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无源温度检测原理

无线无源温度检测原理

无线测温技术方案(基于EH技术)1.EH技术说明1.1. EH技术简介环境能量采集(EnergyHarvesting)技术具有可循环、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它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和微功耗技术的基础上,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涵盖了太阳能、风能、热能、机械能、电磁能采集等诸多方面。

能量收集技术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交通、能源、物联网、航空航天、生物等等。

把能量采集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必将为解决电网智能化运行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能量收集(EH)也称为能量积聚,使用环境能量为小型电子和电气器件提供电能。

能量收集系统包含能量收集模块和处理器/发送器模块。

能量收集模块从光、振动、热或生物来源中捕获毫瓦级能量。

可能的能源还来自手机天线塔等发出的射频。

然后,电源经过调节并存储起来。

系统随后按照所需的间隔触发,将能量释放给后续负载使用。

1.2.EH技术应用在变电所、站的运行现场具有丰富的电磁能,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和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

因此我们认为高压设备内是一个工频电场和磁场能量非常密集的区域。

我们正是利用微电子技术、低功耗技术以及能量管理技术收集高压设备中的电磁能,并将其能量转化为无线温度传感器所需之电源。

将EH技术应用于高压设备一次回路的无线测温,解决了传感器的能量需求问题,使得传感器摆脱了对传统电池的束缚,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安装更方便,维护更简单,产品更环保,技术更先进。

2.基于EH技术的富邦电控FTZ600无线测温系统2.1. 无线测温系统简介我公司的无源无线测温系统主要有三部分构成:无线测温传感器、无线温度接收终端、数据服务器及后台;效果结构图如下所示:接收终端在系统中承担着数据中继功能,它接收到传感器的数据之后再通过光纤、485或者无线等方式传输给数据后台,他们形成了系统的网络层。

数据到达后台后,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方式监测现场每个传感器的实时温度、历史曲线,如果出现超温情况,可以快速定位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这就是系统的应用层。

3.无线测温系统单元介绍3.1.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目前我公司研发多种无线温度传感器既能满足室内开关柜无线测温,也可以满足户外变压器、轴承、隔离刀闸等设备无线测温要求。

我公司的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是基于美国TI公司的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及低功耗技术、EH技术而研制的高性能产品,新一代无线温度传感器采用了多重抗干扰措施以及特有的软件算法,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再需要电池供电,彻底解决电池后期维护频繁、寿命有限的问题;而且体积小巧,安装方式灵活多样,将开关柜温升监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考虑不同环境的适用性,目前该温度传感器系列应用较广泛的有两款(FB-SW-02、FB-SW-01)FB-SW-02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体积小,可适合于国内外高压设备室内及户外动静触头、隔离刀闸、断路器、母排、电缆连接处的温度的测量;适合于低压抽屉柜输入输出回路连接处或各接头处温度的测量;安装方便、安全、灵活。

FB-SW-01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发射距离大,在空旷距离条件下,传输距离可达2000m;可适用于户外架空电缆,高压变电站户外场地间隔内设备各结构的温度监测;包括户外电流互感器、户外隔离开关、户外断路器以及变压器等;3.2.无线接收终端FB-ANT无线温度接收终端是在上一代产品基础上研制的新产品,与上一代及其他公司的类似产品比较,我们的产品具备更强大的功能和可靠的性能,双光口、双无线、双485、单网口,光纤可以直接接入我们产品,亦可采用多通讯口实现数据中继功能。

3.3.无线监控后台我们的无线测温后台采用国内品牌工控机或者由客户指定型号的计算机,后台软件采用B/S结构,具有独立的软件著作权。

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数据全面、功能完善的特点,同时还可实现短信报警和Web访问功能。

全局图可以一目了然分辨出传感器温度正常、超温、故障;历史曲线图可以记录各个电气节点的温升曲线变化,辅助电网分析柜体的运行状态以及潜在隐患;4.产品优越性4.1.无源无线测温系统的特点4.1.1.技术要点器件选用:无线温度传感器关键器件采用国际进口器件;独特技术:全向性天线、多层屏蔽、多层PCB、低功耗;权威检测:国家继电保护中心通讯标准:我公司的系统支持Modbus、IEC61850通讯协议。

电磁兼容性(EMC):GB/T17626标准,静电、群脉冲、浪涌IV级规范环境试验规程:GB 2423标准,高低温交变湿热环境试验工频高压试验:100kV/15min工频磁场试验:5000A/m4.1.2.与其它产品类比特点备注:相比无源无线测温方式,其它的测温方式均有一些不足或者隐患。

4.1.1.1. 红外测温弊端:4.1.1.1.1. 红外测温探头安装固定条件要求苛刻,体积较大,许多柜内发热点温升状态不能有效监测。

4.1.1.1.2. 测温精度容易受到柜内障碍物、灰尘、距离等影响,且需要定期维护清洁测温探头。

4.1.1.1.3. 测温主机一般使用有线式供电,给一次系统安全间距带来隐患。

4.1.1.2. 使用电池供电的弊端:4.1.1.2.1. 高温下电池寿命大大降低,实际寿命很难计算;如大量使用,则需要频繁停电更换电池。

4.1.1.2.2. 电池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会存在使用寿命减退甚至失效的隐患,给一次系统运行安全带来隐患。

