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41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经济学、经济学实验班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是研究策略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参与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策略才能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的一门课程。
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会经常碰到利益相互影响的博弈问题,也会经常使用博弈去选择策略,不管是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
近年来,博弈论的思想和建模方法已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分析领域,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加深了经济学的分析,有以博弈论为基础重构经济学大厦的趋势。
萨缪尔森曾说过,“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见博弈论的重要性。
而作为经济类本科生,尤其需要掌握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1: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博弈分析方法,目标2:能建立和分析简单的博弈模型,目标3:并能应用博弈思想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博弈论,包括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等内容;第二部分是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质上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包括委托-代理理论、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等内容。
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这两类基本博弈模型要讲透,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可做简单讲解,信息经济学可以穿插在博弈论的讲解中。
通过各类博弈模型的对比讲解,可以更好的突出重点,掌握难点,并结合实例,加强重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为实现教学目标,除了课堂讲授的方式外,也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还可以给学生留一些课后思考题,督促学生课后自学。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联系实际,尽量多的介绍现实中的例子,并使学生学习将博弈思想应用于现实的方法。
该课程从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熟练经济分析的工具软件的操作,能够运用数理对经济机制建模和分析,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博弈论1、博弈论的概念2、博弈论的发展3、博弈论与诺贝尔经济学奖4、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5、几个问题第二节几类经典博弈模型1、囚徒困境2、赌胜博弈3、古诺模型第三节博弈结构和博弈的分类1、博弈中的博弈方2、博弈中的策略3、博弈中的得益4、博弈的过程5、博弈的信息结构6、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7、博弈的分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教学重点、难点:博弈的要素分析,博弈结构和博弈的分类,现实问题转化为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博弈的概念,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博弈论专家。
理解:博弈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
掌握:博弈的要素分析,现实问题转化为博弈模型的方法,囚徒困境、赌胜博弈、古诺模型的分析,博弈结构和博弈的分类。
运用:博弈要素分析具体模型,博弈模型分析现实经济。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博弈?博弈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2、设定一个博弈模型必须确定哪几个方面?3、举出烟草、餐饮、股市、房地产、广告、电视等行业的竞争中策略相互依存的例子。
4、“囚徒的困境”的内在根源是什么?举出现实中囚徒的困境的具体例子。
5、博弈有哪些分类方法,有哪些主要的类型?6、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为什么?7、博弈论的发展前景如何?8、博弈论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中有哪些可应用的地方?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一节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1、上策均衡2、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3、划线法4、箭头法第二节纳什均衡1、纳什均衡的定义2、纳什均衡的一致预测性质3、纳什均衡与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第三节无限策略博弈分析和反应函数1、古诺模型2、反应函数3、伯特兰德模型4、公共资源问题5、反应函数的问题和局限性第四节混合策略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1、严格竞争博弈和混合策略的引进2、多重均衡博弈和混合策略3、混合策略和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4、混合策略反应函数第五节纳什均衡的选择和分析方法扩展1、帕累托上策均衡和风险上策均衡2、聚点均衡和相关均衡3、共谋和防共谋均衡教学重点、难点:各种分析方法的运用,纳什均衡求解,经典模型的分析,多重均衡问题以及均衡精炼,混合策略。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纳什均衡与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混合策略和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共谋和防共谋均衡。
理解:纳什均衡的一致预测性质,反应函数的问题和局限性,严格竞争博弈和混合策略的引进,风险上策均衡。
掌握:箭头法,纳什均衡的定义,公共资源问题,聚点均衡和相关均衡。
运用:上策均衡,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划线法,古诺模型,伯特兰德模型,反应函数,多重均衡博弈和混合策略,混合策略反应函数,帕累托上策均衡。
复习思考题:1、上策均衡、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和纳什均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说纳什均衡是博弈分析中最重要的概念?3、找出现实经济或生活中可以用帕累托上策均衡、风险上策均衡分析的例子。
