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浙江农林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浙江农林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

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1)农业知识综合三(830)农业推广学参考书目为:1、设施农业概论,李建明,2010化学工业出版社。

2、农业机械学,上、下册,李宝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3、机械设计,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跟大家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吧。

学英语免不了背单词这个难关,词汇量上不去,影响的不仅是考试成绩,更是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背单词也是学习者最感到头痛的过程,不是背完了转身就忘,就是背的单词不会用,重点单词主要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总结的,我把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全都挑出来写到旁边,记下来反复背直至考前,总之单词这一块贵在坚持,背单词的日程一定要坚持到考研前一天。

因此,学会如何高效、科学地记忆词汇,养成良好的记单词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用的是《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里面的高频词汇都给列出来了,真的挺方便的,并且刷真题我用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这本书,我感觉对我帮助特别大,里面的知识点讲解的通俗易懂,而且给出的例子都很经典,不容易忘记。

前期,在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积累,也就是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同学可以背考研单词,而基础相对好一些的同学考研单词相对于你来说就会比较简单,这时就不必浪费时间,可以进行外刊阅读。

由于考研英语阅读的文章全部都是从外刊中摘录的,所以进行外刊阅读就可以把其当作“真题”的泛读。

中期,在期末考试和小学期结束之后就要开始做真题了,我从最早的那年开始一路做下来,留了三套考前模拟,大概是有二十多套。

我一般会第一天做一套然后后面花1~2天的时间对文章进行精读及分析错误原因。

早些年的英语出题有相当难度,考察的有不少都是很复杂的句式及熟词僻义,这与近几年的考察角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建议时间不多的同学完全可以放弃早些年的真题,然后时间比较充足的同学可以做一做,但是不需要因为错很多,而丧失信心,我记得有一张卷子的阅读我错了快十个,但是今年阅读部分,我分数还不错。

关于完型部分不需要特别的训练,这个是考词汇的用法,要训练的话可谓大海捞针,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语感,这个在阅读中就会慢慢建立起来的。

然后是新题型部分,这两年考的都是排序,这种题目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我没有重视导致今年错了两个。

最后的翻译部分个人觉得真题中的翻译能吃透的话就足够了,每年五句这么多年真题算下来也有一百来句,能搞懂这些翻译拿个7、8分问题不大。

之后在,9月中~12月这段时间应当主攻作文,我用的木糖英语的作文书,这本书有几篇小作文范文写的很好,然后其他几本作文书我都借同学的来看过,这些作文书上一些模版我看的尴尬癌都犯了,英语作文想要拿高分尤其是在热门地区仅靠作文书上的模版是不可能的。

小作文我拿的算是高分,但是考前由于时间问题(主要是懒)我没有练过一篇小作文,能拿到这样的分数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没有用模版绝大部分句子都是在考场上想的,正是因为这样我的作文内容是紧扣题目并且用词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出彩的,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我写满了,因为格式问题我的小作文只比大作文短一点,这样其实是向老师传递一个信息:你在完成客观题之后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一篇有质量且有长度的文章。

这说明你的英语能力是比较强的。

(830)农业推广学专业课复习接下来就跟大家说一说专业课具体怎么去复习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首先是教材,建议使用学校规定的专业课书目。

我在复习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把书翻了一遍,并且一边看一边记,把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一是方便日后回过头来再看,二是也是能让你在复习的时候保持思路清晰,更加专注,虽然会慢一点累一点,但是我感觉效果很好。

在做笔记时,大家切记一定要尽量做到全面,例如:农业推广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内容: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活动。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狭义推广的拓展和进步,其内涵既包括狭义推广的产中技术指导,又包括产前咨询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和组织农民经营。

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为手段,将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和农业三态效益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地位:农业推广、农业研究、农业教育三大支柱,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同等重要。

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质的再完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对于专业课,只看知识点不去做题是不行的。