4.1.1.2.3. 为了防止电磁场干扰设备和影响电池,一般必须使用屏蔽盒,这样增加了传感器尺寸给安装带来一定的困难。

4.1.1.3. 使用CT取电测温的弊端:4.1.1.3.1. 需要提前确定线圈尺寸大小,且体积较大。

4.1.1.3.2. 线圈安装麻烦,需要停电较长时间。

4.1.1.3.3. CT线圈会引入一些干扰和电压波动(有时甚至高至数百伏电压),造成传感器工作不稳定,且故障率高,给后期维护带来一定工作量。

4.1.1.3.4. 运行条件较为严格,最低取电工作电流通常需要50安培以上,盲区大。

4.1.1.4. 无源无线测温优点:4.1.1.4.1. EH技术取电,能源清洁、绿色无污染,运行条件广泛(负荷5A以上即可稳定运行),盲区小,不会带来干扰。

4.1.1.4.2. 体积小巧,可灵活安装在动触头、静触头、母排、电缆进出线及其它潜在发热点。

4.1.1.4.3. 安装紧固材料为合金带,相比于硅胶带、尼龙扎带、CT环,它具有耐高温、防老化、导磁、耐候等特性能够使用于各种气候环境4.2.无线温度传感器安装方案4.2.1. 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的了解,确定传感器安装位置信息如下:4.2.1.1. 动触头位置安装示例由于某些开关柜断路器型号繁杂,规格尺寸不统一造成部分断路器动触头无法直接安装,鉴于此类因素,我公司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可直接安装在开关柜的动触头。

4.2.1.2. 母排及电缆进出线安装示例4.2.2. 传感器安装采用捆绑式,通过合金带将传感器固定于需测温节点的就近位置,并保证传感器感温部位与被检测部位表面充分接触以保证测温效果。

4.2.3. 严格保证传感器安装后的电气间隙不低于对应电压等级的最低安全间隙。

4.2.4. 其他项目工程传感器安装位置4.2.4.1. 断路器静触头4.2.4.2. 户内隔离刀闸4.2.4.3. 户外隔离刀闸:母线与触头连接接头处尽量靠近接头位置4.2.4.4. 六氟化硫断路器:断路器进出线接头位置尽量靠近接头处4.2.4.5. 主变压器进出线接头4.3.无线接收终端安装方案4.3.1. 无线接收终端电源参数4.3.1.1. 供电方式AC220V或DC220V4.3.1.2.整机功耗<8W4.3.2. 无线接收终端安装方式有以下几种(以下安装方式根据客户需求及实际施工环境灵活定制)4.3.2.1. 壁挂式4.3.2.2. 机柜式4.3.2.3.嵌入式4.3.3.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的安装方式有以下几种4.3.3.1. 壁挂式根据现场无线传感器实际分布情况及无线接收终端的有效接收范围考虑,可将设备安装在电站场地的小室内或监控站楼室内,此种方式最常用。

4.3.3.2. 导轨式终端安装在现场的机构箱或端子箱中,电源可直接从箱内电源获取4.3.3.3. 机柜式(户外型)单独配置无线测温接收终端机柜(户外箱,有透明窗口可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电源可从用户许可的位置获取。

机柜式安装需考虑的几个施工内容4.3.3.3.1. 机柜的安装底座的建立(土建)4.3.3.3.2. 机柜线缆槽的建立(土建)5.通信布线结构及方案5.1. 用户提供现场开关柜及所在空间的平面图,同时需要提供无线温度接收终端、站端系统和开关柜所在空间之间的平面图,方便施工人员制定方案。

5.2. 无线测温节点至无线接收终端之间的通信采用433M无线射频通信;无线接收终端至后台之间的通信采用RS485通信。

无线接收终端至后台通信空旷传输距离小于100m,通信线缆采用双绞屏蔽线缆或光缆。

5.3. 无线测温系统图5.4. 后台服务器可单独布置,后台通信可选择的通信协议有以下几种(具体通信协议可根据客户需求及工程环境确定)5.4.1. RS485通信(默认为企标,支持Modbus-RTU/Modbus-TCP协议)5.4.2. TCP/IP通信5.4.3. IEC61850通信协议6.设备配置说明7.危险点识别安全措施8.售后服务承诺8.1. 安装准备用户购买我公司的产品后,请在下列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请提前一周通知我公司售后服务部门:8.1.1. 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开关柜固定就位、母排、进出线安装完毕/具备AC220V/DC220V电源。

8.1.2. 需要后台的用户,必须提供现场的平面图,包括开关柜布局、监控室与开关柜之间平面图,我们会根据这些资料准备现场所需的安装材料,譬如通讯电缆、光缆已经其他辅料。

8.1.3. 现场具备布线的条件,如RS485线光缆的走线槽、穿线孔等。

8.2. 施工服务8.2.1. 施工计划施工前明确安装进度时间,一般安装时间为2至5个工作日,如有后台调试则需与客户协商施工进度及时间;如施工安装由第三方负责,则我公司有义务负责培训第三方工程服务人员。

8.2.2. 现场安全我们的技术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现场作业经验。

尽管如此,还需请用户为我们提供1-2名现场服务人员,以保证施工安全和调试顺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