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科院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中科院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同上 同上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11 紫精类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 及性能研究 12 锂离子电池等能源转化与存储材 料化学与物理 13 非线性光学材料理论研究 14 纳米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15 纳米材料生长机制与动力学 16 新型半导体团簇的制备与应用探 索 17 多功能超分子化合物 18 汽车尾气 NOx 净化 19 手性与催化多孔材料 20 光化学和辐射化学 21 清洁储能与环保纳米材料的设计 与合成 22 多孔 CO2 捕获材料的设计合成及 性能研究 23 光催化 24 新型含碳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 25 新型离子交换材料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同上
04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
同上
能调控
05 金属膦(胂)酸盐功能配合物的
同上
合成与结构
06 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
同上

07 纳米氧化物催化材料和锂离子电
同上
池等能源材料
08 热电材料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同上
09 热电材料设计与理论研究
同上
10 半导体材料
同上
11 半导体材料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福建物构所设有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中科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 理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煤制乙二醇及相关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 实验室、福建省纳米材料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激光技术集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福建省光电子晶体材料与器件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光电子晶体材料 及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 10 个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结构化学基础研究室、纳米 材料研究室、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室、晶体材料研究室、材料化学与物理研究室、 激光工程研究室、化学生物学研究室、应用化学研究中心、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等 10 个研究室(中心),培植了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福
05 仿生化学和生物传感
同上
06 肿瘤早期诊断及光动力治疗
同上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1 光电磁功能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9 固体物理或 823 普通化学 (乙)或 825 物理化学(乙)
02 固体激光材料和器件
同上
03 先进功能材料设计模拟
同上
12 团簇的分子与晶体工程
同上
13 稀土化学或稀土发光材料
同上
14 含有机硫过渡金属簇合物的组装
同上
和性能
15 配位化学
同上
16 金属蛋白(酶)结构与功能研究
同上
17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
同上
成和性能的研究
18 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的合成与
同上
性能
19 碳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同上
20 分子基光电晶体材料
福建物构所以中科院实施的“率先行动”计划为主线,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建立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工程产业化”三者互相支持、良性互动的科技 创新体制。
福建物构所正加快改革创新发展,加快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以实现出成果 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为战略使命,进一步完善“前沿科学—变革技术—产业 示范”科技创新价值链,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着力建设卓越创新中心,建立健全与重大产 出导向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学研协同 创新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建成为国际材料科学前 沿的原创成果基地、新兴产业与变革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成为从原创基础 研究到变革创新、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典范;成为国际一流的物质科学与技术研 究机构。
二、中科院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070205 凝聚态物理
预计招生 考试科目
人数 70
备注
01 光学材料中物理问题及固体发光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或 617 普通物理(甲)④809 固体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同上
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070303 有机化学
01 金属有机光化学和光物理
02 金属有机混合价化合物中的电子 转移 03 有机合成 04 绿色催化 05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06 应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 有机催化与不对称反应 08 有机超分子化学 09 有机金属功能材料 10 金属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 070304 物理化学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09 光学/光电子学应用及系统
同上
10 微结构光学测试技术
同上
085204 材料工程
01 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 料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9 固体物理或 823 普通化学 (乙)或 825 物理化学(乙)
2015 中科院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参考书、
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一、 学院介绍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福建物构所)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 卢嘉锡院士创建于 1960 年。是中科院 A 级研究所。
福建物构所定位于注重原创基础研究,加强变革创新,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多年来面向国家重大与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注重原创基础研究,开展 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引领国际结构化学和光电晶体材料学科发展,创 建物质科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实现目标导向的新材料理论设计和定向合成;谋 划创新需求驱动的学科布局,以结构化学和光电材料优势带动新能源、新材料、 激光技术、装备制造等相关学科发展。
01 先进制造技术
02 半导体照明 03 高端科学仪器装备 04 新型显示技术 05 半导体光电子学 06 固体激光技术及应用 07 激光工程器件的研究 08 配合物光电材料与化学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6 普通物理(乙)或 817 光学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21 类分子筛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
同上
22 功能配合物化学
同上
23 多功能磁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和
同上
性能研究
24 LED 无机材料化学
同上
25 功能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同上
26 固体结构化学
同上
27 功能原子簇聚合物材料
同上
28 无机超分子化学
同上
29 金属团簇的分子与晶体工程
同上
30 功能金属有机膦酸及胂酸配合物
福建物构所现有职工 702 人,其中:中科院院士 5 人(含兼职 3 人),研究员 86 人,副高 111 人,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27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5 人。福建物构所是 1978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之一。现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和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凝聚 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等 6 个博士、硕士培养 点; 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 4 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并设有化 学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2 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学研究生共 402 人,其中博 士生 146 人,硕士生 171 人,海西联培硕士生 79 人,外国博士留学生 6 人,在 站博士后 15 人。研究生导师 87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55 人,硕士生导师 32 人。
在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目前正在筹建中国科学院海西 研究院(下设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材料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研究所、 动力工程研究所、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和海峡两岸科技合 作交流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民生,通过技术转 移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国家 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做出重大创新贡献。
同上
研究
14 非线性光学晶体生长与性能研究
01 无机有机复合聚合物材料
02 配位化学 03 无机超分子功能材料 04 配合物光电材料与化学 05 无机-有机杂化光功能材料、红 外非线性光学材料 06 分子材料和分子器件 07 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 08 新型无机倍频晶体材料的设计与 合成
物理或 811 量子力学或 825 物理化学 (乙)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2 能源材料中的磁电物理学 03 超强超快激光晶体及其器件 04 激光技术 05 半导体照明 06 固体激光物理 07 非线性光学晶体与器件 08 新型铁电压电材料的探索 09 纳米材料与物理、凝聚态理论、 光学材料与光谱学 10 微纳光学、光电子学、量子光学 及量子信息 11 准相位匹配技术及其应用 12 激光技术与应用 070301 无机化学
01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02 结构生物学 03 生物化学 04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④852 细胞生物 学 同上 同上 同上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建创鑫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中科华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中科万邦光电科技 和青岛海泰光电科技等十多个高科技企业。
建所以来,福建物构所获得 230 多项科技成果和奖励,其中问鼎国家科技三 大奖及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17 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2 项。已成为在国际上 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结构化学、新材料与器件集成与应用的综合研究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