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中国润滑油行业市场现状(车用油)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猛增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汽车润滑油用量增长速度较快。据统计,1997年全国润滑油年总消耗量约350万吨,其中国产油市场份额为65%。进口油为35%,市场表现为进口油份额迅速上升的发展趋势。种类繁多的汽车润滑油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外国知名品牌产品的进入,更使国内润滑油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达到白热化。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并尽可能大地获取市场份额,了解市场是根本。
2 样本城市分布 本次调查共选择北京等11个城市进行,基本上能代表全国润滑油市场的基本现状。样本具体分布如下(见表1):
表 1 城市样本分布和城市样本数比例 ( % )
城市 样本数 比例(%) 北京 52 11.33 包头 47 10.24 大连 61 13.29 南京 54 11.76 上海 14 3.05 苏州 33 7.19 广州 45 9.80 武汉 52 11.33 太原 56 12.20 深圳 35 7.63 呼和浩特10 2.18 合 计 459 100
3 样本 样本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布见表 2。我们看到在被调查的企业当中,私营企业比例高达47.93%,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形式,说明经营方式灵活的私营润滑油经销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如此众多的私企参与经营与润滑油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不无关系。企业的人员规模及经营规模(见表3、表4)分布以小规模比例最高,它直接体现了润滑油厂家和经销商的营销思路:多网点、小规模是润滑油销售的主要形式。 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表 2 样本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布
企业所有制性质 样本数 比例(%) 私营 220 47.9 集体 80 17.43 股份制 61 13.29 国有 49 10.68 联营 21 4.58 三资 14 3.05 其他 14 3.05 合计 459 100
表 3 城市样本分布和城市样本数比例 ( % ) 人员规模 样本数 比例(%) 1-9人 297 64.71 10-19人 95 20.69 20-49人 39 15.03 50-99人 16 3.49 100-499人 7 1.53 500人以上 5 1.09
表 4 样本企业经营规模分布
年营业额(万元) 样本数 比例(%) 50以下 203 44.22 50-100 117 25.49 100-500 95 20.70 500-1000 28 6.10 1000-5000 11 2.40 5000以上 5 1.09 2 我国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的使用环境
2。1 调查对象和范围 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用户的,尤其是直接与润滑油接触的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工。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遍布27个省、市和地区,共有300辆汽车,其中国产车约占90%,进口车占10%;轿车占46%,客车占10%,卡车占21%,其余占13%;1990年以前出厂的约占45%,1990年以后出厂的占55%。 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2。2 汽车运行环境 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汽车润滑油的使用环境是比较复杂的。 ·道路状况 中国的公路分布很不均匀。华北及沿海地区公路状况较好,有高级公路通过,且公路分布较密,均有多条国道通过;东北及华中地区次之;西北及西南地区公路状况较差,面积大但国道较少,城市多为柏油路,道路条件较好,山区较差。 ·气温特点 东北部的气温较低,冬季较长。夏天最高温度达40℃,冬季最低温度达-39℃左右,大部分地区有较长时间的风沙天气;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夏季长,冬季短,夏季最高温度在40℃左右,冬季最低温度在一6℃左右,空气比较湿润,风沙天气少,但雨季比较多。 ·运行情况 3%的汽车为出租车和公交车,长期处于开开停停状态;西北部地区车辆行使多为山区;东北部则多为灰沙大场所;南方及沿海地区多为平原,车辆运行状况较好。 ·用户信息 目前中国汽车直接用户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的汽车司机、出租车公司的汽车司机,约占97%,仅有3%为私人汽车拥有者。
3 我国润滑油的市场状况 3。1 生产能力 调查中发现,用户使用的发动机润滑油中进口油约占17.67%,国产油占67%,混合使用的占15. 33%。国产车一般用国产的润滑油,进口车一般使用进口的润滑油,但是目前国产高级汽车也使用进口机油。
国产润滑油在品种质量上与国际上的差距是比较大的。美国汽油机油已普及SG级标准,正在推广SH、Sl级机油,而我国在中高档发动机润滑油中主要是QC、QD级中档油,约占80%~90%,而高档油的比例很小。在发动机油中,主要是单级油,多级油仅占10%左右,目前仅有极少数厂家用进口的SG级油,QE、QF级油在市场上不多。
