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1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51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全科护理2013年1O月第11卷第1O期上旬版(总第301期) 
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同时避免有创通 
气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各种并发症_3]。早期应用BiPAP呼吸 机辅助通气配合传统治疗方法,可改善病人呼吸功能,提高肺活 量及血氧分压,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的时 机 ]。其操作简便迅速,既方便又安全,可避免气管插管、气管 切开带来的问题(如喉头水肿、创口出血、呼吸机相关肺炎等), 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使病人及家属更易接受。护理人员在 BiPAP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必须了解呼吸机参数的正 常意义、适应证和禁忌证、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病人能否 积极配合治疗和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无创呼吸机的成 功应用。因此,护士需熟练掌握BiPAP呼吸机的性能和操作方 法,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加强床边巡视、勤与病人沟通, 及时解决病人生理、心理问题,善于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 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娴秋,李惠萍.家族性肺纤维化遗传因索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 
杂志,2012,51(4):325—326.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 
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387—389. 
[3]瑞霞,郭雅琼,李志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57例的护理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947. 
[4]张景鸿,刘为舜,刘先军,等.BiPAP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肺间质纤 
维化中的应用[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6):357—358. 
作者简介 李红华,主管护师,本科,单位: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 
太和医院;高琼单位: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收稿日期:2013—05—05) 
(本文编辑王钊林) 

5 1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叶瑞冰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吸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排血量短期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 排血功能,所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急性 心力衰竭病情危重、进展快,在临床较常见,临床病死率也较高。 2012年1月一2O12年8月我科成功抢救51例急性左心力衰病 人,现将抢救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一2012年8月我科成功抢救51 例急性左心力衰病人,男35例,女l6例;年龄42岁~75岁,平 均64岁;基础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急性 心肌梗死1O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扩张 型心肌病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重型病毒性心肌炎1例。 1.2临床表现 病人多表现为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增 快,强迫坐位、大汗淋漓、面色灰白、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四肢厥 冷、两肺布满湿性哕音,严重者可咯粉红色泡沫痰。 2护理 2.1吸氧协助病人端坐位,双腿下垂,予鼻导管或面罩高流 量氧气吸入,氧流量6 L/min ̄8 L/min。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给 予5O%乙醇湿化吸人,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病情控制后改鼻 导管吸氧。 2.2用药观察①利尿:呋塞米20 mg~100 mg静脉推注。 主要目的是扩张周围静脉并增加肾脏的血流量,减少回心血量 而达到降低前负荷。②镇静:将吗啡10 mg加生理盐水9 mI 经静脉缓慢注射。吗啡可以反射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观察吗 啡不良反应,同时需备好拮抗剂纳洛酮以防呼吸抑制。③硝普 钠5 0 mg~100 mg加入5 葡萄糖250 mL静脉输注,输注速 度控制在20gtt/min,控制血压在140/90mmHg(1mmHg一 0.133 kPa)。硝普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同时扩张动脉 和静脉,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硝普钠在体内可分解产生硫氰 化物,故要现用现配,避光输注。④硝酸甘油5 mg~20 mg加 入200 mL~500 mL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严格用输液泵控制 输注速度。硝酸甘油能够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冠状动脉血 供,用药过程中监测血压,注意不良反应。⑤强心:西地兰0.2 4748.2013.28.03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3)10A一2637—01 
mg~O.4 mg稀释后静脉推注。西地兰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室率,使用中要密切观察洋地黄中毒反应,如心律失常、 
肠道反应等。 
2.3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病人 
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意识、精神状态、严格记录 
病人每日液体出入量,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及早发现 
心力衰竭早期表现,备齐抢救药品和用物。积极抗感染、纠正 
心律失常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诱因。 
2.4积极配合抢救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大汗淋漓 
时,提示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应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确保在 
抢救的整个过程中静脉路的通畅。备齐抢救药品和用物,配合 
医生进行抢救。 
2.5恢复期的护理嘱病人取半卧位,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 
呼吸道通畅,保持口腔清洁、舒适。限制活动量。给予低盐低 
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宜少量多餐,饮食避免 
过饱,保持大小便通畅,大便时勿用力,嘱病人不可用力排便,避 
免诱发心力衰竭,加强健康教育,嘱病人避免劳累,肺部感染等 
诱因。 
2.6心理护理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往往情绪紧张,严重焦虑和 
恐惧感。因此应避免不良环境刺激,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针对 
病人的不良情绪,耐心解释,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减轻或消除 
不良心理因素。使其积极配合抢救治疗及护理,避免病人情绪 
波动,减轻思想负担。 
3结果 
51例急性左心力衰竭病人经过积极抢救治疗,症状缓解, 
病情逐渐好转,不适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 
4小结 
急性左心衰竭是常见急危重病症,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抢救 
过程中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抢救时护士要做到动作迅速、操作 
娴熟、行事果断、分秒必争,使病人得到充分的、及时的护理,尽 
最大努力挽救病人生命,帮助病人尽早康复。 
作者简介叶瑞冰,护师,本科,单位: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收稿日期:2013一O6—25) 
(本文编辑王钊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