4、多重纳什均衡是否会影响纳什均衡的一致预测性质,对博弈分析有什么不利影响?第三章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第一节动态博弈的表示法和特点1、扩展形表示2、动态博弈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可信性和纳什均衡的问题1、相机选择和策略中的可信性问题2、纳什均衡的问题3、逆推归纳法第三节子博弈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1、子博弈2、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第四节几个经典动态博弈模型1、斯塔克尔博格模型2、劳资博弈3、讨价还价博弈4、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第五节动态博弈分析的问题和扩展讨论1、逆推归纳法的问题2、颤抖的手均衡和顺推归纳法3、蜈蚣博弈教学重点、难点:用逆推归纳法求解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经典模型的分析,逆推归纳法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动态博弈的基本特点,纳什均衡的问题,颤抖的手均衡和顺推归纳法。
理解:相机选择和策略中的可信性问题,劳资博弈,逆推归纳法的问题,蜈蚣博弈。
掌握:子博弈,讨价还价博弈。
运用:扩展形表示,逆推归纳法,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斯塔克尔博格模型,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复习思考题:1、动态博弈分析中为什么要引进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它与纳什均衡是什么关系?2、先来后到博弈中有几个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是什么?3、博弈方的理性问题对动态博弈分析的影响是否比对静态博弈分析的影响更大?为什么?第四章重复博弈第一节重复博弈引论1、为什么研究重复博弈2、基本概念第二节有限次重复博弈1、两人零和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2、惟一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有限次重复博弈3、多个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有限次重复博弈4、有限次重复博弈的无名氏定理第三节无限次重复博弈1、两人零和博弈的无限次重复博弈2、惟一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有限次重复博弈3、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4、有效工资率教学重点、难点:重复博弈与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的区别和联系,各种类型博弈重复多次的分析方法和结论。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有限次重复博弈的无名氏定理,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无名氏定理。
理解:为什么研究重复博弈,有效工资率。
掌握:基本概念,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
运用:两人零和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惟一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多个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有限次重复博弈,两人零和博弈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惟一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有限次重复博弈。
复习思考题:1、如果T次重复齐威王田忌赛马,双方在该重复博弈中的策略是什么?博弈结果如何?2、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复博弈与一次性博弈效率不同的例子。
3、有限次重复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时我们有什么启发?4、若三次重复古诺模型,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是什么?5、分析两次重复制式博弈问题时双方的均衡策略。
第五章其他博弈简介第一节有限理性和进化博弈1、有限理性博弈及其分析框架2、最优反应动态3、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性:两人对称博弈4、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性:两人非对称博弈第二节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1、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2、完美贝叶斯均衡3、单一价格二手车模型4、双价二手车交易5、有退款保证的双价二手车交易第三节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1、静态贝叶斯博弈和贝叶斯纳什均衡2、暗标拍卖3、双方报价拍卖4、拍卖规则设计问题和揭示原理5、混合策略和不完全信息第四节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1、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及其转换2、声明博弈3、信号博弈4、重复信号5、不完全信息的工会和厂商谈判教学重点、难点:有限理性博弈及其分析框架,不完美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分析方法,基本模型的理解和分析。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最优反应动态,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性:两人对称博弈,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性:两人非对称博弈,混合策略和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的工会和厂商谈判,重复信号,不完全信息的工会和厂商谈判。
理解:有限理性博弈及其分析框架,单一价格二手车模型,双价二手车交易,有退款保证的双价二手车交易,暗标拍卖,双方报价拍卖,拍卖规则设计问题和揭示原理。
掌握:完美贝叶斯均衡,声明博弈,信号博弈。
运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静态贝叶斯博弈和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及其转换。
复习思考题:1、有限理性博弈方之间的博弈与完全理性博弈方之间的博弈有什么区别?在完全理性假设下分析有限理性博弈方之间的博弈可能导致什么问题?2、根据最优反应动态和复制动态进行的进化博弈分析的结论,有什么理论和现实意义,对预测当前的经济均衡有没有作用?3、举出现实生活和经济中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的例予,并用扩展形加以表示。
4、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的思想,讨论我国治理假冒伪劣现象很困难的原因?5、静态贝叶斯博弈中博弈方的策略有什么特点?为什么?6、贝叶斯纳什均衡与完美贝叶斯均衡是什么关系?静态贝叶斯博弈分析中为什么要引进贝叶斯纳什均衡概念?7、为什么口头声明有时能有效传递信息,但另一些时候却又不能?8、能够传递信息的行为有怎样的特征?信号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是什么?9、对雇员的试用期是否越长越好?为什么?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黑体,小四号字)本课程所采用或建议使用的考核方法:闭卷或论文,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六、主要参考书[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王文举.经济博弈论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迪克西特.策略博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奥斯本,鲁宾斯坦.博弈论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弗登博格,梯若尔.博弈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执笔人:王方军教研室主任:徐则荣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