做题并不是题海战术,把题背下来,而是通过做题将知识点彻底搞懂。

在你每学完一章就建议赶紧去做书后习题。

书后习题的量不少,如果你从头到尾能把所有题都搞懂,那你的知识点掌握基本没问题了。

但是如果你不是特别厉害的话,有的题你还是会有问题不会做的,这个时候你就要和小伙伴们讨论或者咨询一下大神了,课后题书后只给出了结果,没有具体过程(当你做完题发现你的答案和答案一样的时候,感觉爽爆了)在做题时,不能偷懒只看思路,要把全部内容真真切切的写出来,因为考试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紧张,导致答题思路不够清晰,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练习。

当你把书后题都做完,前面的东西你可能会忘,因为这一遍看完已经很长时间了。

所以你可以选择把笔记过一遍,哪里不懂再看下书,这就很快了。

所以之前的练习题最好也保存好,方便日后查看。

例如:我国现行的几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优缺点:①科、教、推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市场经济、知识产权、源头枯竭等;②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的运行机制:由于农业科技园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良好,按市场机制运作,与市场经济体制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③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农业现代化程度愈高,农业产品的商品率也越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自给,而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的小规模经营,成本高,品质差,效益低,甚至增产不增收。

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④以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为平台的运行机制:可以实现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充分发挥体系的“吸纳”和“辐射”作用,推动中央和地方条块结合,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科研力量的协作,推动体系对现有条件和资源的整合利用,推动产业技术体系与科技推广体系的衔接以及不同体系新成果的示范带动作用。

讲到这里,我想到了公共课,公共课的题目繁多,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规律可言,甚至很多人选择题海战术,试图刷题去提升自己,其实我个人觉得研究生考试还是不要题海战术的好,再繁杂的题目其实都能找到一些规律,比如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笔记,找一些重要的技巧,比如阅读可以用答案去带入题目,这样就可以把题目们进行分类,提高做题效率,同样的还有公共课政治,《政治新时器》虽然已经精简了知识点,但题目的数量仍然是不可小觑的,我们还是需要做一些如框架性质的笔记或总结,将每个知识点互相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这里有些偏题,聊了这么多的公共课,我们还继续聊专业课上面的一些问题。

之后就到了做真题的时候了。

想办法弄到点真题,真题的内容都是重要考点,大家一定要提起注意来,因为真题中包含都是考点,并且有些题目是会重复出现的,大家一定要注重真题的总结呀,反复出现的真题就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例如:在后期可以做一做研教新版的模拟题,这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很好的途径,你通过考试,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进而查漏补缺,在上考场前的每一次锻炼都是宝贵的经验,做不好没关系,只要你能根据自己的表现做出积极调整,上考场的时候会有惊喜哦!可是出题角度的不同就决定了题目的多样化,也决定了答案的灵活性。

一味地押某一个重点忽视命题切入点会得不偿失。

这本书从各重点知识可能的出题角度出发总结必备语句,真的是很不错滴选择啦。

回顾整个过程,做题还是很重要,无论是课后题还是真题,做完都得保证弄懂,不能做完就放在那,甚至都不对答案,考研不是糊弄自己的时候了,最好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有问题及时交流把他们弄懂,不能闭门造车。

复习的时间问题,我认为考研这件事多早开始都不算早,如果你开始的早,甚至可以看两遍、看三遍,一定是有好处的。

考研这件事本身就是有竞争的,有竞争就会有淘汰,是很残酷的,你分高你就上,分不行你这一年就白费了。

所以一旦你决定考研,那么就得尽早开始,全力以赴,耐得住寂寞。

因为这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考研,你身边那些保研、工作的同学在你备考最难受的时候他们可能正是刚刚解放,玩的很开心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坚持到底,坚持这件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这些只是我在这一年多备考的经验与感悟,然而学习这件事有时候也因人而异,这些经验仅供参考。

希望大家都能顺利上岸。

好了就先和大家说到这里了,我这里还有自己之前用的一些资料,比如真题、笔记、以及一些专业课的视频什么的,大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我都分享在里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