近些年来我国润滑油产量的增长速度(4%以上)一直高于国际的平均增长速度(2%左右),目前我国润滑油综合生产能力列世界第三位。我国国产机油在品种与质量上基本已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但是近年来进口油品大量增力,销售能力已达我国润滑油当前销售量的20%。目前的进口机油主要是美孚、加德士、壳牌等。
3。2 用户用油情况 (1)我国主要车型用油情况 我国的汽车行业由于不断引进国外的汽车生产技术,生产的高级车辆越来越多,对润滑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进口汽车大部分需要SF级以上的油品,有些汽车生产厂家已明确提出需用SG级。我国汽车不同车型用油状况见表1。
表1 主要车型用油状况 系列车型 车辆性质 生产厂 使用油级别 相应的国际标准级别 东风EQ140系列 卡车 二汽 QC SC 解放CA15 卡车 二汽 QB SC 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解放CA141 卡车 二汽 QD SD 东风改型系列 卡车 二汽 QF SE SF 桑塔纳 轿车 上海 QF SF 标致 轿车 广州 QF SF 切诺基 吉普车 北京 QF SF 奥迪 轿车 一汽 QF SF 富康 轿车 二汽 QF SF 夏利 轿车 天津 QE SE
(2)用户的知识水平 由于目前我国汽车所有权的特殊情况,造成不同类型的用户对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和更换等方面的知识各不相同,对汽车综合保养的责任心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个人车用户对汽车综合保养和使用方面的知识水平要比其他性质的用户高些,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汽车用户对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更换和正确使用方面的知识是很贫乏的。这是造成润滑油使用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次调查中表明,大部分用户对许多汽车发动机(一些性能结构参数)和润滑油(理化性能和换油周期等)方面的知识了解非常少,对合理更换发动机润滑油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也不够,见表2~4。
表 2 用户的发动机知识 项目 不了解此项选择的用户比例 发动机型号 53% 发动机生产厂 63% 发动机压缩比 有无 49% 曲轴箱正压通风装置 40% 有无尾气净化装置 40% 有无废气循环系统 45% 发动机冲程系数 41%
表 3 用户对车辆的保养知识 项目 不了解此项选择的用户比例 换油时废油是否清洗干净 34% 是否经常维护空气滤清器 10% 是否定期更换机油滤芯 10% 是否每天检查润滑油量 28% 是否使用劣质冒牌机油 23%(是) 使用劣质冒牌机油后的主要危害 20% 中国北方集团润滑油工业研究院 表 4 用户的润滑油知识 项目 不了解此项选择的用户比例 润滑油牌号 9% 润滑油生产厂 42% 润滑油质量级别 57% 润滑油粘度级别 46% 发动机油箱所需加的油量 9% 润滑油平均消耗量 33% 换油准则 7% 定期换油周期 24% 按质换油周期 46% 是否对在用油定期取样检查 80% 是否采用快速油质检验方法 60% 常用快速油质分析仪生产厂、型号 100% 是否按质换油 44% 是否润滑油变黑作为换油的单一指标 46%(是) 是否检验油的理化指标(水分、闪点、粘度、酸质、铁含量、正戊烷不溶物) 87%
我国汽油的进口关税由入关前的9%降为6%,柴油关税保持不变,仍为6%.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全国年消费润滑油440.54万吨,市场规模达到220亿元人民币。这220亿元的润滑油市场,尽管高端市场份额仅仅占约20%,但利润却占了整个市场的80%,而高端市场的85%却尽数落在以壳牌、美孚、埃索、BP等为代表的洋油手中。这等于说,国产品牌占据了润滑油市场五分之四的大饼,却只分得五分之一的利润。 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将来的润滑油市场将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高端润滑油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二)国产品牌润滑油将掀起树立品牌的热潮,例目前国内的三家主要润滑油:中石油、中石化、统一的形象已经初步建立 (三)国内的润滑油市场将逐步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 ⑴油的特质:适应高档车对发动机的严格要求和汽车制造商的出厂规定。相对来说,高档油技术含量较高,对原材料要求严格,市场比较稳定,价格弹性较小。高档油市场60%以上在汽车修理厂,用户的高档车一般希望送修理厂维修和保养换油。中档油市场增长最快、很有潜力。国内各大城市中,由于中档车的保有量增长最快,且城市基于环保要求相继推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使得中档油市场在大城市中进一步扩大;低档油销售走向更多的分布在乡镇及广大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低档油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⑵从地区看:中国润滑油市场可分为沿海市场和内地市场。沿海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利,市场也更为开放,品牌意识较强,乐于接受国外产品。内地市场经济发展较缓慢,交通正在改善,市场开放度不够,对油品价格较为敏感,品牌意识薄弱,高中档油市场容量较小。品牌主要分部在北京、上海 (3)从广告投放看:都是以户外广告品牌形象宣传为主要;电视广告以车主为补助;行业媒介投放的量相当的小,但一部分客户关注网络广告;国产润滑油缺少强势品牌的号召力。在国产上千个润滑油品牌中,能真正有点品牌价值的恐怕只有"长城"。中石油早在几年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