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如何做好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武娟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6年第9期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的状态,同时,因为人们本身养老观念的转变,所以,养老机构的数量也逐渐增加,有效地缓解了老年人养老的问题。
由此可见,强化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推动其稳定发展,这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化的关键。
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养老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做好养老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发展的速度也随之提高,所以对人口年龄结构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养老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而养老机构的产生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问题,但是,在其档案管理工作中却始终存在问题。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新时期养老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一、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在建立养老机构各种类型档案材料的时候,会涉及多个部门,所以,也逐渐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需要保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收集并整理,甚至是处理材料。
但是,在现实工作当中,养老机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而且管理意识也十分薄弱,同时,大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而专业的管理人才却严重匮乏。
这样一来,就使得合成材料所需的时间过长,很容易使档案材料丢失或者是混乱。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在养老机构的管理工作当中,制度种类很多,其中包括业务制度、后勤制度和财务制度等等,然而,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档案管理制度却存在问题。
所以,这样就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明确,其统一性与规范性的特点并不明显,所以,很难把档案管理和养老机构发展相互关联。
而在此背景下,资料的完整性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资料内容的缺失与遗漏,最终只会使得养老机构中的重要历史资料得不到相应的保存。
(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当前,在养老机构中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在其他部门中调取并兼职管理的,所以,其自身的档案管理素质与专业理论水平都十分缺乏。
根据实际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学历并不高,而且知识结构也不健全,甚至档案管理技术也很落后,所以,在信息时代的档案事业发展中,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其需要。
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服务缺乏主动性。
而且,在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且素质不高,所以,严重地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动力与其素质的提升。
(四)档案管理不科学且设备落后。
在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逐渐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
与此同时,电子文件与无纸化办公的方式也有效地转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然而,却因为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导致当前养老机构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不足,很多养老机构都采用的是手工组卷的模式,所以,在档案的保管以及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二、新时期完善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老龄化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所以,使得养老机构任务也更加繁重。
但是,因为
档案管理工作相对落后,因此,对于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完
善其档案管理工作,就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确保满足新时期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
相应需求。
(一)增强养老机构档案管理意识。
在单位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的作用十分重要,不仅能
够详细地记录其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
所以,不断强化养
老机构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意识,特别是领导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已经成为推动档案管理工作
开展的重要前提。
与此同时,还应该把档案管理工作和养老机构发展相互联系与结合,确保养
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深入地了解并认识档案形成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养老机构规章制度。
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建立并健全养老机构
的规章制度是重要的工作环节。
所以,养老机构应该充分地利用自身特点,并且与相关的法律
法规相互结合,不断规范并统一不同类型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得档案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更加
完善,推动其进一步地发展。
(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在养老机构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
质水平十分重要。
而养老机构中的领导人员则应该充分地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在机构
未来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自身素质水平提高的重
要性,并且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来不断学习档案管理的知识,积极参加专业培训,进而不断增
强其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更好地为养老机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改
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管理的观念,使其服务意识提升,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第一,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档案的利用意识。
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只要对资料进行
收集、整理和保管,而最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档案
进行归档整理,并且总结出相应的材料,更方便进行查阅和使用。
第二,应该不断提高管理人
员开放意识,将已经整理完成的材料编辑成册,同时详细地列出目录内容,针对专题目录需要
利用计算机来整理和保存,进而有效地增加查阅的速度。
第三,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在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并
且及时地了解并掌握相关信息内容,主动提供并利用所具备的档案资料,使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并且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得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得以提升。
(四)加大对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物资投入力度。
因为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同
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所以,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积极地利用现代科技,
进而更好地为养老机构提供所需服务,更好地开发并利用档案的资源,进而为机构工作人员提
供相应的信息资料。
另外,还应该适当地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物资的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
理设备,与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结合,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养老机构中,档案管理工作是其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但同样具有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推动机构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是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纽带。
所以,不仅要保证
养老机构的领导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积极地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
与专业素质,进而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管理服务,使得养老机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娟.养老机构加强休养人员档案管理的思考[J].赤子,2014(6):267-267.
[2]毛家敏.浅谈目前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其改革的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4(11):105-105;109.
[3]王洪宝.新时期社会养老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思考[J].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9):156-156.
[4]王少英.刍议养老保险并轨的档案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1 5,7(33):84.
[5]周仕芹.新时期如何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黑龙江史志,
2014(1):105-105
[6]李清华.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4(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