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事业单位招聘 2014年北京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来源:中公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www.zgsydw.com/beijing/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2分,共1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到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一) 2009年12月28日,某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总结大会。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在会上说:“从2008年开始,我县正式启动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万人参与。去年共收到评议书6万3千份,评议意见6千多条。今年收到的评议意见比去年减少了2千余条。去年评议中,群众提出的意见都已一一得到整改、落实和查处。今年4千多条意见的落实情况,明年将在适当的时间向全县人民汇报。”县纪委书记的讲话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目前,群众评议政府机关的活动,末位部门一把手淘汰制,已经成为转变该县政府机关作风的一个重要方式,政府工作人员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61.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反映了《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内容有( )。 A.政治坚定、忠于国家 B.勤政为民、接受监督 C.团结协作、步调一致 D.清正廉洁、品行端正 62.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的意义有( )。 A.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举措 B.是加强和改进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好办法 C.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D.是社会主义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 63.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的形式属于( )。 A.群众参与 B.群众监督 C.群众审查 D.群众决定 64.群众评议政府机关的活动说明( )。 A.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B.政府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C.群众有权免除政府部门的领导人 D.群众和政府合为一体 65.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A.群众监督是司法监督的重要内容 B.群众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 C.群众监督增加了对政府部门领导人的压力,也是廉政勤政的动力 D.群众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政府的官僚主义,改进政府的工作作风 (二) 甲将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给乙,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5万元,乙可以一直承租该房屋,直至乙去世。房屋出租后的第二年,乙为了经营酒店,经甲同意,对该房屋进行了装修,共花费6万元。一天晚上,一失控的汽车撞到该房屋,致使其临街的玻璃墙毁损,肇事司机驾车逃逸,乙要求甲维修。甲拒绝,乙便自行花费1万元予以维修。现甲乙发生纠纷,均欲解除合同,但就如何解除意见不一。 66.该租赁合同的性质如何?( ) A.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B.附延缓条件的合同 C.附始期的合同 D.附终期的合同 67.对于乙对房屋的装修费用,若甲乙达不成协商一致,应如何处理?( ) A.由乙无条件拆除,费用由乙自理 B.装修物归甲所有,且甲无须支付费用 C.装修物归甲所有,且甲应当支付全部装修费用 D.若装修物可以拆除则拆除,不能拆除的,可折价后归甲所有 68.对于乙对玻璃墙的维修及其费用应如何处理?( ) A.由甲承担维修费用 B.由乙承担维修费用 C.由甲乙分担维修费用 D.由甲承担大部分维修费用,乙承担小部分维修费用 69.若本案中双方未约定租赁期限,甲乙双方又无法就租赁期限协议补充,下列关于合同解除的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甲无权随时解除合同 B.甲可以随时解除租赁合同,但应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乙 C.乙可以随时解除租赁合同 D.若合同解除,乙仍应支付解除之前实际租赁期限的租金 70.若甲在将房屋出租给乙后,又将该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登记,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在甲乙租赁合同到期之时才能享有该房屋的所有权 B.在甲乙租赁合同未到期之前,丙不能要求乙搬出 C.丙可以随时要求乙搬出 D.在甲乙租赁合同未到期之前,丙随时可以要求乙搬出 (三) 当前,“银发浪潮”扑面而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冲击无法回避。如何解决我国1.69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大力推进立足家庭、依托社区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可以“四两拨千斤”,是当前我国综合解决老龄化问题现实而有效的一个重要良策。 71.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下列( )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A.甲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 B.乙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 C.丙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 D.丁国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 72.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有力支持的举措有( )。 A.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 B.培育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 C.建立居家老人之间的互助合作组 D.逐渐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73.居家养老是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一个良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居家养老是一场影响社会的大变革 B.居家养老是一项立足长远的养老战略 C.居家养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D.居家养老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74.目前,我国居家养老工作取得的进展包括( )。 A.居家养老在全国已经实行统一完备的模式,取得圆满的效果 B.从解决居家老人最迫切的实际困难人手,逐步拓展服务领域 C.以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为依托,实行日托照料与上门服务相结合,普通服务和包户服务 相结合 D.根据老年人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实行由政府购买服务和个人购买服务相结合 75.以下属于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的是( )。 A.紧急援助 B.基本的生活照料 C.精神慰藉 D.法律服务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8分,总共8分) 判断下列各题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将字母【A】涂黑,错误的将字母【B】涂黑。 76.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 77.同一经济制度下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 ) 7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 79.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生产方式,推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 ) 80.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组成部分,享有民族自治权。( ) 81.刘某由于身患绝症,没勇气存活于世,请求其表弟将其杀死,刘某的表弟未构成故意杀人罪。( ) 82.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可以由法律和行政法规设定。( ) 83.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 84.行政组织纵向层次协调包括行政指导和行政参与。( ) 85.科学决策正确与否取决于行政领导者个人的经验多少、知识水平高低和个人能力大小。( ) 五、简答题(本题8分) 86.简述受贿罪与贪污罪的异同。 六、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 87.华尔街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侵袭,各国央行也纷纷出台救市举措。从我国国内经济形势看,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疲态渐现,国内市场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针对形势变化,我国宏观政策相应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一是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二是于9月、10月和11月连续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三是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五是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政府出台的这一揽子货币计划,对于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初见成效。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综合分析题 61.【答案】BD。 62.【答案】ABC。 63.【答案】AB。 64.【答案】AB。 65.【答案】BCD。 66.【答案】D。 解析:注意期限与条件的区别,条件是不确定的偶然性事实,期限是确定的必然性事实。条件之事实成就与否是不确定的,期限是肯定会到来的。始期,是使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期限。终期,是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终止的期限。 67.【答案】D。 解析:《民通意见》第八十六条:“非产权人在使用他人的财产上增添附属物,财产所有人同意增添,并就财产返还时附属物如何处理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没有约定又协商不成,能够拆除的,可以责令拆除:不能拆除的,也可以折价归财产所有人;造成财产所有人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68.【答案】A。 解析:《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第二百一十条:“承租人在租赁物需要维修时可以要求 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内维修。出租人未履行维修义务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出租人负担。因维修租赁物影响承租人使用的。应当相应减少租金或者延长租期。” 69.【答案】BCD。 解析:《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够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第二百一十二条:“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70.【答案】ACD。 解析:该房屋的所有权在甲丙办理了登记时即告生效。根据“买卖不破租赁”的原理,虽然丙已经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但在甲乙原租赁合同的有效期内,丙不能要求乙搬出。 71.【答案】C。 72.【答案】ABD。 73.【答案】ABCD。 74.【答案】BCD。 75.【答案】ABCD。 四、判断题 76.【答案】A。 解析: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77.【答案】A。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反映着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一定的经济制度可以采取的经济体制是多样的,因为经济体制的选择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诸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不同的国家,在体制上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78.【答案】A。 解析:党的十七大重新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79.【答案】A。 解析: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80.【答案】B。 解析: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不包括民族乡。