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参考教案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参考教案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柏拉图所处时代特征,苏格拉底的思想,波拉图哲学思想的形成。

柏拉图的哲学观、理论观、理想国的设想(内容、实践及评价)。

阿卡德米学院教学内容,学生来源,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古典哲学,希腊的城邦政体与柏拉图理想国的天才设想。

运用比较雅典民主政体与中国民主改革。

比较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结合柏拉图的教学目的、方法,总结自己学习历史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文字材料归纳和谈话法;分析图表比较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时代造就思想家,其思想又影响后代。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世界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重点]: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理念论与理想国
[教学重点]:
古代雅典民主政体
如何看待唯物和唯心的哲学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本课引言部分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都是为了以后能够京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大学接受学
习,接受更多的知识。

那么同学们知道最早的大学是什么大学?她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最后告知正确答案。


西方最早的教育机构----阿卡德米学院。

(同时展现该学院的历史遗迹的图片)它是西方中世纪时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课程设置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

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存在九百多年。

那么这所著名的学院,具有近代大学性质的大学又是谁创立的呢?
(学生回答:柏拉图。


对,就是伟大的古希腊德哲学家---柏拉图。

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创立这所学院?柏拉图在历史上还有那些贡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

(讲授新课):
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1、出身名门:公元前427年出生雅典贵族家庭
2、柏拉图所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同盟战败,暴露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柏拉图希望建立类似斯巴达政体。

3、追随名师:崇拜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促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

4、游历四方:游历12年,到达小西亚、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

终成明哲。

5、创办学校:387BC,阿卡德米学院 Academy
二、柏拉图的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
1、思想产生的背景
A、①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实质是:奴隶制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打败了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雅典。

②苏格拉底被处死刑
——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

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B、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2、理念论(哲学思想) A 、观点: ① 世界:
② 理性世界——————————————————感性世界
③ 知识先天固有,学习即是回忆。

B 、评价:
① 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
② 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
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

3、理想国(政治思想)
A 、代表作:《国家篇》(《理想国》)
B 、观点: ① 理想国家:
② 国家统治者——“哲学王” (最富有智慧,最具有正义感和理性)
C 、评价:
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三、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
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开设课程:算、几、天
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
3、影响:
生命中的转折点,传播政治理想,培养众多人才;
欧洲文化史上大事件,为后来欧洲文教、科技、哲学等发展奠定基础。

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事物的概念或实质——真实、永恒 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物质或现象——虚假、变幻
对立 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 护国者——执政 “智慧之德”
卫国者——军队 “勇敢之德”
生产者——生产 “节制之德”
人类历史是第一个乌托邦的幻想,其中有关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提倡社会分工,正义和幸福,和谐与效率等主张具有合理性,但超出当时社会政治需要。

四、评价柏拉图
1、受到人们尊敬,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是奠基者,世界影响巨大。

2、思想存在争议,其理念论、知识论、理想国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探究问题):探究问题:
(一)简述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主张,并评述柏拉图思想的历史影响。

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他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珍惜的宝贵遗产。

(二)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相同:①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源的地位。

②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
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④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⑤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⑥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赂,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同:①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

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课堂反馈练习):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 B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旧唯物主义观点
2.他设计了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

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这个人是指( B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 莫尔 D圣西门
3.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C )
• A武士 B士农工商 C哲学家 D公民
4.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说明( A )• A 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 B 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 C 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 D 理想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5.下列有关柏拉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 A 曾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哲学。

• B 曾三次到北非文化中心居勒尼,希望把那里的统治者变成哲学家。

• C 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院,成为培养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重要基地。

• D 他的《理想国》是叙事体著作,给后人智慧的启发
6.《理想国》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A )
• A 什么是正义
• B法治优于人治
• C 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
• D理想国中的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
6、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相同:①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源的地位。

②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
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④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⑤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⑥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赂,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同:①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

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