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接产业转移 夯实经济支撑—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承接产业转移 夯实经济支撑—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承接产业转移 夯实经济支撑
——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市“充分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
转移”的部署,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围
绕“两化互动”,依托成渝谋发展,对接沿海求开放,经济
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我区GDP、固定资产投
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07年的
1.8倍、3.3倍、5.8倍、5.5倍。2008年以来,我区实际利
用区外资金81亿元,年均增长32.4%,其中利用省外资金
62亿元,年均增长35%;【据测算,2011年
招商引资占固投的60%,

对GDP的贡献率26.4%,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
2010年全省为:

招商引资占固投的31.5%,对GDP的贡献率为16.6%,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
点)】,在全省县域经济排位中上升了15位(2010年比2007年)

我区积极承接汽摩制造、纺织服装、天然气化工等产业,引
进了海特汽车、君格机械等9家汽摩机械制造企业,天赋军
安、天亚盛邦等6家天然气化工企业,乾宏纺织、锦丽纺织
等8家纺织服装企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7家,其中规
上工业企业27家,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的企业占60%以上
(总户数达29户)。
一、坚持规划引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力
(一)明确产业目标。在认真研究西部大开发、成渝经
济区等宏观政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及区情的基础上,
我们明确了“生态田园城市新典范、绿色经济发展试验区、
现代产业承接新高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并以此确定了工业
发展目标,即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汽摩、化工、通
航等三大产业,打造三大基地,到2016年,建成100亿园
区1个,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发挥处于环渝腹地经济区
块优势,主动承接重庆汽摩机械产业转移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中提出八大支撑产业体系,“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
研发基地”的汽摩产业为其中之一)
,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汽摩机械
制造基地;抢抓国省支持资源就地转化的机遇
(西部大开发及省:

增强资源开发对当地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大力推进资源就
地转化和深加工,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天然气盐卤资源
优势(我区天然气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居四川第二位),打造中国西部
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循环示范基地;依托遂宁机场迁建,抢抓
国家逐步放开低空空域管制的机遇,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通
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制定产业规划。树立“高端规划、顶层设计、
引领未来”的理念,坚持“行政主导、专家论证”的原则,
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先后委托中国汽车研究工程设计院编
制了《遂宁市安居区汽摩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主要产业链条:

以整车为龙头,带动发动机及管理系统、尾气净化器、汽车仪表、制动泵、前后
桥、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
,聘请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四
川遂宁天然气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主要产业链:以甘氨酸、

1,4丁二醇、切割气、无水氯化物等产品为主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
,委托
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遂宁(安居)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概
念性规划》(
主要产业链条:直升机配套产品生产,直升机组装、运营,通

航休闲等产业
),指导产业发展。
(三)完善布局规划。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
要求,完成“两区六园”布局规划(
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18.5平方

公里,北城通航产业园区13平方公里
)。在G318线和遂内高速公路
之间布局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
(主要发展汽摩机械、天然气化工、电

子信息等产业)
,在遂安快捷通道和遂资高速公路之间布局北城
通航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飞机组装及零部件制造、航空培训及体验等产业)。
按照“办一个园区,建一座新城”的要求,产业园区预留不
低于30%的土地作为综合用地,以满足园区居民生活等需求。
二、坚持平台支撑,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
(一)强化园区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破、统
筹推进”的原则,近四年,累计投入约5亿元,用于“两区
六园”建设,目前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框架基本成形,建
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北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也即将启
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力争
2016年园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
(二)强化城镇建设。按照“融城发展、市区互动”的
要求,完成38.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平
方公里拓展到8平方公里,城市核心框架和行政中心建成。
围绕“聚人气、活商机”,大力实施“人气100工程”,打造
城市核心商区,努力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围绕开
辟空中通道、构建国省主骨架等五个层面,实施“百亿交通
工程”,着力提升区位交通优势。
(三)强化要素保障。整合集聚要素,科学配置要素,
努力保障发展需要.按照“争取增量,盘活存量,集约节约”
的思路,提高土地保障能力。按照“超前规划、主动争取”
的思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乌木厅110KV变电站、化工园
配气站年底将完工。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加强人才队
伍建设(化工、通航、汽摩等产业聘请顾问;重大项目推行“专家领衔制”)。
三、坚持方式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盯住重点产业。围绕汽摩机械制造业、天然气化
工、通用航空等“三大产业”,着力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
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成立三大产业专题工作组,做好资
源库、信息库、项目库、人脉库“四库”建设及人才培训,
量身定做招商专案,实现专业化招商,力争再引进1-2家整
车生产企业,25家以上汽摩配套企业,加快天然气化工、通
用航空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汽摩制造生产基
地、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盯住重点地区。把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作
为承接产业的主攻方向,主动出击。先后在成都、重庆、上
海、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招商机构,并通过举办推介会、老
乡会等方式,扩大安居对外影响力。
(三)盯住重点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及链条,盯住重大
项目,与企业合作,对其配套企业进行招商。盯住海特汽车,
规划预留1500亩土地,打造其配套产业园,目前,正在与8
家企业进行洽谈;盯住乾宏纺织,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
的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

四、坚持机制推动,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执行力
(一)建立协调机制。建立招商联席会议制,定期或不
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目标分解、项目引进等事项。根据
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北
城通航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统筹推进、分线作战”的原
则,加快产业发展。
(二)建立服务机制。按照“签约、建设、投产”三段
无缝式服务的要求
(办证服务:制定项目办事流程指南,落实项目秘书,

实施全程代办制;金融服务:“1+3”平台,“1+6”协作;用工服务:协助企业对
在本地招收的新工人进行上岗培训,尤其是统筹解决好“企业招工难”与“失地
农民就业难”问题)
,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
笔经费”的挂联机制,明确责任,一抓到底;推行“工程倒
排工期、问题限期解决、进度定期排位”的推进机制,确保
项目进度和效益。同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目前为127项,全

市最少
),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事时间;开展“企业评议行
政部门”活动,创优发展环境。强化行政问责,做到“问事
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逗硬”,严查重处破坏软环境
的人和事。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优惠政策,集中优势资源,
全力拼抢大项目、好项目;采取优惠政策与建设进度、税收
等挂钩,增强投资主体积极性。坚持在招商战线上重点培养
干部、重点考评干部;积极探索区乡税收分成、项目悬赏攻
关等方式,激发招商主体积极性。
尊敬的蒋省长,各位领导,我们将以各位领导视察调研
为新契机,把各位领导对安居的关心转化为强大动力和实际
行动,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安居建设
成为成渝合作的桥头堡和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以实
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报领导的关心和厚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