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发布时间:2007-10-18点击次数: 总结近年来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经验, 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制了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2007月 10日 8日以国 家电网发展 [2007]812号文印发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附件:国家电网发展 [2007]812号文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的通知 中国电科院,国网经研院,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设计院:

为满足输变电工程核准要求,规范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加强电网项目前期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电网建设的特点,公司 研究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 。现印发试行。

本规定在试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二 ○○ 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 内容深度规定 (试行 二 ○○ 七年十月 目录 总则 ... 1 一般规定 ... 2 “ 两型 ” 电网建设思路和原则 ... 4 交流工程 ... 7 1 工程概述 ... 7 2 电力系统一次 ... 8 3 电力系统二次 ... 13 4 变电站(串补站站址选择 ... 18 5 变电站工程设想 ... 22 6 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 24 7 大跨越选点及工程设想 ... 26 8 节能措施分析 ... 28 9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 29 直流工程 ... 31 1 工程概况 ... 31 2 电力系统一次 ... 32 3 电力系统二次 ... 37 4 换流站站址选择 ... 41 5 换流站工程设想 ... 46 6 直流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 48 7 接地极极址选择及工程设想 ... 51 8 接地极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 53 9 节能措施分析 ... 55 10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 55 图纸 ... 58 有关协议 ... 60 附则 ... 61 总则 1.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为项目核准提供技术依据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满足输变电工程核准要求,规范前期工作深度,加强 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是编制、评审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研究编制可行性研 究报告,并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评审。评审意见是开展项目专题评估和编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开展后续工程设计的依据。

3. 本规定适用于 330千伏及以上新建、扩建、改建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包括直流背靠背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220千伏输变电工 程可行性研究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4. 对于城乡规划区内的输变电工程,应及早将电网规划内的变电站站址和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工作成果 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5. 为满足项目核准需要,推进工程前期工作,对于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应及时安排预选线等后续设计,进一步落实变电站站 址和线路路径,配合开展专题评估工作。

一般规定 1.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必须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各专业的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电网建设(简称 “ 两型 ” 电网建设。推广通用设计、通用造价、通用设备,促进标准化建设。推广采用先进适用输变电新技术,提高线 路输电容量,节约线路走廊,集约使用站址资源。注重环境保护,节能降耗,控制工程造价。

2.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审定的电网规划为基础。 3.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必须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4. 当有多个设计单位参加同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应明确其中一个为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应对其他各协作设计 单位的设计内容负责,对相关工作的配合、协调和归口负责,对接受工程外委项目的各设计和测试单位的资质提出意见,并负责将各外 委单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试验研究报告等的主要内容及结论性意见经分析和整理后归纳到可行性研究总报告中。

5.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电网规划的基础上,应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系统方案及投产年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同时应分析项目及方案的节能降耗效 益,提出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远景规模和本期规模。

(2提出影响项目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的重要参数要求。 (3提出二次系统的总体方案。 (4对新建工程站址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现场踏勘、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新建工程原则 上应有两个及以上可行的站址。

(5对新建线路的路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大跨越工程,跨越点位置应结合路径方案进行全面技术、节能及经济比较,并进 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

(6投资估算应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并应与通用造价、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7经济评价所需的原始资料切合实际,测算的电网电价调整需求合理、可信。 6.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总报告、电力系统一次接入系统报告、电力系统二次接入系统报告、变电站工程选站及工程设想报告、线路工 程选线及工程设想报告、节能降耗分析报告、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报告等卷册编制出版。总报告说明书应按要求编写,并应有附件和附 图,其他报告也应有必要的附图。

“ 两型 ” 电网建设思路和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土地和线路走廊资源日益紧张,在电网建设中,必须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电网输配电 能力、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网损、节省投资。

1.优化建设时序 在负荷增长较快的地区,结合远景地区电网分层分区规划,可考虑同时建设 2组变压器,避免短时间扩建变电站,避免不同电压等 级电网间的重复建设,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节约投资。

2.大容量变压器 750千伏变压器宜采用 150、 210万千伏安容量的变压器。 500千伏变压器宜采用 75、 100、 120、 150万千伏安。在大中型城市负荷 密度较高的地区,每个变电站宜配置 2~4台 100~150万千伏安主变,尽量减少变电站个数,与大截面或耐热导线线路配合应用,可简 化电网结构。 330千伏变压器宜采用 24、 36、 50万千伏安,在负荷密度高的地区推广 36、 50万千伏安主变。 220千伏变压器容量可采用 15、 18、 24、 30、 36万千伏安。

3.串补技术 串补技术可以有效缩短输电线路的电气距离,提高线路输送能力,改善潮流分布,宜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中推广采用。

4.同塔双回(多回线路 按远景目标网络规划,应远近结合,采用同塔双回线路架设。初期潮流较轻时,可考虑先单侧挂线。在线路走廊特别紧张的地区, 应考虑优化线路路径,建设同塔多回路,特别是不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多回路,充分利用走廊资源,提高通道利用率。同塔双回(多回 铁塔设计推广采用高强钢。

5.紧凑型线路 在远距离、大容量送电工程中,应考虑采用紧凑型方案,提高电网的稳定水平。 6.导线设计、建造的标准 新建线路导线最高允许温升应按 80ºC设计。经济发达地区,线路改造困难,当老线路因导线截面过小,热稳定水平成为制约电网送 电的瓶颈时,可优先考虑提高导线最高允许温升,其次可考虑将老线路改造为耐热导线。

7.路径 [蒋 1] 大方案选择 对于跨区、跨省线路和较长线路,采用高清晰度卫片辅助路径大方案选择技术,能更加准确地提供统计数据,有效缩短线路路径, 应在线路路径大方案选择中推广采用。

8.导线截面选择 远景潮流较重的线路宜采用大截面导线,减少线路回路数,简化网络结构,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网损。导线截面选择应按全寿命周 期进行比选。 750千伏交流线路导线截面宜采用 6×400mm2, 330千伏交流线路导线截面宜采用 2×400、 2×630、 4×400mm2。 500千伏交流 导线截面宜采用 4×400、 4×500、 4×630、 4×720mm2,主网架线路宜选用 4×630mm2以上导线, 4×300mm2可在较小容量电厂(例如抽水 蓄能电站接入系统中采用。 500千伏紧凑型线路导线截面宜采用 6×300、 6×400mm2。 220千伏输电线路宜采用截面 2×400、 2×630mm2, 500千伏变电站向枢纽 220千伏变电站送电的出线可采用截面 4×400mm2的导线。

9.数字化变电站技术 有条件实施的工程应逐步采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 10.节能降耗 项目本身应满足能源政策,符合西电东送格局,为节能降耗起到积极的作用。接入系统方案合理,潮流流向、网损合理。变电站设 备选型,应考虑节能产品。输电线路材料和结构应考虑节能和降低线路损耗。

11.注重环境保护 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噪声干扰。优化线路路径,整合输电通道资源,避开环境敏感地区,降低线路走线对环境 的影响;跨越林区采取高跨方案;在山区复杂地形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基础技术、岩锚基础技术等,减少土方开挖、保护山区植被。变电 站选择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无法避让的应优先选用占地少的变电站技术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