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消费贷市场分
析报告
2018年3月
目录
一、新经济新机遇,居民消费贷市场迎来快速增长阶段 (6)
1、消费对GDP贡献呈上升趋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6)
2、居民收入增长叠加消费升级,消费贷需求提升 (6)
3、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银行覆盖长尾客户 (7)
(1)有助于覆盖长尾客户,实现普惠金融 (8)
(2)优化用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 (8)
(3)重构数据处理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9)
(4)提高商业银行风控能力 (9)
二、国内短期消费贷市场快速发展,产品线逐渐丰富 (9)
1、居民零售贷款仍以中长期(房贷)为主,短期消费贷发展迅速且空间巨大
(9)
2、我国个人消费贷:规模快速增长,目前以信用卡为主 (12)
(1)信用卡贷款依然是银行消费信贷增长的主要来源 (13)
(2)新关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涌现,审批时效不断提升 (13)
3、定价端:考虑风险成本后的零售贷款定价要好于对公 (14)
4、风控端:消费信贷资产质量风险可控 (15)
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贷历史发展及现状 (16)
1、美国消费贷市场:体系完备,主体多样竞争激烈 (16)
(1)美国消费金融市场发达 (16)
(2)美国消费金融参与主体丰富,产品线较为丰富 (18)
(3)美国法律法规和征信体系发达,金融危机后消费贷款不良趋稳 (18)
2、韩国消费贷市场:发展迅猛,卡债危机后市场偏稳定 (20)
(1)起步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酣战消费贷市场,以信用卡业务为主的消费贷市场快速发展 (20)
(2)政策引导支持消费金融发展,市场参与主体呈寡头垄断 (21)
(3)危机期(2002-2004年):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风险监管机构管制滞后造成卡债危机 (22)
(4)成熟期(2003年以后):政府加强监管,消费金融进入稳定期 (23)
3、台湾消费贷市场:银行竞争激烈,目前进入稳定发展期 (24)
(1)台湾消费贷发展原因及历史 (24)
(2)经济发展受阻,GDP增速放缓 (25)
四、国内个人短期消费贷市场整体前景广阔 (28)
1、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国内短期个人消费贷市场前景广阔 (28)
2、消费贷发展方向:线上渠道,大数据和征信体系 (29)
(1)渠道:线上渠道成为逐鹿焦点 (29)
(2)产品:以大数据为核心,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 (30)
①营销端:培养数字化营销能力,提高销售效率,发掘新的市场 (30)
②产品和风控端:大数据重塑信贷业务体系 (31)
(3)征信:保驾护航,规范消费贷业务 (32)
①中国征信的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 (32)
五、主要风险 (34)
1、资产质量受经济超预期下滑影响,信用风险集中暴露 (34)
2、行业监管趋严超预期 (34)
3、部分公司出现经营风险 (35)
新经济新机遇,居民消费贷款市场迎来快速增长阶段。
在大力推动消费升级、居民消费观念更新换代的背景下,国内的消费金融市场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1)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消费内部升级加速,带动了国内银行业消费贷款等零售业务的发展;2)中国个人财富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居民消费意愿的增强为消费贷发展提供了支撑;3)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客户基础、合规优势等,金融科技有着前沿的技术优势,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拓展商业银行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提高业务处理能力等。
银行在产品、渠道和服务上加快创新,降低消费贷业务的获客成本,加快消费贷业务发展。
国内短期消费贷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体系日渐丰富竞争趋于激烈。
从国内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现状来看,目前国内零售贷款仍以中长期为主,但短期消费贷款发展迅速且仍有巨大空间可以挖掘。
截止至2017年末,银行口径的消费贷约为6.8万亿,占GDP 和消费支出的比重约为8.2%和21%,分别低于美国同期可比数据12个和8个百分点。
参考海外发展经验,不管从消费信贷占比以及社会消费的增长来看,国内消费贷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对银行而言,消费信贷具有轻资本高回报的特点,在未来银行将战略重心更多向零售迁徙的背景下,消费信贷将成为银行零售转型重要的突破口。
过去几年国内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增长呈上升趋势,17年上市银行口径消费信贷(含信用卡分期)增速接近20%,银行之间竞争也趋于激烈,类似浦发、中信、关业等
原先以对公业务见长的银行也开始加大对消费信贷的倾斜。
未来空间巨大,转型方向主要有线上化、大数据和征信系统的有效应用。
参考海外发展经验,我们假设未来10年我国居民消费信贷占消费支出基本达到海外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假设目前每年递增1%,2022年达到22%,2027年达到27%),同时参考历史数据假设居民消费支出增速维持在10%,我们非住房消费信贷的存量规模2022年将超过13万亿,2027年超过26万亿元(vs2017年末6.8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9%左右。
同时未来消费信贷市场将从原来单一化的信用卡分期模式走向多元,产品体系日渐丰富:1)从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线上消费贷业务成为逐鹿中心;2)以大数据为核心,从营销端、产品端和风控段加快大数据应用;3)征信系统加速发展和应用,为消费贷提供更加广阔的机遇。
未来我国的居民消费贷市场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速,但结构上也将均衡化,监管部门对现金贷以及部分个人消费贷的控制也有利于未来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的健康发展。
参考国外的情况,经济金融的周期性危机往往容易导致消费贷不良的爆发。
从目前部分上市银行在个人贷款的信用成本和拨备数据来看,受益于个贷较低的不良率,商业银行在个贷方面的拨备水平好于对公,但相对快速发展的规模整体拨贷比相对较低。
未来随着快速发展,风险抵补还需继续增强,要注意风险的防控,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