了长足 的进步。应用范围扩大到医药书、历史地理书、考古图录书、日用百科书等书籍中,并出现了彩色套 印插画。明清时期,可以说古代插画艺术大发展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行业。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 同的风格。 插画设计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请打√)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次 课时 安排 2 4 课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插画创作基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插图的创作平台与工具 掌握插图的基本构图方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插图的构图方法 难点:插图的构图方法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第二章 插画创作基础 授课学时:4 2.1 插画的构图 2.2 插画的空间与形式 2.3 插画的色彩 2.4 插画的创作平台与工具介绍 小结: 课程安排合理,注意知识点的讲解 作业和思考题: 1、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练习 2、熟悉基本工具的应用 教学后记:
主要以图例、视 频讲解为主,
举例讲解以及板 书讲解,示范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 1~n 等; 3. 授课形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讲评课、习题课等。 第二章 插画创作基础 插画的构图 插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插画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和喜爱.国内外有着大量优秀的插画绘本作品,每位插画家对构图都有着不同的心得体会,都 有着多样的构图方式.他们所绘制的插画风格迥异,题材广泛,特别是构图方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 究.本文通过研究插画绘制中的构图表现,分析插画名家作品,从而提高对构图的认知,加强对画面 整体的把握能力,学会用准确的构图语言来表达出所包含的内容和情绪,并在创作中寻求和谐的构 图关系,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插画的构图形式 A 中心式 B 环绕式 C 对称式 D 均衡式 E 堆叠式 F 平铺式 A 中心式 主要表现对象位于画面的中心区域。 常用来表现较单一的对象。表现多个对象时,则中心区域的 对象成为重点。
B 环绕式 表现对象在画面中呈环型排布,或次要对象呈环绕状围绕表现主体。 既可用来表现多个对象,也可用来突出被围绕的主体。
C 对称式 表现对象在画面中呈现为接近对称的样子或排列方式。
D 均衡式 不同表现对象在画面中呈一左一右、一上一下排布,在画面形成来自两侧或两角的张力,使画 面形成视觉均衡。但画面两侧的表现对象在体量上、色彩层次上往往并不相等,具有对照的趣味。
E 堆叠式 表现对象在画面中突破固有的空间关系,呈堆叠形式排布。削弱空间纵深的堆叠可用于具有装 饰感的画面。堆叠手法也常用在需要表现多个对象的作品中,例如展现群体人物的海报。 F 平铺式 表现对象在画面中不突出体现主次关系或空间关系,呈逐个铺陈形式排布。
色彩的运用 (一)色彩的分类 人们视觉感受到的色彩非常丰富,按种类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原色,即色彩中不能再分解 的基本色称为原色;间色,由两个原色混合得间色;复色,颜料的两个间色或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 间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相混合得复色,亦称第三次色。但就色彩的系别而言,则可分为 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两大类。前者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蓝、紫 等为基本色;后者指由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 1.色彩三要素。即色相、色度和色性。色相即色彩的“相貌”,各种颜色,呈现出各种不同的 “相貌”,便叫“色相”。如红、橙、黄、绿等,它是色彩显而易见的最大特征。色度指色彩的明 度和纯度前者指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指色彩的素描因素;纯度,是指一个颜色色素的纯净和浑 浊的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色性即色彩具有的冷暖倾向性,这种冷暖倾向是出于人的心理感 觉和感情联想。 2.色彩的对比与调合。色彩的配合既要有对比,又要有调合,只有调配得当,才能给人以美感。 “对比”与“调合”是画面上处理色彩常用的手法,“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调合”则给人 以协调统一的感觉。 3.色彩的搭配和过渡 色彩搭配与过渡要遵循以下四条原理:色彩的鲜明性,色彩要鲜艳,容易引人注目;色彩的独 特性,要与众不同,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色彩的合适性,色彩和你表达的内容气氛相适合;色彩 的联想性,不同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选择色彩要和你表达的内容相关联。 4.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 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很大,它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 它可以引发情绪、产生联想。这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往往产生联想,对色彩也就引发了情感。 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感受的影响,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性格、年龄、 性别、职业、爱好、风俗习 惯、宗教信仰、社会意识等都不尽相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感觉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联想个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